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經常流傳一個段子,王衛是馬雲最想見的人,但是王衛卻極其低調,甚少在國內出席活動,如果不是因為順豐現在在中國快遞業太過出彩,甚至許多人都不認識這個商業大佬。
不久前,順豐與菜鳥的一次衝突,讓我們第一感受到王衛的強硬態度。今年6月初,菜鳥稱,順豐突然宣布關閉對菜鳥的數據接口。截至中午,順豐已停止給所有淘寶平台上的包裹回傳物流信息。順豐則稱,菜鳥要拿去不屬於自己的數據。
後來馬雲說,事情發生後,順豐創始人王衛給他打了電話,順豐和菜鳥之間有小摩擦很正常,兩夫妻也吵架。
從這個事情反應出了幾個問題,王衛這個低調的商人,甚至是有能力叫板馬雲的,至少他跟馬雲這樣的人對話是平等的。在剛剛發布胡潤2017富豪榜單上,馬雲全球排名20位,華人第一位,而緊跟其後的,不是王健林,也不是馬化騰、李彥宏等網際網路大佬,而是順豐快遞的王衛,王衛身家達到了270億美金,摺合人民幣1650億。
時間回到20多年前,王衛還不過是在深圳街頭騎著摩托車送貨的小伙子,他憑什麼可以創辦下順豐這樣的一個快遞帝國,又是如何成為比肩馬雲的商業大佬?
1971年,很普通的一天,王衛出生在上海。迎接王衛的,是母親不住的啜泣聲和父親的淚水,這個孩子能生下來,太不容易了。他的父親,是部隊里的俄語翻譯,母親是大學老師,雖然都是高知分子,可王家人卻生活得並不容易。
王衛7歲那年,文革剛結束,一家人就匆匆忙忙移居去了香港——可以想像,這個家庭得是遭受到多麼難以言說的迫害,才會選擇毅然決然地離開故鄉,但這究竟是不是真相,怕是無人知曉了。在香港的日子很苦,父母的學歷不被承認,在王衛的記憶里,他們只能靠出賣勞動力做一些低端工作才能勉強維持生計,但依舊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因為窮,一家人受盡了白眼和歧視。這種流落異鄉和任人欺凌的痛苦,讓年幼的王衛身上多了一絲江湖氣。
高中畢業後,王衛就不上學了。他開始琢磨怎麼掙錢,怎麼幫父母分擔一些生活壓力,於是他跑到印染廠上當小工,手上磨出的血泡一個比一個張牙舞爪。 身上帶有江湖氣的人,天生具有凝聚力,又怎麼會甘心做一個小工呢?
1993年的廣東深圳街頭,經常會看到一個年輕的小伙子,騎著一輛摩托車穿行在小巷裡。和其他人摩托車后座上坐的是美女不同,這輛摩托車的后座上全是包裹,這個小伙子,就是王衛。
初時,王衛僅是受朋友所託,從香港將包裹免費運到深圳指定的人手中,回來時也將一些信件帶到香港,得到的無非是朋友的友情和一頓吃請。久而久之,托王衛送包裹的人越來越多,又不好意思每次免費,於是「小打小鬧」的塞給王衛一些紅包。王衛也因此結識了眾多好友,那時的王衛也從這些友情上看到了商機,既然市場需求這麼大,能否成立一家小公司,專門做運送業務呢?
王衛將他的想法向經常托他送貨的人諮詢,得到的回答非常爽快,「如果是這樣那就太好了,以後運送包裹的業務,就全交給你。」隨後,王衛將想法向父親訴說,父親的支持使他得到了創業最初的10萬港幣。
在香港砵蘭街,王衛尋找到一間僅三十多平方米的小店面,有了立足之地,又聯繫平時關係比較好的朋友幫忙,將想法說出來,有的感興趣,有的則不置可否,哈哈一笑。
最終,王衛與5個朋友合作,成立了專送快件的小公司。王衛和小夥伴們肩背大旅行包,手裡拖著行李箱,一趟趟來往於
深港兩地。那時王衛提供的運送快件服務,僅收取40元,而同樣的快件,其他競爭對手則為70元一件。
剛剛起家的王衛,事實上也正是依靠低價策略,從競爭對手中搶得了一片小小的天空,迅速壯大。
王衛在回憶這段艱辛的創業歲月時說,我22歲開始創辦順豐,25歲公司初具規模,算是賺得了第一桶金。
快遞業的迅猛發展,也造成了大量快遞公司的出現,想要占領市場,必須儘快在國內布點。
布局國內市場需要大量資金,王衛在銀行很難得到充裕資金,於是不得不一次次將商鋪或者是物業抵押給銀行,這是最為快捷的獲得貸款的方式。
從銀行拿到的錢,變成了全國各地的一個個網點,而競爭對手更為瘋狂的開店方式,使得王衛只能一次次將物業押給銀行,計有九次之多。快遞業開設分公司最為瘋狂的2005年,資金也成為限制順豐發展的主要障礙。不開店,便會落後,王衛在想了三天三夜之後,將順豐公司作抵押,向銀行貸款420萬元,以用於開拓國內業務。
自此,基本上國內任何一個城市,都會有順豐的快遞網點,這在增強順豐渠道的同時,也大大增強了獲得快遞單數的能力。如雪片飛來的快遞件,讓王衛開始動起了更大的念頭:用飛機送快遞。
2002年,王衛收權成功,順豐順利從加盟制轉為直營制,順豐在深圳設立了自己的企業總部。隨後順豐開始訂立國內高端快遞行業的定位。2003年,隨著順豐的隊伍不斷擴大,王衛把他的目光轉向了天空。與揚子江快運簽下合同,使順豐成為國內第一家使用全貨運專機的民營速遞企業。
創業18年來,王衛從未接受任何媒體的採訪。「你們百分之百採訪不到他。」一位物流快遞行業資深人士告訴我,「有一次,郵政部領導都遞話了,他還是委婉拒絕。」另外一位行業報主編則說,多年來,他們一直邀請王衛「來編輯部坐坐,不是採訪,就是內部交流」,王衛答應歸答應,但是從來沒有出現過。就連順豐的企業內刊《溝通》,出版7年,也從未出現過這位掌門人的面孔。倒是有那麼幾次,這本月刊上刊登了王衛的照片,不過都是背影或者極其模糊的側面照。
2016年4月,北京,順豐上市前夕。一順豐小哥著急送件,不慎剮蹭了一輛現代。其實並沒有多嚴重,但是車主不依不饒,還惡語辱罵,並且連續掌摑6次,掌摑聲次次清晰可聞。王衛知道後怒不可遏,撂下一句狠話:「我王衛向著所有朋友聲明!如果我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順豐總裁!」
老大發了話,公司高層立即跟進,先是出錢給小哥做了傷情鑑定,然後表示不接受調解和賠償,只要求追究刑事責任。有人掌摑自己的員工,王衛感覺這和掌摑自己並無兩樣。被欺負了,就干他,還得往死里干,失去什麼,也不能失去做人的尊嚴。順豐上市那天,王衛帶著被掌摑的小哥去敲了鍾。然後又自掏腰包,給40萬員工發了十多個億的紅包,紅包金額最低1888元,最高超過1萬元。
在順豐的年會現場,王衛提到了一張順豐小哥在大雪中吃盒飯的照片,堂堂七尺男兒,竟然當著所有員工的面,心疼的嚎啕大哭。
王衛身上有著一種讓我非常敬佩的精神,他的孤傲讓他在企業家裡顯得很不合群,但是因為這樣的孤傲讓順豐在中國的快遞業獨樹一幟。他重情重義,這一點與劉強東頗為相似,甚至有點像水滸里的草莽英雄,他出身貧寒卻敢做敢為。
多年以來,順豐一直堅持不上市,雖然最後還是走上了資本市場。像順豐這樣不追求虛的市值,只是踏踏實實把每一個包裹送好的公司,確實才是真正配得上高市值的公司。中國不缺賈躍亭,最缺的是像王衛這樣兢兢業業做事,低調的把事業做好的企業家。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