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謀論?美聯儲「炒縮表」,人民幣「被逼」崛起

陰謀論!揭秘美聯儲炒作「縮表」的真實意圖 人民幣順勢崛起,好好的一個順水人情了。

北京時間5月25日凌晨,美聯儲公布5月會議紀要,「縮表」的聲音再次響起,這是比加息更為強烈的流動性收緊信號,那麼美聯儲為什麼要縮表?會以什麼途徑縮表?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經濟體意味著什麼?

5月27日訊 2017年以來,美聯儲「縮表」的聲音就沒斷過,剛剛揭曉的5月會議紀要里,再次釋放強烈的「縮表」信號,可見趨勢已經不可逆。從表面上看,美聯儲縮表僅僅是為了調降臃腫的資產負債表,還過去幾年瘋狂刺激經濟留下的舊帳,其實際意圖絕非這麼簡單,細思極恐!人民幣恐因此被迫升值,警惕資產泡沫風險。"

北京時間5月25日凌晨,美聯儲公布5月會議紀要,「縮表」的聲音再次響起,這是比加息更為強烈的流動性收緊信號,那麼美聯儲為什麼要縮表?會以什麼途徑縮表?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經濟體意味著什麼?

所謂縮表,通俗來講就是減少資產負債表的規模。打個比方,如果總資產是10萬美元,總負債是9.9萬美元,凈資產就是1000美元,現在要進行縮表,可以賣出5萬美元資產,然後把這些賣出資產得到的現金沖抵負債,如此一來,就剩下5萬美元的總資產,4.9萬美元的總負債,凈資產不變。對應到美聯儲縮表,大致也是這個意思。

美聯儲的資產主要有國外資產、國內資產和規模不大的其它資產,其中國外資產主要包括黃金、其它國家貨幣和SDR,國內資產主要是美聯儲持有的國內有價證券和一些信貸資產。美聯儲的負債就是發行貨幣——也就是市場上流通的美元。這也就是說,美聯儲的縮表是要賣出國內資產,然後收回市場上流通的美元。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歷經三次量化寬鬆刺激,總資產規模從9000億美元暴漲至目前的4.5萬億美元。如今,美聯儲已經進入加息通道,三次加息之後,又開始討論縮表計劃。

看看黃金的走勢,美指的走勢,發現黃金多頭真是攔不住了。

目前日線再次深『V』反轉了。下周黃金繼續突破,那麼黃金的牛市或將真的被打開了。

周線的三連陽,有種勢不可擋的趨勢,當然本文大部分的都與黃金有關係的,美聯儲加息不加息,目前美指對於黃金的影響真的沒有那麼大了。下周黃金的具體走勢後續會文章給出,此處不做過多言語。

美聯儲「陰謀論」

吵著要「縮表」的真實意圖!

2017年年初以來,縮表的聲音就沒斷過,從表面上看,美聯儲縮表僅僅是為了調降臃腫的資產負債表,還過去幾年瘋狂刺激經濟留下的舊帳。其實際意圖絕非這麼簡單,細思極恐!

過去兩三年,美聯儲一直都在製造加息預期(小幅、緩慢加息本身也是在製造加息預期),製造加息預期的目的是通過製造美元貨幣緊縮預期來推動強勢美元,並以此來吸引國際上的美元流動性回流美國市場投資,從而刺激美國經濟增長。

然而,美國經濟本身缺乏新的增長點,這使得美國經濟看似雖然穩健,但可投資的地方卻並不多。特朗普上台之後,美股屢創歷史新高,一度同中國房地產並稱為世界兩大「最堅硬的泡沫」,美國的科技能力雖然很強,但沒有一個可以承載足夠大的規模投資,以吸引滿足美國經濟增長需求的國際市場上的美元流動性。

此時如果世界上有更好的投資機遇,大量資本會賣出美元資產而到世界上更有投資機會的地方投資,這是美國無法承受的系統性風險。沒有了美元流動性,美國經濟將無法長期可持續增長,如此隨著時間推移,資產價格泡沫一旦破滅,美債危機還得重演。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縮表」的聲音應運而生,本質上就是要吸引國際上的美元流動性,這樣不僅可以解決美國自身的經濟增長問題,其它國家還會因為資本外流而陷入經濟危機。譬如,這兩年因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以巴西為首的拉美國家大多都出現了經濟危機。

危機過後,這些國家無疑會出現大量廉價資產,到那時美國的資本就會快速吃掉這些廉價資產,然後再用美國市場推動這些資產升值。這種模式,如果出現在歐盟、中國或日本,那利益才大,拉美窮鄉僻壤經濟規模太小,不足以滿足美國。

會以怎樣的方式縮表?初期規模有多大?

種種跡象表明,美聯儲對於「縮表」一事絕非說說了事,就像炒作了幾年的加息一樣早晚會來。從此次紀要釋放的信號來看,美聯儲6月份加息和今年內開始縮表都將是大機率事件。可見縮表已箭在弦上,那麼美聯儲會以怎樣的方式縮表,初期的規模有多大?

路徑方面,一是直接拋售資產(主動縮表),即出售持有的MBS或者國債;二是對到期資產停止再投資(被動縮表),即持有的國債或MBS到期後,不再進行再投資。儘管美聯儲曾一再強調,將以停止到期債券再投資的方式逐步減持債券。但從其近期舉動來看,並不排除美聯儲會主動縮表、出售國債或者MBS的可能。

規模方面,如果美聯儲採用資產到期停止再投資的方式進行縮表,則在1年以內可操作的資產主要是這2600多億美元的短期國債,即資產負債規模減少約2600億美元。若在1年以後被動縮表,可操作資產也主要是以國債為主,目前,美聯儲持有的國債期限在1-5年內的高達11945.47億美元,而MBS僅有5900萬美元。

人民幣恐被迫「逆襲」,泡沫就要破了!

美聯儲4.5萬億美元的縮表勢必帶來諸多連鎖反應,首當其衝的是其本土自身,進而會傳導至世界其他經濟體,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難免受到波及。

縮表會導致美國中長期利率提升,一般認為美聯儲持續的QE導致中長期利率累計下降100BP至120BP左右;中長期利率提升會導致經濟增速下降;縮表也可能導致美元升值(前文已經提到)、市場動盪。

對中國的影響方面,隨著中美經濟走勢方向不再背離,中美貨幣政策方向不再背離,加上美國總統特朗普並不希望美元過度強勢以及中國房地產的有效調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沒有持續貶值的基礎,而有「逆襲」的趨勢。

海通證券姜超認為,隨著縮表聲音四起,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承受壓力,國內貨幣政策可能要被迫收緊,而高企的國內房地產價格可能面臨負面衝擊。

美元貨幣緊縮,新興市場資產價格面臨重估壓力。美元在全球貨幣體系中處於核心地位,各新興經濟體的匯率都主要盯住美元。美國無論是加息還是縮表,都是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增大新興經濟體的資本流出壓力,推動美元走強,新興市場的匯率承受壓力。

當前市場雖然對美聯儲加息有一定的預期,但如果美國加息節奏放快、又增加縮表操作,新興資產價格仍然面臨重估。人民幣匯率仍有壓力,警惕資產泡沫風險。

作者:黃金分析師-金禪道人

作者諮詢:jc888x

轉載文章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22/node151705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