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投資的贏家:諾貝爾基金3100萬瑞郎竟然花了116年還沒有用完,還增值100多倍!

Neoh Ch ...| 2017-07-01| 檢舉

享譽世界的大獎諾貝爾獎設立於1900年6月29日,今天是該獎基金會成立117年。諾貝爾獎是在諾貝爾死後設立的,他把大約100萬瑞典克朗贈與十多名親友,餘下部分(3100萬瑞典克朗)用於設立諾貝爾獎。

阿爾弗雷德·伯納德·諾貝爾(1833.10.21-1896.12.10)

諾貝爾遺囑中關於諾貝爾獎的內容如下:

我,簽名人艾爾弗雷德·伯哈德·諾貝爾,經過鄭重的考慮後特此宣布,下文是關於處理我死後所留下的財產的遺囑:

在此我要求遺囑執行人以如下方式處置我可以兌現的剩餘財產:將上述財產兌換成現金,然後進行安全可靠的投資;以這份資金成立一個基金會,將基金所產生的利息每年獎給在前一年中為人類作出傑出貢獻的人。將此利息劃分為五等份,分配如下:

諾貝爾遺囑全文

一份獎給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發現或發明的人;

一份獎給在化學上有最重大的發現或改進的人;

一份獎給在醫學和生理學界有最重大的發現的人;

一份獎給在文學界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最後一份獎給為促進民族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物理獎和化學獎由斯德哥爾摩瑞典科學院頒發;醫學和生理學獎由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頒發;文學獎由斯德哥爾摩文學院頒發;和平獎由挪威議會選舉產生的5人委員會頒發。

對於獲獎候選人的國籍不予任何考慮,也就是說,不管他或她是不是斯堪的納維亞人,誰最符合條件誰就應該獲得獎金,我在此聲明,這樣授予獎金是我的迫切願望······

這是我唯一有效的遺囑。在我死後,若發現以前任何有關財產處置的遺囑,一概作廢。

1901年諾貝爾的遺產只有3100萬瑞郎,但從1901年至今的116年里,諾獎發放的獎金總額早已遠遠超過諾貝爾的遺產。

1901年首次頒獎,根據諾貝爾當初的遺願:一位教授20年的工資。但此後獎金數額開始縮水,甚至1923年已經降到了最低11.49萬瑞郎。儘管此後獎金名義數額在增大,但因瑞郎的數次貶值,實際價值一直難以達到1901年的水平。

直到1991年,諾獎金額升至600萬瑞郎,才與1901年首次頒發的實際價值相當。也正是從1991年開始,諾獎金額連年上升,到2001年已經上漲到1000萬瑞郎,並一直維持到2011年。雖然2011年諾貝爾基金會投資不力,但總資產仍然高達28.6億瑞郎,是設立之初的92倍。2016年諾貝爾單項獎金800萬瑞典克朗(約616萬人民幣)

諾貝爾獎金池的餘額:1901年3100萬瑞典克朗——1953年約2000萬瑞典克朗——2015年約40億瑞典克朗。3100萬瑞郎竟然花了116年還沒有用完,還增值100多倍。為何諾貝爾獎金始終發不完?是因為投資理財,所以不但沒花光,獎金數額反而不斷上漲,基金的盤子也越來越大。

諾獎完全是依靠投資理財的收入在繼續執行著諾貝爾的遺囑,理財專家的出色表現延續了諾貝爾的夢想。

1901年到1953年期間,諾貝爾基金最早只是投資於國債與貸款等安全的證券上。由於每年獎金的發放(3%不到)與基金運作的開銷,資產總額不斷下跌,30年代獎金減少了三分之二;到1953年,該基金會的資產只剩下300多萬美元。瑞典政府允許基金獨立投資,諾貝爾基金會開始了投資股票、不動產為主的理財;進入70-80年代後,不斷攀升,最終達到了現在的40億瑞典克朗的總額,增長超過了100倍。

基金會設定了投資收益目標:3.5%。這個數字去除了通貨膨脹的因素後,目標並不高,但是最近幾年的收益遠不止於此。基金會的資產配置比例基本是這樣的:股票50%,固定收益類20%,其他資產30%。每一部分都會根據當時的大環境上下波動10%不到。諾貝爾基金用的是什麼投資工具(2014年例)呢?

股票類:占55%。其中44%是用的MSCI國家指數,11%是用的SIX Return Index;

固定收益類:20%。全部用「Handelsbanken All Bond Index」的債券指數。

其他類:25%。全部用「全球FOHF指數」對沖基金指數。

對我們理財有什麼啟示呢?儘管我們都希望安全的投資,但是也要有適當的冒險。要根據收益和風險配置不同的資產,單純的買債券或存款,財富增長還是比較慢的,再加上通貨膨脹的問題,錢會慢慢花完的。對於很多非專業人士,應尋找更合理科學的投資方式,長線投資短線搏擊並存,堅持不斷的學習理財技巧,隨機應變。在投資的時候也多考慮下指數基金這種隨大勢的基金,或者考慮基金定投,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22/node155212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