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曾在大選期間指責中國壓低人民幣匯率,多家國際機構也因此下調了人民幣對美元預期
。資料圖

這些年,人民幣跌個不停早已不是新聞。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跌6.7,輕鬆地跌跌6.8,乃至直奔6.9而去,中國央行雖然一如既定往淡淡,但是正逢美國新總統川普當選,人民幣匯率的走向讓外界格外關注。
16日,中國官方連續第九個交易日調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當天公布的中間價為6.8592,較前一交易日下調97個基點,而此前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此前經歷過一輪年「八連跌。如今這波九連跌始於11月4日,共貶去1101個基點。
此外,16日開盤後,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一度跌至6.8686,接近6.87;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跌至6.8811,創下2010年離岸人民幣匯率市場正式誕生以來的最高值。
據澎湃新聞報導,在這波人民幣匯率下跌之後,包括滙豐銀行,澳新銀行和瑞銀證券在內的國際機構15日齊齊下調人民幣對美元預期,三家機構判斷一致,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將在2016年年末貶值到6.90。
值得注意的是,各家投行下調人民幣匯率預期的原因也是為了一致,一個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川普曾在大選期間指責中國商品徵收45%的進口關稅;另一方面,面對這波貶值中國央行沒有更積極地進行外匯干預以支撐人民幣,也是人民幣走勢的原因之一。
川普雖然才剛剛當選,但有關其政策會推高美國通脹的預期日益升溫,美聯儲(FED)加息機率也隨之大幅攀升,美元因此大幅走強,人民幣壓力越發明顯。
不過,很多分析認為,川普在大選之後的表現,對比此前的激進立場已經軟化,對於包括在美墨邊境修築邊緣牆和廢除歐巴馬醫保法案等問題口風出現轉向。因此,有理由認為在明年1月20日川普正式接掌政權之後,不像這前威脅的那樣指控中國為匯率操縱國,並從中國進口產品收取高額關稅。這樣的轉變在歐巴馬和小布希身上都曾發生過。
中國外管局前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稱,如果特川普堅持反全球化立場,這對人民幣改善國際低位反倒是一個機會。關於多樣化投資資產的需求即使沒有變強,也一直都在。中國應該抓住這個機會。
經濟學家也指出,全球投資者希望持有更多非美國資產,這將促進中國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目標。
既然如此,中國央行有什麼應對打算麼?目前人民幣跌勢兇猛,但未見央行有明顯干預動作。
證券時報網稱,聯繫到境內近期金融市場的變動,央行或許正將此時的外部環境當作難得的契機,藉此推進國內金融市場的去槓桿改革。
報導認為,在美元不斷快速上漲的背景下,市場會認為人民幣貶值是外部原因所致,而不會提出「貨幣戰爭」的指責,如此一來,央行既扛住了匯率暴跌的衝擊,也通過去槓桿抑制泡沫擴大了利率的可抬區間,可謂一舉雙得。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22/node134409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