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突然使出兩招殺手鐧:精彩搏殺開始了。

12月15日,人民幣兌美元大漲1.2099%,創2005年匯改以來最大漲幅。1月8日到2月12日之間,2月15日美元大跌後,緩慢步入升軌。人民幣匯率有了一段難得的喘息時間、但從月K線來看,搏殺才剛剛開始。

人民幣兌美元進入區間震盪,市場緊張情緒隨之好轉,資本外流情部也有所緩解。

中國房地產將會下跌50%,人民幣應該一次跌到位,說這話的人一定不了解市場心態,不了解市場的反身性理論,底部的惟一含義是沒有底部,誰也不知道 真正的底部在哪裡。如日元兌美元下跌時,隨知道會跌到300:1還是130:1,這兩個數據都不算離譜。再說中國某些四線城市的過剩房地產,你怎麼知道底 部在哪裡,是每平米1000元還是4000元,當80年代末海南、北海的別墅爛尾、底特律的別墅只值1美元象徵價格時,意味著那宗資產當時一錢不值,負債 高而沒有升值前景,所謂的合理價格在市場就是一句廢話,市場認可的才是合理的。

資料圖:人民幣與美元

人民幣兌美元一次貶到位,什麼叫貶值到位?沒有人知道,市場說了算。今天可以說6.57已經到位了,下個月也可以下降到6.67,半年後說不定就是7,當市場下行時,老天也不知道位置在哪裡。

如果次貸危機時,美國不量寬,美國政府不救市,誰知道美元和美元房地產的底在什麼地方。巴菲特出手購買金融股,彰顯的是對美國救市的信心,對美元作為全球第一貨幣的信念。

資料圖:人民幣與美元

市場有羊群效應,表現出來非理性的矯枉過正,當著名的對沖基金經理表現看空人民幣時,投資者懷著對他們的景仰之情跟隨多空,中國市場以前有徐翔效應、有王亞偉效應,國際市場也有索羅斯效應,有格林斯潘期權。光環永在,只不戴的人不同。

控制住人民幣的波動是明智的。人民幣必須保持住可控性,因為新興國家的貨幣如同野馬容易脫僵,甚至帶來全局性破產預期。當人民幣大幅下挫時,會進入 自我實現的預言,下跌帶來新的看空者,進而帶來新一輪的下跌,直至跌到家門也不認識的地步,想想今天熔斷時的股市,那是赤裸裸的逼迫。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近日接受《財新》雜誌採訪時表示,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基礎,不會讓投機力量過分主導市場情緒,但並不意味著它一來就正面阻擊, 要考慮有效使用彈藥、成本最小化的問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本身是會波浪型前進的,如果觀察到投機行為成為匯市主要矛盾,就重點處理投機,等市場逐漸回到相 對穩定狀態,人民幣國際化還會繼續前進。

中國央行行長終於擺脫某些國際化的陳詞濫調,意識到投機力量主導市場時,穩定應排在匯率國際化、市場化改革之先。

中國央行使出了兩招殺手鐧,一是增加人民幣做空成本,多空兩派相爭,居然是做多派派發子彈讓做空小弟玩,小弟未免慌了神。

資料圖:人民幣與美元

1月開始對人民幣空頭進行絞殺,離岸銀行間人民幣拆借利率定盤價飆升,其中隔夜、一周均創自2013年有報價以來歷史新高,隔夜拆借利率 (Hibor)由此前的4%接連飆升至創紀錄的13.4%、66.82%,7天拆借利率由7.05%狂飆至11.23%、33.79%。拆借利率加人民幣 匯率上升,讓空頭虧損嚴重。我想把成本拉多高就多高,這棋,沒法下。

最近央行公布1月《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原先的「外匯買賣」項變成了「中央銀行外匯占款」;《金融機構外匯信貸收支表》中,央行未如過往一般發布「外匯買賣」項目,歸入「其他」。

資料圖:人民幣與美元

悄無聲息的改動引發巨大爭議,澳新銀行劉利鋼以及高盛、滙豐等行經濟學家認為央行不透明,可能意在藏匿資金流出數據,因為其他項極不透明,而中金則 認為是為了統一統計口徑,央行不可能採取如此幼稚的做法藏匿數據。對重要的更改連個說明都沒有,確實不透明,想做空的人使出連環計,他們的對手正對著規則 冷笑。

乖乖離場吧,如果沒有特洛伊木馬,你們不可能贏。

大聲喊叫推倒股市重來,讓房地均價下跌一半,問題是一半止得住嗎?不可能。你迎來不是價跌一半庫存全部去除的天堂,而是跌到崩潰的地獄。

央行行長周小川「不讓投機力量主導市場」話音剛落,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就在猴年首個交易日暴漲800點,創下至少2005年來最大單日漲幅。

15日,央行把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大幅上調近200點至1美元兌6.5118元人民幣。受此提振,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開盤不久即漲破6.52、6.51、6.50關口,截至觀察者網發稿報6.4930,大漲780點或1.19%。

在岸美元人民幣

人民幣2016年年初曾連續大幅貶值,在岸匯率最低貶至1美元兌6.6015元人民幣,離岸則一度低至6.7585,這導致市場上看空人民幣的聲音高漲,金融大鱷索羅斯也曾在上月下旬稱「中國經濟已經硬著陸」、「做空了亞洲國家的貨幣」。

不過貶值的趨勢未能持續,近一個月以來在岸、離岸人民幣雙雙大漲,今天更是雙雙漲破6.50關口,離岸人民幣匯率甚至高於在岸人民幣。

離岸美元人民幣

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從基本面看人民幣不具備持續貶值的基礎,匯改推進會把握合適的時機和窗口,並表示不會讓投機力量主導市場 情緒。「中國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外匯儲備,我們不會讓投機力量主導市場情緒。」央行行長周小川對應對投機力量充滿了信心。他強調,不讓投機力量主導市場情 緒,並不意味著它一來就正面阻擊,要考慮有效使用彈藥、成本最小化的問題。進一步改革匯率形成機制,本身就有助於更靈活地應對市場投機力量。如果說過去的 固定匯率是挺住不動的「鋼製盾牌」,靈活匯率就變成了「海綿盾牌」,對於過度的投機力量,可以做到攻防有度。

另據海關總署,1月份出口下降6.6%,進口下降14.4%,貿易順差4062億元,擴大12.2%。對此,澳新銀行(ANZ)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 劉利剛分析指出,中國1月貿易順差達到創紀錄的4062億元人民幣。表明中國國際收支順差進一步擴大,這對抵消前段時間的中國資本外流有所幫助,也會減輕 人民幣貶值的壓力。這與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近期關於人民幣沒有長期貶值基礎的判斷一致。

日本央行上周五決定,從2016年2月16日開始,針對銀行存放在央行的超額準備金收取利息。這意味著,以後商業銀行將準備金存放在央行不但得不到 央行的利息收入,反而要支付給央行利息。很顯然,這一動作意味著商業銀行將會向日本儲蓄用戶收取儲蓄利息,也就是說日本儲戶將錢存在銀行不但得不到利息

還將可能向銀行支付利息費用。負利率從隱性在日本已經變成了顯性。根據媒體的報道,部分商業銀行已經降低了存款利率,其中橫濱銀行將一年存款利率從0.025%降到了0.02%。

2月3日,日本銀行(央行)總裁黑田東彥在東京發表演講,有關實行負利率的量化和質化貨幣寬鬆政策表示,「在央行的歷史中幾乎屬於最強效的政策」。 並再次強調,實現物價上漲2%的目標的姿態「絲毫不會動搖」,同時表示,「後續寬鬆的手段無止境」,顯示出將視必要情況再次出台追加貨幣寬鬆政策的想法。

日本銀行(央行)總裁黑田東彥

從日本央行總裁黑田表態上看,日本未來是要走持續寬鬆路線了。日本的這一做法,目的有三:

一、通過負利率提升消費、投資,推動經濟增長。

日本經濟持續疲軟,這已經不是一年兩年了,而是有20多年歷史了。日本經濟疲軟的根本原因有很多,但「廣場協議」早美國為首的西方洗劫,經濟根基受 到的重創是重要原因之一。現如今,日本社會是老齡化社會,需求增長空間很小;日本是後工業化國家,投資空間很小;所以,日本試圖通過負利率來刺激消費、投 資推動其經濟可持續增長是徒勞的。

日本老齡化社會導致市場總需求的疲軟

不過,這一政策終歸還是會稍微有點效果,雖然就像之前「安倍經濟學」那樣效果持續時間會很短。不過,日本央行行長也說了,寬鬆無極限,這也意味著日本將在未來較長時間裡靠「經濟偉哥」活著了。

其實,這些情況也表明,日本經濟根本沒有轉型升級的空間,安倍政府為了推動其包括修憲在內的「國家正常化」政策,也只能通過這種吃「經濟偉哥」的方 式來維持支持率。雖然這些政策未來後患無窮,但日本現在已經管不了那麼多了,安倍政府應該是寄望於將矛盾推後到若干年後,通過外部來解決內部問題,這其實 也是日本新軍國主義的本質。

二、通過負利率推動日元貶值,通過出口刺激日本經濟。

日元繼續推行負利率,未來必然繼續貶值。日元貶值,會一定程度刺激日本的出口,這對宏觀經濟還是有些好處。以2015年為例,日本出口額就較上年增 加了3.5%,連續3年同比上升。不過,這並不代表日本經濟真的是在貶值的狀態下復復甦了,出口額增長3.5%而出口量卻下降1%表明,日本出口是靠貶值 推動的。

從地區來看,日本對美國的出口額大增11.5%,此外對歐出口也增加5.3%,但對中國出口卻下降了1.1%。對華出口下降應該是有兩方面因素影 響,一是中國的股災抑制了消費,二是人民幣的貶值抑制了日本商品的競爭力。不過,未來日元繼續推動貶值,對其出口一定會有刺激,所以其政策短期效果還是有 的。

日本央行

三、通過負利率將更多財富集中到政府手中。

負利率相當於央行通過對貨幣貶值從持有日元的民眾手裡「徵稅」,日本採取負利率,實際上就是要將更多資源集中在日本政府手裡,這樣日本政府就能推動 一些對其執政目標有利的事情。譬如,日本要擴軍,在經濟增長停滯的時候錢從哪裡來?通過貶值對民眾「徵稅」是個比較隱秘的選擇。一方面通過負利率手段,另 一方面通過製造軍國主義情緒,就能堂而皇之地實現安倍政府的目的。

貨幣大戰

日本的這一系列動作實際上就是貨幣戰,通過推動匯率貶值來刺激出口、刺激消費和投資,通過負利率實現資源向政府手裡集中,然後推動地區局勢緊張,實 現勢力範圍的擴張。由於長期疲軟的貨幣和負利率,對經濟的長期增長危害很大,這相當於提前透支未來,而且是惡性透支。如此,日本未來就有如何去除吃「經濟 偉哥」危害的措施問題,看安倍政府現在的意思,在外部解決些問題的可能性很高。對中國來說,這的確是個危險信號,也是個很大的威脅。

事實上,選擇通過貨幣匯率來調整經濟已是當今世界的主流。以歐盟為例,最近兩三年持續的貨幣量化寬鬆,也是要通過貨幣貶值來刺激出口和經濟增長,同時借量化寬鬆解決債務危機。

包括小國也在採取這樣的手法,阿根廷比索的大跌,以7%左右的年利率從中國央行借人民幣到國際市場換美元,就是要在大跌後穩住自己的貨幣比索,避免比索暴跌後的崩盤。說白了,這就是想通過貶值來促進出口,通過貶值壓低資產價格以吸引國際投資,推動經濟增長。

至於美國,則因為美元是准世界貨幣,是通過製造升值預期來吸引國際資本向美國流入。很多人不太明白,為什麼美元加息、製造加息預期是吸引國際資本,而諸如阿根廷卻是通過貶值來吸引國際資本投資呢?

美元是准世界貨幣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美元是准世界貨幣,美聯儲通過加息預期製造美元長期升值的趨勢,同時如果國際市場經濟動盪,那麼世界範圍內的資本就會到美國市 場避險從而買入美元。如此,美元就會在較長時間裡不斷升值,升值又會吸引更多資本流入,這種良性循環會推動美國經濟增長。至於阿根廷,也就只能通過快速貶 值來壓低資產價格從而達到吸引國際資本的目的了。所以,雖然都是吸引國際資本,兩者性質是不同。直白點說,美元是製造漲價預期來吸國家資本追漲,阿根廷比 索則是通過降價來吸引過資本到阿根廷撿便宜資產。製造加息預期吸引國際資本,能玩得轉的國家現在恐怕只有美國,其它國家根本不具備這種能力。哪怕是中國, 也得用阿根廷這種辦法方可實現分流那些流入美國資本的國際資本。

美元製造加息預期吸引國際資本

美元加息預期吸引國際資本向美國流動,這就給世界範圍內製造了流動性壓力,推動國際市場資金成本,自然就會遏制世界經濟增長。在世界被動適應了美元量化寬鬆之後,美聯儲又收緊貨幣政策,這就是通過拉升和打壓來實現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是典型的主導貨幣掌控局勢的貨幣戰手段。

前面其它國家的貨幣貶值、升值這些貨幣戰手段,就不得不讓我們想起過去幾個月不斷下行的人民幣。人民幣下跌為何引發那麼多國家的關注?他們為何都希望人民幣穩定或升值?

這事對美國來說,他們希望人民幣升值的理由我們已經談了太多,這裡不再贅述,大家可以找以前文章,但簡單來說美目的主要也就兩個:一是 不想把因人民幣升值而從中國持有美元資產中賺到的帳面利潤吐出來,那可是以千億美元為單位的利益;二是不想人民幣匯率下降導致人民幣資產的競爭力提高,因 為那樣會分流國際資本流入美國。

對歐盟的一部分已開發國家和日本等國來說,他們不希望人民幣貶值則是不想中國搶他們在中高端產品的市場,因為中國的產業升級正在提升中國中高端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對於一些資源產品出口國和亞洲的一些國家來說,他們也不希望人民幣貶值。對於資源出口國家來說,人民幣貶值會抑制購買力,會對他們向中國出口不利;對亞洲的一些國家來說,中國商品與他們國家的商品有重疊,人民幣貶值會影響他們國家商品的競爭力。

但是,人民幣在過去11年升值太多,特別是在美元升值的一年半當中,人民幣整體跟漲有一年時間,這實際上給中國的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徒增了很多困難。 由於升值,會壓抑中國的出口,對中國宏觀經濟不利,如今面對10月1日要納入SDR,人民幣匯率要由過去盯緊美元轉為盯緊一籃子貨幣。所以,中國有必要對 過去的升值進行修正,釋放對美元的貶值壓力,這也正是過去一段時間人民幣貶值的原因之一。事實上,中國這是被動不得已的情況下,針對世界範圍內其它國家正 在進行的貨幣戰的一種反應,是對之前反應不及時的修正。

中國人民銀行

如果大家熟悉1929年大崩盤後的世界經濟,會發當時的世界各國都在打經濟戰,各國採取了諸如貿易戰、貨幣戰、關稅戰等多種手段來保護自己的經濟利益。這種激烈的經濟戰,最終演化成了強國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並最終由經濟戰演變成了熱戰,即第二次世界大戰。

現在的情況雖然遠比不上當時,但世界範圍內各大國之間過去幾年一直在上演貨幣戰,這是不爭的事實。中國本來是不想參與貨幣戰,人民幣在其它大國大搞 貨幣戰之時,一直處於旁觀狀態。但是,現在中國經濟增長遇到的壓力和人民幣之前升值帶來的貶值壓力不得不釋放,不得不被動修正之前不該升值的部分。

人民幣美元大對決

比較幸運的而是,一方面,世界範圍內的貨幣戰上演的還沒那麼激烈,沒有到失控的地步;另一方面,世界還沒有上演貿易戰、關稅戰這種矛盾終極不可調和的經濟戰。這種格局,也決定了世界範圍內的經濟滯脹矛盾還有緩和、對沖及扭轉的空間。

就世界範圍而言,各大國都在推動著基於自身利益的經濟集團。美國推出了TPP,中國則推出了自貿區談判及其它多層面的經濟合作,歐盟則正在通過提升內部融合力和凝聚力來實現更加緊密的一體化,俄羅斯則在推動歐亞經濟共同體。

不過,當今世界在推動世界向前發展的大方向方面主要是中美的路線在爭奪,美國推動的是將中國和俄羅斯排除在外的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和 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美國的目的是要通過這兩個協議分化歐亞大陸,從而將歐亞大陸美國盟友都對接到美國身上。這種對接,顯然是以架空 中俄為目的的。

針對美國的戰略,基於自身的需要和世界發展的大方向、大趨勢,中國提出了有針對性的「一帶一路」戰略,並與俄羅斯聯手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 中國的這兩個戰略目標則是加強歐亞非大陸的互聯互通,提升經濟文化的融合程度。中國的這一戰略方向其實也是人類世界的發展方向,因為通過推動這種互聯互通 的基礎建設和互通有無的貿易往來,會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能夠解除當前增長停滯的世界經濟危機。

只有中國的一帶一路才是當下的世界經濟的良藥

在這一戰略當中,對美國不利的是,這可能會促使美國失去全球霸權地位。所以,美國才不斷推動架空中俄戰略的同時,針對中、俄不斷出手,試圖破壞中國 的大國戰略和中俄的國家穩定。針對俄羅斯的烏克蘭問題、北約東擴問題都是如此。至於中國,東海、釣魚島、半島問題、南海問題也都是在如此背景下發生的。

中國一帶一路

現在的情況是比較嚴峻的,如果世界能沿著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發展,那麼世界經濟將會逐漸因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進入正軌和「一帶一路」戰略的 落實實施而進入新的景氣周期;反之,如果真的通過TPP和TTIP將中俄架空並實施經濟、地緣圍堵,則世界將陷入更大範圍局部甚至世界範圍的動盪之中,世 界不但將面臨經濟挑戰,更將面臨戰亂蔓延的挑戰。試想,如果不是美介入烏克蘭局勢打破了過去歐俄之間的地緣平衡,俄羅斯普京又怎麼可能會冒險出兵敘利亞 呢?如果局勢更加嚴峻,類似的情況恐怕會更多。

因此,對世界來說,但願貨幣戰只是停留在這種不算太激烈的程度,並不再向貿易戰和關稅戰領域蔓延。同時,希望各國積極推動「一帶一路」戰略,化解當 前經濟增長遇阻問題。當前的世界形勢,需要世界範圍內更多國家攜起手來,共同努力推動廣泛的合作共贏,才能真正度過難關。中國,願意承擔更多責任,並積極 推動世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作世界和平發展的使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22/node92925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