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在今年第3季從馬股KLSE撤走了96億左右,比第2季多了九成。今年外資首9個月總撤資額高達182億左右。這種要錢不要貨的情況一度讓市場恐慌,本地機構開始苦戰。
馬股10月份表現先盛後衰,在2016年財政預算案出爐前3周出現漲潮,衝破1700點心理水平;然而,邁入最後一周卻慘遭滑鐵盧,再度失守 1700點關口。無論如何,按月比較,富時大馬綜指仍揚升44.67點或2.76%,至1665.71點;惟,與同期的區域股市比較,馬股的表現差強人 意,排在榜末。
展望馬股在11月的表現,市場人士看法各異。有者認為,馬股將持續橫擺,但是,也有人表示,若沒有發生不可預測的突發事件,相信馬股將會走穩。
回顧10月份表現,由於預算案降臨,加上外圍市場因素如油價一度回穩至每桶50美元水平,吸引投資者回巢,刺激馬股在10月份首3周連連告捷,富時 大馬綜指重站1700點,並在10月19日衝上1718.20點。惟,10月23日出爐的預算案未捎來驚喜,以及美國是否升息的不確定性未消除,富時大馬 綜指在10月份的最後一周回落,而且再度失守1700點。
儘管後勁不足,但馬股10月份仍以揚升的姿態收場,按月起44.67點或2.76%,至1665.71點。
此外,區域股市在過去一個月皆走高,漲幅最大的是中國上證指數,大幅上揚329.78點,或10.80%;接著是日本日經指數,上升1694.95點,或9.75%。香港恆生指數排在第3位,漲1793.74點,或8.60%。
然而,相比11個亞洲區域股市,馬股是10月份漲幅最小的股市。
11月份馬股是否會繼續會被拖高?
- 政府早前宣布通過ValueCap投入200億令吉救市的舉措,相信可起到扶持馬股的作用。
- 從過往的經驗來看,股市傳統上在年杪將持穩,原因包括櫥窗粉飾活動。
- 佳節期間,如12月份的聖誕節,消費情緒有望回彈。
- 油價往往會在歐美冬季回穩,因需大量的能源,因此存在石油回揚的可能性。。

公積金依然拖住金融股,但是公用股和種植股在這一波反彈開始反攻。

9月30日KWSP的30大上市公司持有清單!
1到9的公司看起來沒有多大的變動,金融股如MAYBANK,AMBANK, AFG,PBANK都爭持,尤其是MAYBANK(+1.84%)。
AXIATA(+1.38%), IJM(+0.975),TNB(+0.81%) 明顯加強持有。
SKPETRO(-0.81%)、PETGAS(-0.29%)、CIMB(-0.23%)、MEDIA(-0.46%)被減持。
新商標:CMMT、POS!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