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義老年市場、培養下一代消費者,複雜多變的世界經濟環境正帶給品牌商和零售商更多考驗。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7 年,消費品和零售行業仍將繼續面臨挑戰——技術的革新、消費者的需求多元、複雜多變的世界經濟環境。市場研究機構歐睿國際(Euromonitor)近日發表《2017 年全球十大消費趨勢》白皮書,對於未來一年的全球消費市場提出了十個預測
重新定義老年人市場
隨著人口壽命的延長,老齡化是全世界許多國家面對的嚴峻挑戰。圍繞著 50 歲以上的老年人研發出的新型產品正在蓬勃發展," 長壽 "、" 駐顏 " 等概念在食品、保健品和個人護理產品中受到歡迎。
與此同時,歐睿國際指出,這一代年長者擁有更多財富和更開放的心態,他們試圖顯得比自己的實際年齡更年輕,打破市場對 " 中老年人 " 這一標籤的刻板印象,越來越多地突破年齡對於他們生活和工作的限制。美容、約會、健身、時尚、美食、創業和旅遊不再是年輕人專屬的生活方式。一些退休年紀的老人仍然保持著旺盛的工作精力,他們對流行的時裝、汽車和科技產品保持關注,這一部分需求還有待滿足。
銳步(Reebok)的大中華區代言人王德順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位 80 歲的演員仍然保持著傲人的身材,頻繁現身 T 台秀場,很大程度上顛覆了中國老年人的傳統形象。
培養下一代消費者
兒童對家庭消費決策的影響能力越來越顯著。在年輕的中產家庭中,父母希望培養一種平等的親子關係,因而賦予孩子更多權利。從小到去哪裡吃晚飯,大到買什麼款式的汽車等消費決策,父母都傾向於徵詢孩子的意見。
電子商務的發展也帶來了更多青少年購買的機會。這一代兒童在更小的年紀就融入網際網路社交平台的使用,這也使得商家的營銷更加瞄準這些青少年。
年幼的兒童越來越成為廣告轟炸的對象,這一趨勢也引發了一些不安和批判。有些國家出台了規範商家在網絡上對兒童營銷的法規,並要求實施嚴格的內容分級和家長監護機制。但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目前的監管力度還跟不上媒體變革的步伐和範圍。
特殊消費者的需求
一些被忽略的人群也蘊含著不錯的增長機會。
儘管時尚界仍然奉行著苗條美,但在歐美國家,越來越多的肥胖人群已經成為一個有利可圖的新市場——對於服裝企業來說,要做的不僅僅是加大尺寸,他們還利用新材料和獨特的剪裁設計,讓超大碼的服裝看上去更加美觀。
現在就要
現代消費者的耐心是越來越差了,他們的口頭禪是 "IWWIWWIWI"(I want what I want when I want it,我要在我想做什麼的時候就做什麼)。消費者的購物是衝動的,他們需要需求得到即時滿足。
網上購物給人們帶來的便捷正在升級,無人機和社交平台都參與到給消費者提供快捷購物的服務中。它的影響無遠弗屆,消費者希望獲得最便捷的醫療、餐飲、時尚和信息服務。即使是腕錶和名酒等奢侈品,消費者也無法忍受長達數月的交貨期——在這段時間裡,誰能保證消費者的想法不會發生變化?
真實性
在紛繁複雜的網絡世界中,真實成為了一種珍貴的美德。
消費者樂於去查閱買家的反饋,相比起可疑的完美評價,線上消費者更願意接受少許瑕疵和未經處理的圖片。
天然的食品正在受到追捧,標榜使用了自然原料的化妝品成為暢銷貨。工業化的連鎖生產受到質疑,使用更少人工干預、更少環境污染的原料成為了生產商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充斥著故弄玄虛的專業術語的偽科學和錯誤信息,在社交網絡發達的 2017 年將不會有好日子。
身份的流動性
儘管 2016 年發生了諸多令人憂慮的政治事件,但人口的流動仍然是現代社會不可遏制的趨勢。如今,很難用種族、宗教、民族認同、性別、性取向或年齡這些簡單的概念去定義消費者。正如南亞裔穆斯林出身的倫敦市長 Sadiq Khan 所說," 這個城市最偉大的是人民的多樣性,每個倫敦人都應該為他們自己感到自豪。"
多樣化已經不再是時尚界的新興風尚,中西合璧的款式、男女皆宜的 " 中性化 " 風格已經在 T 台上展現了其可能性。諸如同性戀等過往被視作禁忌的話題,也出現在宜家和麥當勞的營銷宣傳中。
個性
大批量的生產已經過時,定製化的服務正在興起,消費者願意為 " 個性 " 支付更多鈔票。
從大學的課程設計到餐廳的沙拉吧,如今定製化的選項充斥著消費市場。你可以在麥當勞定製一份漢堡,也可以在調香師的私人香水工作室找到適合自己的香水配方——它們讓你與那些吃巨無霸或用爛大街的商業香水的消費者區分開來。
品牌商願意用 " 個性 " 來吸引消費者,同時藉助這些信息了解消費者的偏好。耐克的 NikeID 和阿迪達斯的 MiAdidas 是兩個很好的例子,消費者可以利用這些系統定製自己喜歡的運動鞋。隨著 3D 列印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的實用案例。
售後體驗
想要更多好評?想要提高復購率?那品牌商和零售商需要的可不只是提供好產品那麼簡單。
培養消費者的忠誠度並非一日之功,除了滿足消費者衝動購物的需求,卓越的客戶服務是必不可少的。想想好評如潮的亞馬遜 Prime 和蘋果的 AppleCare 吧,儘管會收取額外費用,但這也同時體現了客戶關懷的增資服務的價值所在。
隱私安全
消費者珍視自己與家人的安全,在這個充滿了不確定風險的世界中尤甚。
儘管智慧化的家庭生活為消費者提供了諸如健康管理和安全報警等諸多便利,但消費者對人工智慧的憂慮仍然存在。" 社交網絡和雲端共享會不會泄露我的個人信息 "、" 我在多大程度上願意為了便利而受到監控 "、" 自動駕駛是否可靠 ",人類已經開始意識到需要在這個技術世界中尋求個人隱私保護的平衡。
健康成為了地位的象徵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在社交網絡中分享健身課程、運動休閒服裝、健康食品和療養度假——這一切看起來有些諷刺,因為這種炫耀性的禁慾,與消費主義的邏輯本身並無二致。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http://t.kanshangjie.com/r4
同財富一樣,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正在成為地位的象徵性符號。智能化的可穿戴設備讓健身運動成為一種可供攀比的競爭性數值,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為酒店或郵輪的豪華護理中心而非奢侈酒吧付費。飲食健康也成為消費者關注的重點——昂貴而充滿異國情調的進口食材往往成為 " 健康餐飲 " 的同義詞。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22/node140249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