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有句老話「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在印尼高鐵之爭中敗給中國之後,日本成功的拿下了印度和泰國曼谷到清邁全長700公里的高鐵建設合同,可謂是「春風得意」,可萬萬沒想到的是,東南亞地區更加大型的兩個高鐵建設項目恐落入中國企業之手。

既長達400公里連接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高鐵之後,馬來西亞和泰國也表示要修建一條連接兩國長達1500公里的「馬泰高鐵」,這條高鐵將作為「新馬高鐵」的延伸,兩條高鐵總長近1900公里最終會形成對接,從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的講話中也透漏出,考慮到兼容性的問題,這兩條高鐵可能交給一家承包商來建設,這樣也可以降低成本,對於如此大的項目,在建設和融資方面能滿足馬來西亞的恐怕只有中國一家,而且泰國交通部長也曾表示,馬來西亞更認可中國企業。

這對日本來說可謂是吃了一記悶棍,對於「新馬高鐵」,日本曾志在必得,新、馬兩國都曾對日本新幹線表示出了興趣,並對新幹線的性能也表示肯定,不夠由於新幹線過於昂貴,同時日本也不能給予優惠貸款(日本當初為了跟中國爭奪印度高鐵項目,給出了印度50年利率僅0.5%的優惠貸款),這讓擁有最終決定權的馬來西亞非常不高興。
而且從技術方面來講,日本新幹線並不占優勢,目前中國在海南島建設了世界上能第一條環島高鐵,全長653公里,連接了12個縣市,架橋150多座,並且全程4G信號覆蓋,同時海南高鐵是世界上建在熱帶地區最長的高鐵,近乎苛刻的建設要求可謂是全世界熱帶地區基建的樣板工程。在技術方面,對東南亞各國來說,根本無需擔心,並且對於高鐵在熱帶地區的運行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一個做過,一個沒做過,孰輕孰重,相信這些東南亞國家心理也明白,中國之前硬生生的從日本手中奪下印尼高鐵,靠的就是這些技術和經驗。

還有就是,海外的重大戰略性項目,看重的都不是單個項目的經濟效益,看重的是隨之帶來的更多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其他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合作。無論是哪個國家拿下這兩個項目,都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盈利,這種工程的周期一般都很長,而且面對馬來西亞這種連「新馬高鐵」150億美元建設經費都要融資的國家,就要求承包商有更強的經濟實力,如果沒有政府做後盾,單憑企業一己之力,恐怕是難以承受。放眼目前日本經濟,GDP連中國的一半都不到,而且日本政府負債多大61萬億人民幣,加上此前不惜血本跟中國爭奪印度高鐵,目前也是麻煩纏身,深陷泥潭,哪裡還有閒心他顧。

要明白的是,如果這兩條高鐵連通,將貫穿整個馬來半島,這也將成為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一環,儘管短期內可能是「賠本買賣」,但是我們應該將眼光放的長遠。新、馬兩國邀請日本參與競標,可能只是利用日本進行壓價,日本最終可能只是落得個「陪練」的角色,這種失落,不知道將會對本就經濟不景氣的日本造成怎樣的打擊。
同創財經 2017-02-15 06:0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