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值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有關「一中政策」的言論引發各方關注,繼續違約,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的敏感時刻,中國將向一家美國企業開出「罰單」的消息傳出。
據《中國日報》英文版網站14日報道,中國國家發改委的官員談話指出,中國將在近期處罰一家美國汽車製造商的市場壟斷行為,但未具體點名是哪家企業。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反壟斷局局長張漢東
報道稱,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反壟斷局局長張漢東指出,調查人員發現該美國企業從2014年開始,通過電郵和口頭的方式指示經銷商操縱汽車售價。
張漢東表示,中國政府正在加大反壟斷監管力度以及擴大監管行業範圍,並對國內和國外企業同等對待,以確保促進市場公平競爭。
中國日報網站報道截圖
在這次專訪中,張漢東強調,任何人都不應對於懲罰時機或對象「有錯誤解讀」。
《中國日報》的報道並未提及進一步的細節,包括公司的名稱和處罰金額等。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反壟斷局局長張漢東
另據多家中國財經媒體今天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稱,發改委正在對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涉嫌違反反壟斷法的行為進行調查。調查與上汽通用零售價格策略有關,並不意味著上汽通用一定會被處罰。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由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用汽車公司共同出資組建而成。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對於包括美國通用汽車及福特汽車等全球性業者而言,中國具有戰略上的重要性。
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車間
另據路透社報道,福特汽車亞太地區首席發言人Mark Truby表示,「我們不清楚有這回事。」 通用汽車並未立即對置評請求作出回應。
路透社12日報道稱,美國企業正在擔憂中國因為特朗普涉「一中」言論可能引發的報復,但也不想成為特朗普的靶子。
據悉,這或許會成為中國發改委本月第二次開罰單,也是其自2011年開展反壟斷調查以來針對車企進行的第七次處罰。
迄今為止已經被中國發改委懲罰的車企包括:奧迪、戴姆勒旗下的奔馳、日本豐田汽車)以及日產汽車的一家合資公司,罰金總金額超過20億元。
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
在上個月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進口汽車高層論壇現場,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相關負責人就曾透露,今年年底之前將會再對一家汽車企業做出處罰。
今年3月,由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共同起草的《關於汽車業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開始公開徵求意見。據了解,相關部門根據公開意見對《指南》進行了一定修改,目前修改工作已基本完成,或將在明年正式落地。
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車間
在中國外交部今天的例行記者會上,外交發言人被詢問能否證實這一消息並提供更多細節,還有人認為,這是中方對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有關涉台言論的報復行動。
耿爽表示,我無法向你提供細節,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向主管部門去了解。作為原則,我們多次強調,中方歡迎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外國企業在華投資經營,同時它們也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這一點是非常明確的。
來回顧下前天的美國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這一影響,記者的問題看似在理。
中國被坑得很慘。
因為按照2001年和中國達成的入世協議,15年後,也就是2016年12月11日後,中國將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
但現在可以確定的一個事實:這個「自動」,是不可能實現了。
中國被坑得很慘。
在這個緊要關頭,號稱最有契約精神的西方,居然一個接一個地、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腆著臉對我們耍起了流氓了:日本明確說不會承認,歐洲也不會承認...
當然,無論是歐盟,還是日本,背後都站著老大哥——美國!特不靠譜的特朗普,忽悠著特不靠譜的承諾,特別靠譜地當選總統後,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將矛頭最准中國經濟。當地時間12月8日,特朗普在愛荷華州的一場大會上又放出話來:「中國不是市場經濟體。他們並非按照規則行事,我知道這是他們將開始的時候了」。
美國更為了防患未然,將韓國籍WTO仲裁官員張勝和(Seung Wha Chang)拉下了馬。
道理很簡單,對於這樣不公平對待中國的事情,中國必然向WTO仲裁機構提起訴訟。
美國人擔心,在這7個仲裁官員中,韓國因為與中國密切的貿易關係,這個韓國官員最不可靠,很可能屆時會偏向中國,於是乾脆提前運用手中的權力,讓這位官員趕緊滾蛋。
這毫無疑問,也是2016中國外交的最大挫折。
因為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西方就擁有了在反傾銷中黑中國的機會。
比如,中國生產的皮鞋,成本確確實實只有40美元,但歐美選取的第三國參考價,肯定不會是越南皮鞋的20美元,而會是墨西哥皮鞋是60美元,然後歐美就以中國傾銷為由,對中國產品徵收50%乃至更高的反傾銷稅。
就這樣,在過去15年,一個又一個中國企業被歐美剪了羊毛,無可奈何。當然,有了歐美打頭陣,其他國家,如墨西哥、印度、巴西等等,也紛紛剪中國的羊毛。
在過去15年,一個又一個中國企業被歐美剪了羊毛
根據WTO和歐委會最近發布的報告,全球有三分之一的貿易救濟措施直接針對中國。
僅在歐盟當前的73項反傾銷措施中,就有56項針對中國進口的產品。
在WTO的反傾銷反補貼訴訟中,一半以上都是針對的中國企業。
中國的企業,因為這個條款,在過去15年,遭遇了極大的不公平,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22/node137429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