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關注金融,你將會被這個世界拋棄,因為你賺錢的速度很難趕上印鈔的速度。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您將收到更多關於金融的獨特觀點!
故事一
劉老五是個窮鬼,娶不上媳婦,一個人半飢半飽地過日子。
一年,家鄉大旱,地里寸草不生。眼看逃荒的人越來越多,劉老五背起自己的全部家當一袋紅薯,也加入到逃荒的隊伍中。
走到半路,老五碰到餓得只剩一口氣的父女二人,父親背上也背著一個很重的袋子。
看更多文章請點擊文章末尾的「查看更多」
那人見老五背著那麼多紅薯,便向老五討要一個吃,老五不肯。
那人便說:你賣給我行嗎?我還把女兒嫁給你。說完把自己背上的袋子打開,裡面全是白花花的銀子,原來他是村裡的地主。
老五的眼睛直了,因為他窮了一輩子,從來沒見過這麼多銀子。而地主的女兒雖然臉上都是塵土,但是仍然可以看出很漂亮。
老五立刻把所有的紅薯都賣了,牽著地主的女兒,背了一大袋銀子。地主的女兒勸他不要把紅薯全賣了,但是老五滿心歡喜,完全聽不進去,怕那地主反悔,他拉著地主的女兒加快了腳步往前趕。
幾天後,老五再也走不動了,因為他一路上買不到任何吃的。
買他紅薯的地主,很快就趕上了他。
老五望著那個男人背上的紅薯,開始後悔了,他走上前去想把紅薯買回來,可是那人無論如何也不肯賣。
老五失望地跌坐在地上,抱著他的銀子,在飢餓中死去……
老五死後,見到了閻王。
閻王說:本想給你一個發財的機會,沒想到卻要了你的命。真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老五說:我一生窮怕了,不想再當窮人了。
閻王說:其實你也命不該窮,那紅薯只要賣一半,也就不叫窮了,可誰叫你因為貪財全賣了呢?結果有了錢丟了命!
也罷,前生已盡,速速去投胎吧。來生你有兩個去向,一個去向是一萬個人供養你一人,另一個去向是你一個人供養一萬個人,你願意走哪條路?
老五一聽,不加思索就答道:肯定是一萬個人供養我一個人了!然後,千恩萬謝地高興而去。
50年後,老五又回到閻王面前,大喊閻王騙他。
閻王笑道:怎麼就說我騙你呢?
老五說:聽了您的話,我做了一輩子的乞丐。
閻王說:那就對了!一萬個人供養一個人,指的就是乞丐呀!你什麼努力都不想做,就想著享福,哪有這種好事!你不能怪我,只能怪你自己貪心!
老五一聽,便對閻王說:閻王老爺,我接下來的一世,求您一定得讓我過點好日子啊!
閻王說:這個好說,現在有兩份好差事:一份是看守一座金山,一份是看守一片土地,你選哪份呢?
老五這回仔細地想了想,覺得還是看守金山的好。
閻王看著老五遠去的背影說:這人就是個窮命啊!
眾小鬼問為何?閻王說:這看守一片土地的差事,實際上是在一個地方當個大官;而那個看守一座金山的差事,實際上是當只老鼠,守一座穀倉啊!
看更多文章請點擊文章末尾的「查看更多」
生活,是你自己過出來的。
同樣的路,有人漫步,有人奔跑,有人駕車……
方式不同,結果就會不同。
同樣的命運,有人笑著抗爭,有人哭著哀求,有人靜默地承受……
態度不同,結果就會相異。
沒有誰能規定你的生活模式,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選擇。
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形形色色的選擇,每一次選擇決定了我們的一生,所以在做出選擇時,結合實時情況,把握當前局勢,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而不是自己最喜歡的。
現實中,越是窮人越談錢,因為他把錢看成了財富。而越是有錢的人,往往很釋懷,他們只把錢看成工具。當然這不是鄙視窮人,窮人由於沒見過錢,所以總想賺盡最後一個銅板。而很多有錢人都是從窮人熬過來的,他們吃虧上當太多次,知道最後一個銅板有多坑。所以往往會很大方的把自己最後的一絲貪婪施捨給窮人。以彰顯自己很釋懷的財富觀念。其實他早就知道,後面的風險和收益不成正比。
你們看,最後股市衝上去的一定是韭菜,最後黃金接盤的一定是大媽,最後樓市套死的也一定是攢了幾輩子買房的所謂剛需。所以貪與不貪,看似好像是窮人和富人之間的區別,但其實是一種知識和經歷的差別。你要有了這種知識和經歷,你也就理所當然脫離了窮人行列。
看更多文章請點擊文章末尾的「查看更多」
故事二
在股市還好的時候,同事A因為炒股賺了不少錢,這個消息被同事B知道了。「你是怎麼賺的?」,B問A。A就把他是怎麼賺的一五一十地講給B聽。聽完之後,從來沒有涉足過股市的B動心的說,「我現在投10萬,什麼時候能翻一倍?」,他問。A說,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
B就跟著A買股票,第一個星期,有4天上漲,1天下跌,B還是挺開心的,算下收益差不多到了20%。於是B請A吃了頓大餐。第二個星期,形勢有點不對了,只有兩天是上漲的,3天下跌,B的收益不到20%了。
B有點急了,跑去問A:怎麼會這樣?A說,我的也跌了,我也不知道原因。最終,B的股票虧了30%,10萬塊錢只收回了7萬。一說起這件事,B就開始抱怨:我還以為A是股神,沒想到也不靠譜,害我虧了這麼多,以後真的不能聽他的了。
這個故事中,B身上的窮人思維顯露無遺:
短視:股票漲了就請吃飯,股票跌了就埋怨別人,只看短期利益,沒有長線思維,因而會因為沒有耐心而失去「翻身」的機會;
盲目:B是一個沒有任何炒股經驗的人,看到A賺錢了,他便設法效仿,最終連本都虧了。在決定入市之前,B沒有去系統了解證券知識,沒有知識儲備,也因此缺乏自己的判斷,始終只能人云亦云,處於被動;
貪婪:還未入市,想的就是什麼時候能翻倍,賺了20%,還想繼續賺,沒有根據內外形勢作出合理的判斷,沒有及時收手的後果,必然是陷得更深。
看更多文章請點擊文章末尾的「查看更多」
電影《華爾街之狼》講了一個專門騙窮人的股票經紀人,他發現窮人在長期的消費決策中,形成了一種思維慣性——便宜的東西更有吸引力。當他們把這種思維慣性帶到了投資中,就成為「垃圾股」的目標客戶。
影片里有一句台詞:「我們把垃圾賣給垃圾人,因為錢在我們手裡,總比在他們手裡更能發揮價值。」這是天下騙子的心聲啊。
把「垃圾」賣給想發財的窮人,這在中國也是最賺錢的生意。那些利率高得嚇死人的垃圾 P2P ,那些根本不可能上市的「內部原始股」,還有無數次崩盤又卷士重來的「 3M 騙局」,都是抓住了「窮人思維」的致命弱點——既無判斷力,又無自制力。
以上兩個故事只是拋磚引玉,給大家一些啟發,讓大家認識到一些影響自己的錯誤思維方式。思想影響行為,行為決定結果!與大家共勉!
以上感謝你的閱讀,不關注金融,你將會被這個世界拋棄,因為你賺錢的速度很難趕上印鈔的速度。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您將收到更多關於金融的獨特觀點,如果您有任何問題也可以在評論區給我們留言,期待您的意見和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22/node162064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