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重要的貿易進出口國,中國的經濟形勢對全球,尤其是亞太地區的經濟發展有多大影響,從東南亞五國如今面臨的困境就可窺探一二。自去年以來,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以及菲律賓五國對中國出口貿易額開始呈下滑趨勢,而伴隨而來的,就是五國經濟增速的大幅放緩。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發布的數據,2018年東南亞五國GDP增長率平均增速僅為4.8%,自2015年以來的高速增長趨勢就此戛然而止。對此,亞行經濟研究專家指出,對中國出口貿易受挫,是導致這一困局的最主要原因。這也就不難理解,在對華出口業務最為慘澹的第四季度,新加坡GDP增速僅為1.9%,時隔12個季度後重新跌破2%大關。

東南亞五國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依賴,體現在方方面面。在去年,新加坡的計算機組件和集成電路等電子零件出口量銳減25%,泰國的天然橡膠、印度尼西亞的礦物燃料和機電產品的出口量都呈縮減趨勢。各國的經濟學者都不約而同地表示,一旦失去中國這個重要的買家,不僅對東南亞各國,對整個亞太地區的出口貿易和經濟增長都將帶來難以承受的打擊。

另一方面,東南亞五國的憂慮不僅來自肉眼可見的出口量下滑,還在於正逐漸崛起的印度、越南等國很有可能取代其地位,成為中國的重要進口夥伴。2018年上半年,中國與越南貿易總收入達660億美元,同比增長28.8%,增速已經將五國甩在身後。
看到這樣的情況,不知道宣稱要縮減中國投資項目,導致投資環境冷卻的馬來西亞等國,會不會有一絲後悔呢?事實證明,挽留中國資方,遠比另尋出來來得重要和迫切。而馬來西亞也因為對中國態度反覆無常成為首當其衝的國家。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22/node201747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