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洗盤子起家,31年開店4700家,就因為做對了這3件事!

Papa John's,一家美國披薩品牌,誕生自印第安納州,在中國有160多家連鎖店,名字叫「棒!約翰」。39年前,Papa John's的創始人John Schnatter剛15歲,他找了一份在披薩店裡洗盤子的工作。可是洗盤子的工作不是他的目的,他要做披薩。
但他是一個外人,店老闆不會讓他去接觸自己製作披薩的手藝,就像在中國一樣,武林高手或者手藝人不會輕易收徒,只傳內不傳外。運氣好啊,他洗盤子的這家店生意太火了,需要人幫忙,所以Schnatter的機會來了。
上大學之後,Schnatter甚至想過中途退學開餐館,最終被他的父母勸阻了。1984年,Schnatter和他的父親一起開了一家酒吧。這個時候,Schnatter腦筋一轉,一咬牙,賣掉了他心愛的1972年款大黃蜂Z28汽車,買了一台二手的餐館設備,把酒吧的雜物間開成了一個披薩作坊。後來,這間小作坊,變成了全世界第三大披薩連鎖店,在全球有4700家餐廳,市值22億美元。
為什麼Schnatter會這麼堅定地要做披薩?是因為Schnatter發現傳統披薩連鎖店都少了點東西,就是將優質的比薩送到客戶門前。他的夢想就是填補披薩外賣這一空缺,而這個夢想就是從那間酒吧的小雜物間起航的。
Schnatter在做披薩方面非常專注,多產。PapaJohn's披薩店達到今天的高度,離不開Schnatter早期打下的基礎。令Papa John's實現今天的輝煌,除了真材實料、精細的工序和周到的服務,Schnatter當初做了3件事:
僱人看態度,用人看天份
糧食成色不好,造出來的酒肯定好不了。Schnatter起步的時候,他招募的都是有技術、有能力、有工作激情的人。Schnatter從他父親身上學到的一句話就是「僱人要看他做事的態度,用人要看他在哪方面有天份」。
如果你雇的人做事都很認真,而且能夠快速地在工作中發掘自己的才能,那麼他們肯定能夠在一家公司長久地待下去。可能沒人會相信,第一個成為Schnatter的員工的人,現在依然在和Schnatter並肩作戰。
而且,Schnatter相信,激情和意志是會在員工間傳染的。他說:「當你的身邊都是充滿工作激情、意志堅強的人,他們懂得你的公司似乎怎麼搭建起來的,這時你就可以專注於公司發展和高效完成工作了。」
始終把最重要的事當作最重要的事
Schnatter的建議是,不要忘掉自己最初創業是為了什麼,別忽略了最重要的事,始終把最重要的事當做最重要的事。對於Schnatter,做出更好的披薩就是最重要的事。Schnatter說:「始終把最重要的事當做最重要的事,最終你會把你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發展公司業務上,那麼接下來產量就會上升,你的事業就會成功。」
不怕犯錯,失敗是成功之母
Schnatter說,做事不怕犯錯,關鍵是發現錯了之後要馬上修改,為未來要走的路彌補這一時的錯誤,並且在不斷的嘗試和錯誤中學習經驗。因為人類歷史上許多最偉大的創新都來自於人們眼中的「錯誤」或「失敗」。
Schnatter給自己的公司創造了一個按他自己的話說叫做「補鍋匠」的文化,他允許員工冒險,而且不用害怕失敗。因為害怕會讓人後退,讓人無法專注,無法有成效地進步。而這個「補鍋匠」文化的存在,確實增加了Papa John's披薩店的生產效率,最終實現創新。在Schnatter的企業文化中,還有合作、好奇和一個共同的信念——「做到更好」。
快投微信(ID:kuaitou2015),了解更多創業投資或者商業經營知識!
馬後炮:做出一款產品容易,但難在一如既往、長期堅持把做更好的產品作為終身奮鬥的目標。像Schnatter這樣的人也有不少,他們無一例外都成為了各自行業的翹楚,並且依然在尋求哪怕一丁點的進步。PapaJohn's現在的市值甚至不如那些估值數十億美元的所謂的獨角獸公司,但有一點,Schnatter是20多年來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他賦予PapaJohn's披薩的生命力有著強大的根系和茂盛的枝葉,不用額外施加化學肥料,它依然能夠在光合作用下生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22/node135245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