這些被全球驚呼的神秘外星科技,竟都是中國研發製造

一、神秘飛行物上天,驚為外星科技

據上海觀察3月30日報道,在新疆馬蘭成功進行代號「4Q00I-1」的飛行試驗,圓滿完成上海交通大學研發的某型新概念浮空器臨近空間往返飛行,並且全程處於受控狀態,在國內首次實現安全回收且設備完好。

經過十年左右對持久留空飛行器的研製,來自交大航空航天學院的臨近空間研究團隊,已在新疆馬蘭成功進行代號「4Q00I-1」的飛行試驗,圓滿完成某型新概念浮空器臨近空間的往返飛行,並且飛行器全程處於受控狀態,在國內首次實現安全回收且設備完好。此次飛行高度達19.3公里,也就是2萬米左右,基本抵達臨近空間的底部,也就是大氣層的平流層。

他們在以往飛艇式的浮空器基礎上,創新採用了形如飛碟的「歐拉體」構型,浮空器最大直徑在數十米尺度範圍上。放飛後,可利用氣球原理的浮力做到指定區域駐留,並利用自帶太陽能動力做到抗風懸停。項目負責人透露,目前最好的飛行器留空時間也在30小時左右,而平流層浮空器的留空能力可以達到數日,甚至數周、數月。在完美往返臨近空間的試驗之後,他們將進一步延長浮空器的這種空中駐留能力,首要目標是達到一周左右。

二、國產巨型飛艇初露崢嶸:銀色「盔甲」惹眼

近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平流層飛艇「圓夢號」進行了首次試飛,為實現平流層飛艇的長時間飛行,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100人的科研隊伍所研發的高強材料可抵抗平流層飛艇的高壓差,並將飛艇骨架、螺旋槳、支架設計至極限輕度。

上圖為我國自主研發的平流層飛艇「圓夢號」

據中國媒體14日報道,中國首個軍民通用新型臨近空間平台"圓夢號"13日在內蒙古錫林浩特成功放飛。這是全球首次具備持續動力、可控飛行、重複使用能力的臨近空間飛艇飛行。

三、中國重載飛艇橫空出世

2015年10月4日至6日,2015荊門愛飛客飛行大會將在荊門漳河機場舉行。屆時,新型「金雕」系列飛艇將再次亮相,其特殊的外形和多種用途引來世界關注的目光。

本次參展的金雕飛艇具備先進的飛行控制系統和涵道轉向技術,不僅實現了遙控飛行及自主飛行,還可實現垂直起降,降低了其對起降場地的要求。壓力調節系統可以自主調節壓力;飛行控制系統可監控飛艇飛行參數、飛艇狀態,同時具備的多種失效保護功能,最大限度地保證飛行安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01548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