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馬雲只排第四,榜首是誰?

這是50位深刻影響了中國經濟走勢的人,雖然行業各異,年齡有別,但卻有著共同的特點:

心無旁騖地把主業做好,成為行業的領導者;對未來趨勢有著敏銳的嗅覺,並果斷地進行投入;不墨守成規,敢於否定和顛覆自我;在篤定前行的同時勇於擁抱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稱霸天下」的魄力。

他們的成功不是偶然。

01

任正非

72歲,華為執行長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我們三十年大限快到了。」這位素來以低調示人的華為掌門人,在近期的一次戰略預備隊建設彙報中袒露了自己的憂慮。

2016年,其以25.6%的營業額漲幅位列《財富》世界500強榜單第129位,較2015年提升99位;同年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任正非更是篤定提出了「2020年銷售收入超過1,500億美元」的目標。

不過在任正非看來,2017年仍然是充滿變數的一年:「不想死就得新生,所有一切都要變化。」自新年伊始,面對「全聯接」時代的到來,華為便抓住其數字化轉型機遇,大舉推進全雲化;同時,再次就其「千縣計劃」發力,下沉渠道至五線城市。

02

馬化騰

45歲,騰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

馬化騰如今站在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騰訊公布的2016年財報顯示,2016年騰訊實現總收1,519.38億元,同比增長48%;實現經營盈利561.17億元,同比增長38%。

考慮到騰訊巨大的體量,收入依舊保持如此高規模的增長,在當今科技領域實屬不易。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騰訊的收入結構正在發生更加合理的變化。它已經從遊戲收入一家獨大變成了遊戲、廣告、支付收入三權並重的格局。

僅2016年12月,騰訊移動支付的月活躍帳戶及日均支付交易筆數均超過6億元。另外,騰訊支付所支持的線下消費場景也越來越廣泛。今年春節期間,騰訊紅包峰值高達每秒76萬個,除夕當天微信紅包的收發數量達140億個,同比增長76%。

03

方洪波

50歲,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方洪波是最成功的中國第一代職業經理人之一。他執掌的公司在2016年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位居第481位;並以222億美元的營業收入躋身全球最大的家電公司之列,這也是歷史上第一家進入該榜單的中國白色家電公司。方洪波試圖將美的變成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性公司。

去年,美的獲得了日本家電巨頭東芝公司的白電業務,還購買了義大利中央空調製造商Clivet 80%的股份。最重要的一筆是美的收購了德國工業王冠上的一顆寶珠——庫卡。該公司從事機器人製造,被認為是德國「工業4.0」的領軍者。

方洪波的故事也可以讓你了解職業經理人這個人群獨特的奮鬥和隱忍——他們需要完成自我身份的確認,也要懂得在危險的君臣關係中保持克制,並最終找到一種體面的方式離開。

04

馬雲

52歲,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

雖然已經是全球電商行業最大的零售交易平台,阿里巴巴的成長速度依舊迅猛——2016年,以接156%的利潤漲幅將自己的《財富》中國500強席位提高了19位;其開展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盛宴也以天貓最終1,207億元的交易額再度刷新了其最高銷售額紀錄。

今年年初,電商起家的阿里在馬雲的帶領下與上海百聯集團達成了戰略合作,這宣告著其對零售新業態的探索將繼續深入,並試圖打破線上與線下、虛擬與實體間的界限。

此外,據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的「2017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顯示,阿里巴巴憑藉著其「強化學習」和「刷臉支付」兩項技術「金榜題名」。

05

王健林

62歲,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

2016年是萬達發展歷程中的轉折之年——該公司調減了600億元的地產收入目標,使集團年服務業收入首次超過了地產收入,占比高達55%,其凈利潤更以超過六成的比率勝出地產開發。

事實上,在去年全年開業的50個萬達廣場中,已經有近半屬於輕資產,「合作類萬達廣場」的輕資產新模式也隨即應運而生。2017年年初,王健林宣布,萬達向輕資產轉型成功,將繼續在地產業實行大撤退,轉向加速多元布局文化、旅遊與金融領域。

06

劉強東

43歲,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

2016年註定成為京東歷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年,其以288億美元的收入進入了《財富》世界500強,名列第366位,不過劉強東並不滿足於此。在他的規劃中,未來12年,技術對於京東至關重要,一系列無人機和無人車項目正在京東展開,試圖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無人系統商業王國。

他對未來以智能技術為核心的物流場景設想是:在庫房中,AGV、六軸機器人、穿梭車、揀選等機器人組成了高效率的機器人軍團,迅速完成商品的入庫、揀選和分揀,並將貨物傳輸至京東無人傳站車。

07

陳峰

64歲,海航集團董事局主席

在不到兩年時間裡,這家民營控股企業宣布的海外和國內收購交易總值超過330億美元——其中一半是海外收購——它正在建立一個全球帝國,資產橫跨航空、物流和旅遊業。1989年從海南島的一家非上市航空公司起家,海航集團的收購狂歡並未表現出絲毫的放緩跡象。

創始人陳峰將海航集團的旗艦企業海南航空轉變成為中國第四大航空公司,並且建立了產業範圍廣泛的綜合集團。「願景是打造縱向一體化的航空和旅遊集團。」一名熟悉海航集團的知情人士表示,「海航正在購買不同的板塊,並拼成一張拼圖。」

08

程維

34歲,滴滴出行執行長

對於滴滴來說:2016年跌宕起伏。去年3月,滴滴日訂單量突破1,000萬,成為僅次於淘寶的第二大交易平台。在複雜的政策環境下,截至2016年年底,滴滴平台日訂單量已經突破2,000萬。

程維認為,滴滴完成了公司第一個五年的願景:打造一個中國人領導的全球最大的一站式的出行平台,通過效率提升、體驗驅動,獲得良性發展,並實現了在出行的多個垂直領域的突破。

滴滴出行的執行長程維和總裁柳青對滴滴的未來五年新願景是:在全球最大一站式出行平台的基礎上,進一步成為世界級的汽車運營商和智能交通技術的引領者。

09

吳小暉

51歲,安邦保險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

吳小暉領導的安邦是最近兩年最受海外市場關注的中國公司之一。該公司是中國新興崛起的保險業一匹十足的「黑馬」,並依靠在保險業獲取的資金成為萬科、金地、遠洋、金融街和中國建築(中海地產母公司)等房企的重要股東;安邦先後收購了紐約華爾道夫酒店、比利時Fidea保險公司及Lloyd銀行、韓國東洋人壽、荷蘭VIVAT保險公司、美國信保人壽等,已經將金融版圖擴展至亞洲、美洲、歐洲等地。

《紐約時報》這樣描述吳小暉:「一位擁有華爾道夫-阿斯特里亞酒店的中國金融大亨,控制著價值高達2,950億美元的資產。」

10

曾慶洪

56歲,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去年,曾慶洪在上任第二天即宣布了大規模的定增計劃,總籌資金額不超過150億元,進一步加碼新能源及自主品牌的研發和生產。

工程師出身的曾慶洪於1979年加入廣汽,並以做事果敢強硬著稱,是實幹派的代表人物。

2016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廣汽集團以344.4億美元的營業收入排名第303位,較2015年排名上升59位。2016年全年實現整車產銷分別約為165.96萬輛和165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約為30%和27%。

11

王炳華

63歲,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董事長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成立於2015年6月,由原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與國家核電技術公司重組組建。國家電投是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它也是中國三大核電開發建設運營商之一。國家電投是《財富》世界500強企業,連續四年榮登榜單,2016年居第342位。

該公司資產總額8,661億元,員工總數12.7萬人,擁有7家上市公司,包括兩家香港紅籌股公司和5家國內A股公司。王炳華取代李小琳成為該公司掌門人,此前他是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的董事長。

12

宋志平

61歲,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

去年,經國務院批准,宋志平執掌的、擁有央企「血脈」且旗下皆有多家上市公司的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實施重組,這雖然會基於建材市場面臨一些新的挑戰和壓力,但也將有助於在推動「去產能」進程的同時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與布局。

如今,集團機構及二級平台已經完成「無縫對接」,即將對兩家企業的下屬15家上市公司進行深度業務整合。在最近的一年裡,中建材已經集聚了約6,000億元總資產,銷售額達2,700億元。

13

任建新

59歲,中國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

在任建新的帶領下,昔日的小小化工清潔公司已然成長為一個化工帝國。雖然近年來中國化工因為頻繁的海外收購動作而導致了其資產負債率偏高——近三年來的利潤一直呈現超出1.3億美元的負增長,但著眼其在《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上的排名卻保持著逐年提升的態勢。

近期,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的合併傳聞以及來寶之爭引發了高度關注。若二者完成合併,則有可能誕生取代巴斯夫的世界化工市場領頭羊。

14

馬明哲

61歲,平安保險董事長兼執行長

2017年,中國平安總部遷入600米高的平安金融中心大廈,新總部大廈位於深圳福田中心區,是世界TOP 5、華南第一高的地標性建築。平安董事長馬明哲坐鎮在這裡又有了更高的視野。

歷經20多年的發展,中國平安由蛇口的保險公司成長為總資產超過5萬億元的金控集團。從2013年開始,中國平安加快發展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網際網路金融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公司的收入結構更加多元化,同時,也推動了以客戶遷徙為核心的金融生態圈的建設。

15

董明珠

62歲,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

2016年10月下旬,董明珠御任了格力集團董事長等職務,仍任職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1990年從南京到珠海,進入格力電器,從業務員做起。4年後,公司營業額為4.6億元,她一個人就做了1.6億元。2007年,她出任公司總裁,以作風強悍著稱。

2015年,格力電器躋身《財富》世界500強,排名家用電器類全球第一,年納稅額150億元。董明珠最新的標籤是「我為車狂」,在格力電器收購珠海銀隆被董事會否決之後,董明珠個人攜大連萬達集團等4家公司與珠海銀隆簽署增資協議,共同增資30億元,獲得珠海銀隆22.388%的股權。

16

張士平

71歲,魏橋創業集團董事長

鋁業與紡織,雙雙屢遭「斷崖」式滑坡的「夕陽產業」支撐著如今的魏橋。有言是「時勢造英雄」,年近暮年的張士平卻愈反其道而行之,擁有驚人的賺錢能力。

他的宏橋集團被高盛集團稱為世界上最好的鋁業公司,生產出了蘋果手機殼體90%的鋁板材料;在魏橋紡織的工廠里,則充滿了銷往全球市場的牛仔布料。

去年,魏橋以超過530億美元的收入額名列《財富》世界500強第163位,較前年躥升71位。而作為魏橋的鐵腕「家長」,張士平的進攻仍在繼續:他力爭在三年後實現5,000億元的銷售收入,並進入世界百強企業之列。

作為2015年《財富》(中文版)年度中國商人,張士平的低調與嚴謹始終給他以及他背後的公司籠罩著一層神秘色彩。他的成功學中不存在僥倖,既有狼性的善戰,亦不乏「苦行僧」的執著。

17

楊元慶

52歲,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

楊元慶的2016年從被質疑開始。雖然柳傳志一如既往地表達絕對支持,但也未能消解更多的人對楊元慶是否適任的怨念。

楊元慶的2016年在Moto Z的全球出貨量與激活量的漂亮數字帶來的振奮中結束,這可視為楊元慶對聯想做的調整動作得到了市場的正向回應。

2016年一頭一尾的兩種情境之間,是楊元慶為實現「聯想要從設備戰略,轉移到基於人工智慧的『設備+雲』戰略」這一未來設定而做的努力。

18

伍淑清

69歲,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名譽董事長、世界貿易中心協會終身名譽理事

伍淑清創立了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並且因為拿到了註冊號為001的中外合資企業執照,而被稱為「001小姐」。

這位傳奇人物近三十年來將經營企業所獲得的收益投入到一個對中國發展至關重要的領域:人才培養。

伍淑清認為獲取持續競爭優勢的決定性因素是人才培養,而教育投入難以用簡單的經濟價值來衡量,卻是讓中國真正崛起的基石。

19

許家印

58歲,恆大地產董事局主席

經過20年的披荊斬棘,2016年,中國恆大集團以全年3,733.7億元的銷售額躋身《財富》世界500強。從11年前17億元的銷售額,到如今超過200倍的正增長,地產界新「一哥」的地位非恆大莫屬。

這十年來,集團項目數由20餘個增長到600餘個;所涉城市數由不到10個增長到200餘個;員工數量也由不足3,000人增長了30餘倍。今年年初,許家印底氣十足地為集團定下了2017年的「小目標」:實現地產銷售4,500億元。

20

李彥宏

48歲,百度董事長兼執行長

2016年百度金融業務頗有進步:百度錢包激活帳戶數量突破1億、「百度有錢花」獨占教育信貸75%市場份額、百信銀行正式獲銀監會批覆、百度金融場外資產證券化(ABS)創設規模超過50億元……

但幾個習慣性爆發的年度醜聞引起的百度對廣告業務的自我整頓還是令其第四財季的業績遭受了重創。不過,李彥宏相信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未來百度的核心產品,包括搜索、信息流廣告和O2O,以及新產品,包括百度雲、網際網路金融、自動駕駛和其他與人工智慧相關的產品都將出現強勁增長。

21

彭蕾

44歲,螞蟻金服董事長

彭蕾在去年分享了一個故事:她的母親作為一名農村信用社工作人員而無比焦慮,原因在於害怕算錯帳、貸款無法收回。由此,彭蕾從小起誓,絕不與金錢打交道。但命運的力量總是神奇,如今她已經成為了螞蟻金服的董事長。

外界傳言螞蟻金服估值高達750億美元,馬雲稱,在過去不可思議的六年發展中,彭蕾以一名女性特有的洞察,用內心的清澈和對責任的堅持,展示了她傑出的領導力,完美詮釋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22

郭台銘

67歲,富士康科技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

去年3月,郭台銘領導的富士康同意出資3,888億日元(合37億美元)購入夏普三分之二股權,由此獲得了一個擁有百年歷史的電子產品品牌以及太陽能面板和液晶顯示屏(LCD)相關技術。

此外,郭台銘還大膽押注印度。他宣布富士康將在未來五年投資約50億美元,在印度西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建造一座大型製造工廠,這是印度企業史上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交易之一。郭台銘計劃未來在印度新建10多家製造工廠,僱傭多達100萬名工人。

這家蘋果公司的代工製造商在去年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上已經上升至第25位,它也是中國最大的私營僱主。

23

楊國強

63歲,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

十年前,碧桂園上市香港,以5,000多萬平米土地儲備稱霸地產業,登頂首富的楊國強卻沒有忘卻低調與穩健。2016年,碧桂園在一年內實現了千億業績基礎上的再次翻番,取得了超出3,000億元的銷售額。「為社會建更多的好房子,不貴的。」楊國強這樣訴說自己的目標。

他常年傾力順德慈善事業,大力支持本土助學、助困等公益建設,迄今捐贈金額累計超過27億元。

其目前創立的三所全免費學校為學生提供自入校門後的全部生活起居用品,並定期發放零用錢,而嚴格自立教育下誕生的國華學子也在去年為母校創下了高達98%的重點本科升學率。

24

沈南鵬

49歲,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

沈南鵬擁有超前的眼界與判斷:10年前,紅杉中國抓住了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所帶來的機會;5年前,紅杉中國抓住了本地服務的風生水起;兩年前,人工智慧滲透到很多行業,紅杉中國早在2014年就開始做相應的布局。

「紅杉永遠是創業者背後的創業者。」沈南鵬表示,過去一年中,有幸和很多科學家走在一起,更多地了解他們,就像二三十年前了解科學一樣。

25

郁亮

52歲,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作為深交所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萬科集團的總裁,他被稱為「王石背後的男人」。郁亮畢業於北京大學,1988年分配到深圳國企工作,1990年應聘到萬科工作,2000年,他接任萬科總經理,這之後的十幾年,郁亮是萬科的操盤手。

以業績為證:2000年萬科營業額不到20億元,到了2015年,萬科營業額已經到了3,000億元,萬科實際上在郁亮的帶領下增長了200倍。

26

雷軍

47歲,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

雷軍2017年的目標是:小米公司整體營收要突破千億元。小米是雷軍第二次創業的企業,自2010年4月創辦到2016年年底,小米旗下生態鏈企業已達60餘家,小米家族的多個產品成為了影響中國消費電子市場的明星產品。作為科技型公司,小米的自我學習和調整能力是極強的。

雷軍把小米定位為一家工程師文化主導的公司,聚焦五大核心戰略:黑科技、新零售、國際化、人工智慧和網際網路金融。去年,小米手機周邊的生態鏈系統全年收入超過150億元,連接了超過5,000萬台智能設備。

27

李書福

54歲,吉利控股董事長

2016年是吉利新征程的起點,吉利博瑞、博越、帝豪GL、沃爾沃S90相繼上市,一些新產品在投放市場後供不應求。李書福的名字也跟著上了頭條,吉利紅了一年,刷屏了一年。

2011年,在李書福的堅持下,令吉利完成了對瑞典車企沃爾沃的收購。六年間,吉利不僅借其技術精華,也借勢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它是2016年港交所最受關注的牛股,而且上市19年以來,除大額分紅之外,其股價上漲了20倍。

28

張近東

54歲,蘇寧雲商董事長

隨著一系列投資布局和戰略聯盟的完成,蘇寧旗下已經有零售、金控、投資、地產、文創和體育六大產業,張近東為蘇寧自身的網際網路零售、平台化發展聚攏的行業頂級資源,正在演變成以蘇寧為紐帶的生意鏈和生態圈。

起於傳統零售業的張近東對網際網路創新重視的一個表現就是:2016年「蘇寧之夏」頒獎禮上,他向集團的12個網際網路創新項目頒出了總共1,000萬元獎金。

在致辭時,張近東的一句話中就嵌入了三個網絡熱詞:「腦洞」、「洪荒之力」與「泥石流」。除了表達對員工創新活動的鼓勵與支持,還成功地暗示自己並非不食煙火,至少會「上上網、看看電視」。

29

張瑞敏

68歲,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

海爾在2016年最大的動靜就是完成了對「GEA」的收購,將過去的「學習對象」收入麾下,對張瑞敏的意義遠遠超過後來居上的志得意滿。

他眼裡看到的是,這一收購能夠將通用電氣品牌在美國的顧客群轉化成海爾平台上的用戶群,而這正是朝著他提出的「把電器變成網器,再讓網器與用戶充分溝通,形成家庭生活的商業生態圈」這一構想邁出的實質性步伐。

同時,其在海爾開展的基於網際網路時代特徵的自殺式創新實踐仍舊在穩定行進,他也因此更像是中國商業界的「思想家」,而非單純的企業家。

30

萬隆

77歲,雙彙集團董事長

萬隆今年已經77歲,他是當今中國依然堅守在第一線的企業家當中的年紀最長者。

這位極具個性而且又心懷夢想的企業家,對於產業細節了如指掌,內部管理喜歡用數據說話,看結果評判。萬隆所信奉的價值觀在於一生只做一件事情。該集團控制的香港上市公司萬洲國際於2016年首次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位居第495位。

31

陳東升

60歲,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

2016年,泰康人壽更名為泰康保險集團,表明泰康已經由單一壽險公司成長為創新型保險金融服務集團。陳東升是「92派」企業家領軍人物,自1983年武漢大學畢業至今,陳東升一直以他激揚的企業家精神不斷創新。

20年間,泰康已經成為了一家萬億資產、千億保費、百億價值的金融企業。「二十年的泰康依然是一個奔跑的少年。」這也是60歲的陳東升的心境。

32

王衛

46歲,順豐速運(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兼總裁

今年2月,家喻戶曉的順豐快遞已經在A股借殼上市,新名稱是順豐控股,當日市值達2,310億元,並有連續五天漲停的表現,以此估算,王衛本人的身價已近2,000億元。但財富並不是王衛本人看重的。

從五年前不上市到借殼鼎泰新材上市,王衛和順豐更喜於看到資本市場對快遞行業標杆企業的厚愛與追捧。自1993年誕生於廣東,20多年的發展使順豐在快遞業內處於龍頭地位,在中高端快遞市場上占有絕對優勢。它注重服務品質以及時效性,打造自有機隊及航空貨運樞紐,優先布局快遞細分領域,比如提供了冷鏈與藥品運輸這兩大服務。

順豐擁有12萬名員工,在全國共有12,260多個營業網點,國際業務範圍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市後,順豐轉型為綜合物流服務商。

33

魏建軍

53歲,長城汽車董事長

魏建軍知道中國汽車市場的「好日子」已經一去不返,SUV領域的競爭也日漸激烈。2016年,儘管哈弗H8和H9的上市受挫令魏建軍有些沮喪,但他拒絕承認這兩個車型沒有價值,而是認為它們至少構成了經驗的積累。他仍舊奮力向高端領域挺進,最終在11月間推出全新高端SUV品牌「WEY」。

魏建軍的盤算是,在2020年時哈弗系列銷量突破200萬,成為全球最大的專業SUV品牌,同時哈弗H6成為全球SUV單一車型銷量冠軍。他從未掩飾自己想做「行業老大」的雄心。去年,哈弗SUV成為中國首個達到銷售百萬量級的SUV品牌,則讓他覺得離自己的目標又近了一些。

34

曹德旺

71歲,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

身為全國政協委員,即便是兩會期間,曹德旺的發言也僅是圍繞著企業減稅與慈善。這位出身於福建鄉下的「玻璃大王」曉得「悶聲發大財」的門道,從不招惹口舌上的是非。

直到去年年末,他才在接受採訪時提到自己在美國建廠以及隱晦地批評中國稅負沉重。美國工廠落成後,福耀玻璃去年的境外資產為130.38億元,占總資產的43.64%,這足以證明曹德旺在美國的投資更多是基於汽車產業鏈整合的需要而非逃離中國,但這仍然無法消弭那些認定曹德旺要「出逃」的人的疑慮。

不過對於曹德旺來說,一切不中聽的雜音,都不過是萬事風過耳,他早已笑罵由人。

35

嚴昊

31歲,太平洋建設集團董事局主席

作為「全球華人第一狂人」嚴介和之子,這位85後雖然無法迴避與生俱來的「富二代」標籤,但其對家族企業的貢獻卻也有目共睹。

六年前,25歲的嚴昊接過太平洋建設董事局主席的帥印;去年,30歲的他又以1,000億元的財富名列《胡潤百富榜》第6位,與此同時,太平洋建設也連續第三年榮登《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名列第99位,這是集團首次進入百強之列,創造了內地民營實體企業的最佳成績。

目前,太平洋建設集團直接參與了1,000多個城市、3,000多個園區的投資與建設。其目標是:到2025年,躋身世界前十。

36

潘剛

47歲,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

去年,伊利以三季度44.05億元的凈利潤和417.39億元的營業收入穩居行業第一,充分顯示了伊利在國內和國際市場的強大競爭實力。這些成績得益於潘剛對創新的堅持,伊利如今積極利用新技術、新理念洞察消費者需求。

潘剛帶領伊利與網際網路企業達成合作,通過布局500多萬銷售終端、10億級消費者和數量龐大合作夥伴提供的信息,創建了伊利的網際網路大數據,開始深入抓取和分析消費者最新市場需求。

37

董文標

60歲,中民投董事局主席

離開傳統金融行業嘗試用新思路做投資的董文標為中民投設定了產融結合的商業模式,他把這一模式闡釋為「以金融的思想做產業,以產業的布局做金融,二者融為一體」。

2016年,中民投逐步搭建海外投資平台,致力於為中國民營企業跨境投資和資產配置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和投資平台。成立三年後,中民投公司的總資產超過2,500億元。這讓董文標能夠有底氣宣示更為宏大的發展目標:把中民投做大做強,進入世界500強。

38

張玉良

60歲,綠地集團董事長、總裁

對於60歲的張玉良與25歲的綠地集團而言,深化「混改」、推進輕資產與快成長結合是2017年的大事。作為綠地的靈魂人物,張玉良帶領著這家由200萬元註冊資金創立的地方企業走向全球。

去年被張玉良稱作是綠地「大轉型」的一年——經協調,綠地銷售方面的住宅產品占比已高達64%,而商業辦公則下調至36%。同年,集團分別以營業額2,594億元、利潤額142億元以及年末總資產6,926億元的成績單完美收官,三者分別較2015年實現了25%、34%及15%的漲幅。

今年年初,綠地集團又與總資產達6,100億元的「航母級」央企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同時,張玉良再次為集團提出更高指標:2017年房地產銷售總量要比去年上漲15%~20%。

39

賈躍亭

44歲,樂視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

若評選2016年「網紅」企業家,賈躍亭當執魁首。樂視2004年從視頻網站起家,現今成為一家擁有內容生態、手機生態、體育生態、網際網路及雲生態等七大業務的龐大公司。其間,樂視旗下各業務也在市場上獲得了讓其他企業難以望其項背的巨額融資。

2016年,賈躍亭經歷了「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極度體驗,在冰與火中輪迴。他夢想做大汽車生態,做全球稱霸的新能源汽車,卻在資金鍊上隱入危險的困境。但他並沒有停止奔跑的狀態,並迎來了貴人。

今年1月,孫宏斌的融創集團投資樂視網、樂視影業、樂視致新等三家公司,總交易金額達到150億元。不過,按下葫蘆又起瓢,樂視的危情話題並沒有終止。

40

王興

38歲,美團點評執行長

王興在去年繼續闡述了他的「中國網際網路進入了下半場」理論:在上半場,中國網際網路競爭激烈,很多行業第一和第二合併。他認為關於下半場主要有三條路徑:科技創新、垂直行業深度整合,以及開拓海外市場。

王興表示,最好的科技是讓生活更方便。他透露,目前美團點評用戶數已經達到6億,與線下的300萬至400萬家商戶合作,美團外賣每日訂單達900萬單。這些數據讓美團點評穩居中國O2O行業第一位置。

41

沈國軍

54歲,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沈國軍相信「輕資產」已經是行業潮流,內部合伙人制度,強調以差異化帶來競爭力,以銷定產的業務是銀泰未來在地產開發領域的新模式。

2016年,他對銀泰地產業態的調整有了具體動作。11月,雲南城投發布公告收購銀泰集團8個地產項目,由此,銀泰集團除銀泰商業之外的地產業務全部售出。

沈國軍此番調整「銀泰系」業務類型,預示著他將更為積極地轉向投資領域。對自己的商業王國進行又一次深入骨髓的重新塑造,沈國軍覺得自己已經準備好了。

42

沈煒

46歲,vivo創始人、總裁兼執行長

六年前成立的智慧型手機生產商vivo,2013年銷售手機1,500萬部,第二年翻了倍;到2016年,公司銷售了8,000萬部手機,登上了全球TOP 5、國內TOP 3的行業排位。市場和同行開始研究這家手機製造商高增長的基因。

沈煒是這家智慧型手機生產商低調的掌門人,他曾經是步步高的老將,對精準營銷和高投入的營銷無比在行。在創立之初,沈煒對這個品牌有三點定位要求:國際化、智能、針對18至35歲年輕人。為了迎合精準用戶的喜好,該品牌花了約合人民幣2,280萬元請來韓國當紅明星宋仲基,並且在一個最火爆的綜藝節目投入了不菲的贊助費。

今年,沈煒表示已經全面布局研發和技術儲備。該品牌未來產品將蘊含更多的黑科技,給市場帶來遐想。

43

陳大年

39歲,連尚網絡(WiFi萬能鑰匙)創始人兼執行長

他一手創辦的產品「WiFi萬能鑰匙」如今在中國移動網際網路下載量最大的前10名應用中,它也是唯一一款沒有被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染指的產品。

2016年8月,根據騰訊官方報告顯示,其日新增用戶超過微信和QQ,成為中國日下載量最大的軟體。陳大年現在以一種獨特的方式管理公司:他強調放權,而且不鼓勵員工加班。在他看來,做對的事情,遠比努力更為重要。

44

宗慶後

72歲,娃哈哈集團董事長

宗慶後說自己已經開始期待娃哈哈能夠在裝備製造業上有所發展,這可以看作是宗慶後銳意創新的勇氣,同時也從一個側面體現出了他對娃哈哈現有產品種類老化的焦慮。

人們相信宗慶後已經把自己視為中國製造業的代言人,這不僅體現在他一直堅守在實業領域,還體現在他幾乎利用一切場合為實體經濟發聲,甚至忍不住對虛擬經濟進行攻擊。

宗慶後的言論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有時難免將原本有意義的討論引向歧途變成簡單的口水攻防。不過這並不影響娃哈哈在去年實現利稅100多億元,更不會損害宗慶後作為中國實體經濟「老英雄」的形象。

45

傅育寧

60歲,華潤集團董事長

自2014年臨危受命,傅育寧帶領著這家在當時充斥著負面爭議的央企航母走過了低調而穩健的三年。

在2016年的《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中國華潤總公司以765.73億美元的營業收入進入百強行列,名列第91位,較2015年提升了24位。

據傅育寧稱,去年是華潤「十三五」戰略的起步之年,良好的業績則無疑為其開了一個好局。去年年底,華潤醫藥上市香港,華潤鳳凰醫療順利完成重組,使得集團超出八成的核心業務已經成功轉向資本市場,此舉不僅成為了華潤的又一里程碑,也將為其蓄力資本。

46

王傳福

51歲,比亞迪董事會主席兼總裁

2016年,比亞迪坐穩了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全球第一把交椅。創始人王傳福是寒門英才的代表,少年生活的貧困形成了他成名後性格上的堅持隱忍、低調不張揚;而他出生地的地域文化又給了這位思維嚴謹的理工男注入一些活躍、創新的基因。

1995年,王傳福從北京的研究院辭職下海,南下創辦了比亞迪公司,從製造電池起家,再進軍手機零部件組件,後併購汽車公司潛心研發新能源汽車。

經過10年的歷程,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已經開向世界舞台,足跡遍布50個國家和地區、約240個城市。

47

丁磊

46歲,網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

一份亮眼的財報讓丁磊重回公眾視野:網易2016年的凈收入為381.79億元,同比增長67.4%;凈利潤為116.05億元,同比大增72.3%,再創歷史新高。

去年,網易遊戲共推出40餘款新手游,其中多款產品在中國手游市場有出色表現。自研手游《陰陽師》獲得巨大成功,上線不足兩個月,DAU突破1,000萬。

丁磊追求基業長青,不依賴智慧型手機紅利、技術紅利,也不依賴人口紅利,網易產品的落腳點在於對產品本質的回歸,即產品體驗和每個用戶的商業價值。這是網易對中國網際網路行業最大的價值所在。

48

史玉柱

55歲,巨人網絡集團董事長

退隱22個月之後,2016年年初,史玉柱宣布復出。之後的一年中,他一方面帶領公司研發高管「聚焦精品手游研發」,一方面放開手腳進行大規模資本運作。

不過對史玉柱來說,重返民生銀行,才是2016年最值得慶祝的事情。至第三季度末,持有股份總計18.15億股、占總股本比例4.97%的史玉柱,晉位民生銀行第二大股東。這讓他在之後的董事會成員改選中,成功當選董事,重返「民生」。

現在穿著紅色polo衫和白褲子出席任何正式場合,史玉柱都不會受到指責。面對重新崛起的史玉柱,人們早已完成能把他的任何「不得體」行為都描述為「真有個性」的心理建設。

49

王石

66歲,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

去年,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公開挑戰公司股東寶能集團。中國A股也上演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併購與反併購的股權攻防戰。

萬科成立30多年來,歷經了多次紛爭,而此次的「萬寶之爭」被稱為是「萬科與資本巨鱷間最兇險的一次交鋒 」。雖然這表面上是王石和對手各方的控制力之爭,事實上卻是監管力量、資本力量和創業力量之間的一次博弈。

無論結果如何,這將是優秀的中國公眾公司在公司治理、權力交替和股權架構方面的一個教科書式的案例。

50

楊偉東

43歲,大優酷事業群總裁兼阿里音樂執行長

去年4月,阿里巴巴完成對優酷土豆的全資收購,這是一筆有可能再次改變在線視頻行業格局的交易。如今楊偉東已經完成身份轉變,他成為阿里巴巴大文娛板塊的支柱力量之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22/node148599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