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哥30年慘崩!日本半導體驚爆4大敗因

愛分享| 2019-02-23| 檢舉
IC Insights數據顯示,1990年,日本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的市占率高達49%,如此輝煌歲月卻不斷流失,至2017年只剩下7%,甚至在去年全球排名前10的半導體已看不到日本企業的身影。套句日本俗語「逃掉的都是大魚」,這裡所指的大魚無非是指半導體產業了。

半導體應用在各個領域,其重要性不言可喻。在1990年代初期,該產業規模約500億美元,到了2018年已成長到4779億美元,市場暴增近10倍。

英國《經濟學人》將半導體視為數位企業中的核心技術,不僅應用在民生領域,半導體在國防上也具有很高的戰略意義,美國對半導體技術流入中國變得超敏感,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日本半導體產業為何在2、30年間跌落神壇呢?日經新聞分析後,歸咎於4大衰敗原因。

1.組織策略失當。日本實力雄厚的半導體企業幾乎都是由綜合電機企業旗下的子部門起家,但隨著業務擴大,日本企業卻無法對外界變化迅速做出應變,加上企業本身通常較官僚、決策過程緩慢,最終在競爭激烈的市場吃下敗仗。

2.經營者素質。半導體是跟全球企業競爭的產業,領導層必須將「觸角」伸向全世界,但爾必達記憶體前社長坂本幸雄認為,日本管理階層敏感度不高,長期只關注國內企業之間的競爭,無法帶領企業朝向全球市場發展。

3.強烈的閉門主義。這是由東京理科大學研究院的若林秀樹教授所提出,她認為,日本企業受畏難情緒影響,拘泥於技術上的自給自足,拒絕收購其他企業,導致其在創新方面缺乏足夠競爭力,無法催生強像美國以智慧財產權為主的「無廠企業」。

4.重技術、輕營銷。目前市場不再只是仰賴技術就可取勝,與戰略性夥伴合作共同研發,努力創造需求變得更加重要。然而,日本企業對於外在變化反應遲鈍,雖然推出官民共同的技術研發計畫,但仍無法重現日本半導體業的昔日榮光,原因就在於競爭的重心已經不再是技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22/node201829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