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前華人首富李嘉誠在他旗下公司周年晚宴時提到,2016年在內地投資超過了100億港元。他表示:哪裡有回報,他就去哪裡投資!他在此時放出這個消息,意味著什麼呢?難不成李超人要回來「拯救」中國經濟了?
作為前華人首富(現首富是萬達集團王健林),李嘉誠先生坐擁龐大的商業帝國,有著讓無數人羨慕的資產,從小學徒到霸道總裁,從一無所有到華人首富,出身貧寒靠自己努力迎娶大家閨秀的白富美。現在年近九旬身體健康,兒孫滿堂,妻賢子孝,自己的商業帝國繁榮昌盛而且後期有人,此生完美。舉手投足間無不吸引著粉絲的眼球,隻言片語已成為大街小巷茶前飯後的談資。
2015年因內地撤資而身陷輿論風波中的李嘉誠在一片質疑聲中,「嗅覺敏銳」的他開始了賣房計劃。他先後陸續的賣掉了在大陸的房地產,逐步的變現,將資產撤離中國,奔向英國,這些年李嘉誠幾乎把所有的身家都搬到了英國。據報道,在英國脫歐之前,李嘉誠在英國總投入超過3900億港幣!涵蓋了英國多個經濟領域,不光在房地產上,在電訊業、基礎建設、能源、零售業都布滿了李嘉誠的投資足跡。涉及的領域之廣、範圍之大、影響之深,令人拍手叫絕,甚至號稱是買下了半個英國的男人!
李嘉誠的撤離,看起來有點不近人情。那時正值人民幣的連續貶值,美元即將迎來加息,當時那個階段撤離資金實屬保值之舉。而且那會國內正在進行房地產調控,在政策上國內不希望房價繼續上漲,而且房地產確實處於高峰,在高峰賣出,落袋為安,這也非常明智。
但是天不遂人願,很不幸,李超人和他的資產遭遇了震驚世界的英國脫歐事件,英鎊大幅度貶值,英國經濟慘受摧殘,李超和他的資產遭受到人生最大的危機之一,在兩個交易日之內,714億港幣(約合人民幣612億元)人間蒸發。
在經歷了英倫開疆拓土的失敗後,李超人肯定也會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商業戰略計劃。
此一時彼一時,我們回過頭來看看目前的國際形勢,在2016年12月份,美聯儲在經歷了一年多加息口號造勢之下終於宣布加息25個基點,並高調宣稱在2017年美元將加息三次!但是就美國目前的經濟狀況而言,實體經濟復甦乏力,已經到了不得不加息的局面,用以洗劫其他經濟體,刺激美元回流美國,為美國經濟輸血,這無異於飲鴆止渴,外強中乾的表現。美元升值,人民幣承壓下跌。當美元指數一再創下新高,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破「7」之聲不絕於耳。近一段時間也是鬧得沸沸揚揚,大家也是在為人民幣貶值後的各種議論,連彭博也鬧出了人民幣破7的烏龍事件(彭博「破7」只是報價,並沒有成交,不是實質意義上的破7),各磚家也紛紛跳出來發表觀點,甚至央媽都按捺不住,出來緊急闢謠。就在大家一致認為人民幣破7是遲早的事兒之時,關鍵時刻央媽再次果斷出手,力挽狂瀾於既倒,直接血洗了人民幣空頭,人民幣離岸匯率一路飆升,勢如猛虎,連連突破,衝擊8道關口,收復多處失地,近日最高上漲至6.8887,離岸匯率與在岸匯率倒掛最高超過600點!
局勢明朗了,當下的中國,坐擁超過三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儼然就是美元的「二東家」,美元想做空人民幣沒有那麼容易,央媽得舉動也充分顯示了捍衛人民幣兒子尊嚴的決心。
以點帶面,近年來中國經濟正飛速發展壯大、腰杆子逐漸硬朗起來,大佬們對美元強勢的回應也似乎給了李超人以信心,此為內部因素。另外,經歷了英國脫歐,英鎊大幅貶值,經濟慘遭重創,英國想要重回昔日之榮光,似乎還很遙遠,與其在外飄著,不如...。結合內外來看,李超人回歸似乎變得合情合理,天時地利人和,順應天命,合乎人心。
首先,李嘉誠先生投資超過90億美金的基金會,致力於推動奉獻文化以及大力發展國內的教育事業,為我中華民族做出了傑出貢獻,他是慈善家,也為中國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值得尊敬。但是單純從商業的角度來說,商業如水流,追逐利益本身就是資本的本性。李嘉誠之前離開,從商業的角度看無可厚非。作為商人,所有行動遵循商業的準則,以獲利為目標,自然選擇逢高離場。我們得擺正觀點,李嘉誠首先是一位的商人,即使他是一位偉大的商人,他的第一身份還是商人。他不是大英雄,也不是政治家,他所謀慮的一直都是自己的商業王朝,而不是天下。
但是我想說的是,苟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避趨之,我們需要的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22/node139343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