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以來,中國出境人數及增長率變化表
據《全球旅遊消費報告2017》顯示,2017年1-4月,中國遊客境內購物消費金額為1380億元,境外購物消費金額為277.9億元,分別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1.5%和37.2%。但與此同時2017年預計境外遊客人數將超過1.4億人次,在2016年的1.22億人次之上又上了新的台階!!
曾經風靡一時的日本馬桶蓋
在2016年第三季度,赴日本的中國遊客人均購物金額已經下降到約10.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633.6元),連續三個季度出現下降。據悉,中國遊客「爆買」的高峰期在2015年第一季度,當時中國遊客的人均購物金額約為17萬日元。
在境外旅遊中購物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項目
一邊是境外遊人數的突破新高,另外一邊則是境外購物金額的大幅度降低,這兩者數據的互相背離難道說明,中國遊客的購買力開始下降了?
事實上,中國現在正在經歷一輪「消費降級」的購買行為變化。
十幾二十年前,曾經出現過一批高價品牌的興起,高檔茶葉、高檔保健品、豪華轎車、奢侈品服裝滿足了當時一夜暴富的成功人士的需求,整個中國的市場迎來一波「消費升級」的浪潮。
天價冬蟲夏草,其核心價值在於「天價」而不是在於「功效」
其實上一次「消費升級」的爆發,是源於中國社會「區分階級」的需要。這幫本來貧窮而迅速暴富的人,需要通過炫耀性極強的產品,快速融入上游階級,並跟原來家鄉同等背景的窮兄弟們區分開。
昔日去香港就是購物的觀念可謂深入人心
有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的奢侈品銷售例如首飾、手錶以及貴重禮品的銷售量下降了20.3%, 服裝銷售則下降11%。近年來香港旅遊的內地遊客從買買買轉向休閒、美食和體驗當地文化。赴港自由行占比9成以上,定製旅遊、當地玩樂等方式成為赴港旅遊新寵。
人們越來越注重在旅遊中對當地生活的體驗消費
據日本觀光廳數據顯示,中國遊客的消費模式已經從購物轉向娛樂和餐飲。雖然人均購物金額有所下降,但中國遊客的人均消費並沒有明顯的下降趨勢。赴日外國遊客包括食宿開支在內的人均消費為14.35萬日元,而中國遊客的人均消費為23.29萬日元,仍高踞赴日外國遊客人均消費的榜首。
昔日人頭涌涌的奢侈品店開始變得門可羅雀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中國國內,在中國類似Gucci等奢侈品品牌銷量低迷,蘋果大中華區財報呈現負增長,與此同時,國產品牌與新銳品牌崛起。消費者對大牌與高價產品的迷信正在不斷退燒,國人對消費品的態度也從過去的瘋狂追捧轉向了如今的理性判斷,其中的種種現象正在從側面印證著「消費降級」及其代表的全新消費觀。
午餐肉在大蕭條時期功不可沒,因為其售價僅為普通肉類三分之一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這裡說的「消費降級」不是對商品的品質要求的降低,比如1930年代的大蕭條時期,美國人發明了午餐肉來代替新鮮的肉類。而是說當下消費者行為變得更加理性化,且消費行為受評價的影響變得越來越大。購物是「為別人消費」開始變為「為自己消費」。國人開始追捧那些質高且價格適中的產品,而不一昧講究用價高商品去區分人群的傾向。
第一篇:簡明英國全史(一):羅馬人走了,阿爾弗雷德大王駕到
中間包含二十幾集,還有好幾個番外篇,太長就不做連結了,想看前面各章節,請訪問我的頭條號來找吧
上一篇:簡明英國全史(十七)百年戰爭下半場—忽悠男和忽悠女的大舞台(下)
未完待續,其他深度好文:
向飛機發動機內拋硬幣到底有多危險
歐盟開出天價罰單,谷歌被罰24.2億背後的深度布局和博弈
通過《神奇女俠》來聊聊歷史和傳說中的那些彪悍的女戰神們(上)
歷代韓國總統們躲不掉的「青瓦台魔咒」
土耳其民族和突厥人到底是什麼關係?
趨勢不以人改變,你只能追逐趨勢而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22/node156258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