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六千億投資非洲真打水漂了?最近一好消息讓國人十分欣慰

韓英倫| 2017-02-17| 檢舉

近幾年,全球經濟仍然讓很多國家不樂觀,但唯獨中國「這邊風景獨好」,2014年中國經濟總量首次進入前三,成為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大經濟體,GDP總量達到10.38萬億美元,美國GDP總量17.42萬億美元,日本拱手讓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位置,隨後中國經濟不斷快速發展,2015年中國的GDP達到了676708億元,比2014年增長了6.9%,進入2016年,以GDP增長的幅度來看,有望突破70萬億大關。

事實上,中國的GDP從1978年開始,每年都在遞增。自2006年之後,中國GDP的增長呈直線上升的態勢。上面的這些直觀的熟知表明,「中國改革開放」是最正確的選擇,三十年前中國打開國門實行「改革開放」,三十年後中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始終沒有忘記對全球另一個地方的投資——那就是非洲,中國為何要從建國之後不久就開始對非洲不斷無償援助和經濟投入呢?

中國在非洲修鐵路

從軍事戰略角度,中國與非洲並沒有什麼交集,但在五六十年代中國需要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開始對非洲國家進行無償援助,開始因為我們本身的經濟實力並不夠,只是一些大米、麵粉、玉米等生活物資的援助,成為聯合國五常之後,中國開始對非洲進行直接經濟投資,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經濟投入更是一年比一年多,經過四十多年的時間中國給非洲帶了了經濟的迅速發展,不再只是過去修路、蛙水浸,中國直接援建的項目已經涵蓋了工業、農業、金融、基礎設施、貿易、公共衛生、教育、環保、扶貧和安全與和平等十幾個方面。在這背後是中國大把大把的「撒錢」投資。

航空發動機渦扇葉片需要稀土資源提煉成高溫合金

中國的人道主義援助本來是好事情,但西方國家一直對中國的動機產生懷疑,英國《泰晤士報》曾經統治指出,中國在非洲的總投資價值總和已經超過6000億美元,這是全球任何國家都沒有辦法獨立完成的,外媒指出不得不懷疑中國是否在搞新的「殖民主義」。做好事有時候也會被人說閒話,但從戰略角度上講,中國撒這麼多錢也是值得的,因為最近我們也終於也看到了回報。

我們都知道現代軍事工業已經離不開一樣東西——稀土,稀土主要集中在中國、美國、印度、前蘇聯、南非、澳大利亞、加拿大、埃及等幾個國家,其中中國的占有率最高,但中國仍然承擔著全球90%的稀土供應,什麼意思?中國占有世界23%的稀土儲存量,卻供應這全球9成的稀土出口!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狀況,而非洲近幾年通過外界的投資,有些地方已經開始逐漸發掘更多的稀土資源,而中國當然是第一個有資格挖掘的國家。

早在2010年就有人宣稱,非洲有望成為稀土市場擺脫被中國控制的關鍵。採礦專業人士近日齊聚開普敦舉行礦業投資會議,很多人最關心的議題將是非洲成為下一個全球稀土供應者的能力。而中國在非洲的這些年投資終於可以見到彙報,在航空領域這種結構精密的裝備很難被製造出來,首先就要解決發動機葉片本身的生產原材料——高溫合金,而高溫合金又非常依賴稀土中的素鎳、錸、鉬、鈷等稀有元素,這些元素在中國十分缺少。

非洲稀土儲存量仍然無法給出準確的估值,但稀土在軍事領域的價值已經超過了黃金,中國軍工企業發展需要充足的原材料,海外拓展更多進口渠道不僅可以緩解國內稀土資源開採的壓力,還可以帶動非洲的工業發展,可以做到互惠雙贏。

鐵拳大衛軍事觀察 2017-02-17 06:00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22/node142138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