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價格一路下跌,有些地方都跌到了六毛五,農民哭了
農民說:農民要飯了,種一畝玉米產1100斤,現在收購價格0,65元,賣715元,二胺尿素245元,結杆翻地打地110元,種子農藥130元,收割機每畝90元,715-245-110-130-90=140元
僅僅剩140元,一切人工還不算,10畝地才1400元,就算我們種上50畝才賺7000元,還不如城裡人一兩個月的工資,老人,孩子,生活費,我們吃什麼?我們拿什麼養活孩子?拿什麼養活父母?就這收入爸媽還趕著回家去種地!
農民不想種地了,因為農民真的不知道種啥好,很多農民選擇種玉米,是因為玉米好種,產量也還比較穩定,農民種玉米都種習慣了,突然改成大豆,馬鈴薯,或者雜糧,第一產量無法保證,第二未必能掙錢吧。
有人說:國家為了提高農民收入,盲目提高臨儲價格,結果造成物價飛漲,偏離國際玉米行情軌道,糧庫倉容暴滿,國儲糧因價格高而不被市場接受,國家倒掛多少你們知道嗎?2015--2016臨儲糧剛開庫時,收購方為了完成任務而在國儲價格基礎上貼2分錢收購,可部分農曆惜售心裡強烈,盲目等待漲價,結果造成今天掉價這種局面……
2016年4月7日上午10時,農業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明確表示,鞏固玉米的優勢產區,適當調減非優勢產區的種植面積。農業部整合了35億元的資金,重點支持玉米的結構調整,用於「鐮刀彎」地區的糧改飼和糧豆輪作的補助,所以,非優勢產區的農民,還是不要種玉米了!
當前庫存壓力巨大,2.5億噸玉米需要付出的庫存成本費用在630億元,而這35億元的資金,2015年鐮刀灣玉米面積是1.56億畝,每畝玉米又能分到多少?農民又能增加多少收入?這筆帳,誰又能算清楚?
2016年,不管玉米價格怎麼樣,高還是低,掙錢還是賠錢,農民捨不得放棄土地,喜歡勞動閒不下來,所以明知道不掙錢,很多農民還是會選擇種玉米,因為想活的安心,因為種地就是農民的本職!
一畝玉米地,140元的收入,這是一個農民的良心帳,種不種都是問題,140元的收入,是農民心中最大的痛,但是,農民也到了該改變思路的時候了,因為沒有救世主,一切只能靠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01315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