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笑看美國政治菜鳥穿龍袍:聯手歐盟制裁俄羅斯都不見成效,特朗普還敢妄言與中國打貿易戰?準備讓美國經濟倒退50年嗎?
「如果要跟中國打貿易戰,遲早要解決,那不妨早一點打,早點結束。」剛被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提名為特別顧問的卡爾·伊坎12月22日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採訪時如此說。伊坎是有「華爾街之狼」之稱的著名億萬富豪投資人,他的主要職責將是修訂聯邦監管條例,但其建議「對華貿易戰應速戰速決」的表態引起媒體關注。
而在伊坎說這番話的前一天也就是12月21日,特朗普過渡團隊發表聲明宣布,將成立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White House National Trade Council),並任命經濟學者納瓦羅(Peter Navarro)為委員會主席。

納瓦羅先生是何許人也?
其實,早在今年8月,特朗普宣布經濟諮詢團隊時,彼得‧納瓦羅就是15人中的一員。這位畢業於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自認為是作家、教授和經濟學家,他任教於加州大學爾灣分校保羅·梅里吉商學院。這位教授早前曾與中國「有仇」,原因是他把自己學生無法實現就業的責任都推在了中國身上。他認為,正是中國的發展導致了美國經濟的虛弱,從而奪走了他學生的工作崗位。他寫過三本書,題目分別是《即將到來的中國戰爭》、《被中國殺死》、《臥虎:中國軍國主義對世界的影響》。
更為重要的是,他還支持「台獨」。今年7月,他甚至訪問了台灣,並在回國後發表了《美國不能放棄台灣》的文章。他在文章中說,現在是美國全心全意見頂支持台灣的時候了,她是民主燈塔,也對美國在亞洲的防禦戰略至關重要。棋局目前十分明晰,一個上升的中國給這個地區帶來威脅,而我們不再需要犧牲台灣這樣的朋友,去綏靖一個從貿易夥伴、戰略對手轉變為敵人的國度。11月,納瓦羅還與特朗普資深外交顧問格雷在《外交政策》發表文章,闡釋特朗普的亞洲政策理念,批評歐巴馬政府拒絕對台軍售很過分。

特朗普其它幕僚主要是哪些人?生意夥伴的富豪朋友、退役的將軍等,很少是有經驗政客出身的人。而且,其中很多重要人物都對華強表態硬派,大多主張干涉台海並加強對台軍售,支持對華打貿易戰等。想想看,一幫沒有從政經驗的商人、軍人和資淺政客突然掌握了一個國家,又大多主張對華強硬,可想而知接下來中美關係會怎麼走。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中美在特朗普上任後打一場對華貿易戰是很可能發生的事情,只是會打到什麼程度我們需要進一步觀察。
既然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要和中國打一場貿易戰,那麼接下來美國會怎麼出招?特朗普政府的目的又能實現嗎?
在我看來,特朗普要打的貿易戰絕非貿易戰那麼簡單,他的根本目標在於三點:
一、戰略上分化中俄,對過去歐巴馬的政策進行戰略修
首先,特朗普上任後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緩和對俄關係,俄羅斯和美國關係緩和的速度可能會超過預期,特朗普會以很快的速度推翻歐巴馬的系列對俄政策,在戰略上美國甚至會對俄做出一些重要讓步。在這方面,不要低估特朗普的「魄力」,他是個生意人,知道欲取先予的道理。所以,如果想在戰略上分化中俄,美國需要拿出讓普京認可的籌碼來。
從現在看,普京在敘利亞阿勒頗已經取得決定性勝利,即將結束任期的歐巴馬政府根本拿不出任何對策。特朗普上台後,很可能會默認俄羅斯在中東的存在,並在敘利亞問題上做出有利於俄羅斯的讓步。同時,在烏克蘭問題上也對俄羅斯做出讓步,有條件逐漸解除對俄的系列制裁。如果這些特朗普都做了讓步,那麼必然推動廢除伊朗核協議,並接下來進一步推動葉門局勢的惡化從而刺激沙特和伊朗關係的惡化。在這個過程中,美俄可能會形成默契的雙簧,那麼中俄在中東的戰略利益就可能出現一些目標不同的分歧。
而且,就戰略上來說,中國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是想從南亞一直到俄羅斯這個大通道,而俄羅斯則試圖增加自己俄羅斯通道的籌碼,所以普京只要能守住在中東的戰略利益,那麼在這些層面上有可能會和美國形成階段性的戰略默契。
不過,考慮到俄羅斯的根本利益以及美俄的信任,兩國的這種默契恐怕並不會支撐多久,因為特朗普絕不可能放棄對俄的戰略包圍,在東歐的反導系統部署有可能會進一步擴展,至於普京更不是善茬,一定會進一步推進並鞏固俄羅斯的戰略利益。這種爭奪,註定了美國最終實現分化中俄戰略默契的可能性非常低,但其中一定會有波折,這些波折就是中國需要仔細應對的點。
二、對俄關係緩和後對華展示強硬,並以戰略遏制迫使中國在經濟戰略上做出讓步
特朗普緩和對俄關係,必然轉向對華強硬。特朗普的目的是,用強大的戰略遏制力,來換取中國在貿易、投資方面的戰略讓步。譬如,他就提出要用「一個中國」這個底線問題和中國進行貿易交易。雖然,中國絕不可能做出這樣的讓步,但這並不妨礙特朗普及其團隊會這麼做。也正因為此,中美在未來的摩擦將可能會非常激烈。
為了達到迫使中國讓步的目的,除了戰略遏制外,貿易上美國也可能會採取系列遏制措施,也就是很可能會出台針對中國的系列貿易戰措施。
三、強化美國霸權。
特朗普的政策與小布希的政策有某些相似的地方,都有點單邊政策的意思,但兩者又有根本區別。小布希時期,那時候美國最強大,在9·11之後是要展示美國的霸權主義以達到控制地球的目的。特朗普時期則不同,美國已經有了明顯衰敗跡象,此時美國的霸權已經搖搖欲墜,特朗普的目的則是強化在歐巴馬時期加速墜落的美國霸權。
用什麼手段來強化?政治上,通過將盟友整合起來強化在全球範圍內的軍事統治力,強化對中國的遏制力並對中俄的聯手加以分化;經濟上,則是通過展開貿易戰、貨幣戰來迫使對方讓步,從而最終實現美國在戰略和經濟利益上的最大化。
事實上,特朗普之所以認為在貿易上給中國製造麻煩,並且能迫使中國做主讓步,根本原因在於中美的貿易數據。
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15年美國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5980.7億美元,增長1.3%。其中,美國對中國出口1161.9億美元,下降6.1%,占美國出口總額的7.7%,提升0.1個百分點;自中國進口4818.8億美元,增長3.2%,占美國進口總額的21.5%,提升1.6個百分點。美方貿易逆差3656.9億美元,增長6.6%。美國對中國出口的主要商品為運輸設備、機電產品、植物產品和化工產品,2015年出口264.2億美元、250.3億美元、140.3億美元和98.2億美元,占其對中國出口總額的22.7%、21.5%、12.1%和8.5%,運輸設備和植物產品下降3.3%和18.3%,機電產品和化工產品增長2.2%和1.4%,上述四類產品出口額占美國對中國出口總額的64.8%。
美國自中國進口商品以機電產品為主,2015年進口額2370.0億美元,占美國自中國進口總額的49.2%,增長2.0%。其中,電機和電氣產品進口1330.3億美元,增長4.7%;機械設備進口1039.7億美元,下降1.2%。家具玩具、紡織品及原料和賤金屬及製品分別居美國自中國進口商品的第二、第三和第四位,2015年進口額556.1億美元、426.2億美元和248.7億美元,占美國自中國進口總額的11.5%、8.8%和5.2%,增長9.6%、3.5%和2.6%。中國的家具玩具、鞋靴傘等輕工產品和皮革製品箱包占美國進口市場的59.9%、64.3%和58.4%,具有絕對競爭優勢,中國的競爭者主要來自墨西哥、越南和義大利等國家。
從上述數據我們可以看出,特朗普的傲慢在於美國對華巨大的貿易逆差。他認為,既然中國對美出口規模這麼大的商品,那麼美國就可以此為要挾迫使中國讓步,否則就對中國商品進行貿易制裁。如此,中國迫於壓力就只能對美國妥協。
然而,問題在於,中國對美出口的機電產品就占了對美總貿易額的49.2%,這部分是美國的必需品,如此質優價廉的機電產品滿世界找不到可以快速替代的國家。至於家具玩具、紡織品這些,制裁只能影響美國人的生活品質。所以,美國真正能拿出來打貿易戰的商品並不多,而真的把這些也拿出來打,雖然對中國有較大傷害,對美國自己的自損程度也同樣不小。所以,貿易戰並不能讓美國更輕鬆,而中國的反擊也同樣會讓美國難受。
更何況,特朗普打貿易戰的目的並非真的和中國徹底撕破臉,實際上是為了解決美國的問題,但中國對美貿易額只占中國對外貿易額的15%,以中國現在的的經濟能力,美國的這些措施並不能給中國經濟帶來特別大的影響和傷害。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是否要將貿易戰升級為中美關係的決裂呢?如果不能,那麼這個貿易戰的結果又如何迫使中國屈服?
可能有人會問,如果中美關係決裂呢?如果特朗普一定要選擇決裂,那麼以中國現在的實力,收回台灣,打破第一島鏈,控制南海都是軍事上完全可以做到。美國做好和中國在西太平洋和南海與中國一較高下的準備了嗎?在戰略能力上,中國雖不如美國,但足以反擊美國,美國會為了解決經濟的問題而冒著丟掉霸權位子和失去國家安全嗎?會為了經濟問題而徹底打破現有的地緣格局嗎?這些,特朗普政府恐怕根本沒有準備好,而中國作為被動的一方,一旦無路可走,只能展開強力反擊,這一切都是中國反擊的點,這些點美國都能承受嗎?
如果中美真的決裂到如此程度,那麼東亞輸往美國的商品航線將不可能再正常運行,那麼美國人民的生活如何面對?經濟運行成本突然爆升,美國整個國家機器做好準備了嗎?特朗普還能安坐白宮嗎?這還僅僅是中國與美國的問題。如果因為中美對抗引發的全球大動盪問題,美國又想過後果嗎?想想看,中美誰在全球的戰略利益多?如果美國全力對付中國,歐盟和俄羅斯會看著美國丟下的戰略利益不要嗎?美國又如何保護這些利益?
所以說,中美之間的問題豈是簡單貿易戰就可以解決的?其實,貨幣戰也是一樣的道理,中國對人民幣擁有絕對的控制力,因為中國央行的能力是任何機構都無法匹敵的,如果美聯儲親自上場那也是中美兩國的決裂,如此戰場將從貨幣戰轉移到兩國的刺刀見紅的較量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終極較量哪裡還局限於貨幣?
基於此,我麼可以肯定地說,美國利用所謂的貿易戰、貨幣戰、戰略遏制來和中國討價還價是可以的,但美國面對現在的中國沒辦法豁出去,也豁不出去,因為豁出去的代價是美國全球霸權的崩潰。至於中國,大不了倒退20年重新來過,有人在、有技術在、有資金在,誰也攔不住中國的大發展,而美國願意付出失去全球霸權而國家大倒退的代價嗎?美國要倒退可就不是20年了,而是至少倒退到二戰前的地位甚至一戰前。
基於上述,我們可以毫不客氣地說,特朗普政府試圖和中國打貿易戰,試圖用強硬手段對付中國,其根本目的不但達不到,最終還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試想,聯手歐盟制裁俄羅斯都沒把俄羅斯怎麼樣,比俄羅斯在經濟上強大得多的中國,簡單用貿易戰就能對中國如何了?這真的是既天真又無邪的想法!
對付天真與無邪,我們只需要讓其撞得頭破血流即可!
號主,我哪裡天真無邪了?哼!
希:你真的好天真!特:你才無邪!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