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隨房價而衰退 |

LEP| 2017-11-23| 檢舉
我國今年第三季的國內經濟(GDP)成長6.2%,政府興奮吹噓成就時,人民無感。油價依然在高位,人民每天看自己手上令吉能購買的石油份量越來越少,感受則是深切的,外匯市場的令吉升值成為一種諷刺。在經濟分析上,GDP是一種滯後指標,而且也不能正確反映國民實際收入差距的平等,故「唯GDP論」和何不食肉糜是沒分別的。

政府在吹噓經濟成長同時,是否做好對未來經濟衰退的準備呢?在法幣體系下,信貸濫發的資金會有相當部份流向房地產,透支未來生產力推高名目經濟成長之餘也推高房價,這就是房產泡沫產生的根本原因。

國家銀行日前發布大馬季度報告,其中指出大馬房產自2015年開始就面臨供需失衡問題,即可負擔房屋供應不足,惟高價房產和商店卻供過於求。用大白話說,就是現在越來越多想買屋的人買不起房子,房子也越來越難找到買家。當供需失衡發生,價格就會產生下跌的變化,至到供需平衡回來為止。所以難怪大馬房價增長率在2015年後就下滑,房產股票指數也同年見頂下跌。

房價下跌平衡需求

政府基於國家銀行的報告,因此決定暫時凍結批准商場、商業辦公樓、以及售價超過100萬令吉的高級公寓的房產發展計劃的申請准證,直至這些房產在市場上的供需平衡後才解除凍結。而可負擔房屋計劃的建設依然會持續進行,以平衡國內的房產業發展。

我們仔細探討一下,政府這政策會造成什麼結果?先不論這政策會否失敗,就以最樂觀的態度看。這政策成功使得供需恢復平衡,那會造成什麼情況呢?

第一、房價自然會下跌。包括被凍結的高價房產和商店,因為發展商面對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必然需要降價出售以套取現金。否則擺在那兒會侵蝕現金流,危及企業生存。因為以大馬經濟環境,要國民薪資大幅度增加來平衡房產供需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房價下跌來平衡供需。

第二、經濟會隨著房價下跌而衰退。正常經濟應該是由生產力推動成長,但是這過程會比較緩慢。於是西方銀行集團就創造法幣模式,就是以印鈔票(濫發信貸)來推動經濟成長,這制度隨著西方勢力的擴張也影響全世界模仿之。

信貸濫發自然伴隨物價膨脹的發生,成為推高GDP和房價的原因。但是這只是名目上成長,並不是實際成長,是一種貨幣幻覺形成的假象。所以當房產供需失衡需要以房價下跌來平衡時,大量被印出來的鈔票就會因為提前還債和違約而被大量消滅,房價的下跌使得資金流入房產的規模也大幅度減少。

總的來說,市場資金活水會因為房產平衡(房價下跌)而流動性緊縮,市場利率會升高。在一個以印鈔票推動名目經濟成長的體制下,活水減少自然就是經濟衰退的到來。

請問,政府為即將到來的衰退,做了什麼準備呢?政府的確做了很多準備,如徵收消費稅、旅遊費、出境費、追繳所得稅等等,都是為防止經濟衰退時政府財政困難,錢不夠花時做準備。那為人民的準備呢?無論政府是否有為人民積穀防飢做準備,讓房產平衡,還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22/node172672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