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商界不滿政府阻中企併購 中國發展是機遇不是威脅

韓英倫| 2016-10-30| 檢舉

核心提示:德國經濟亞太委員會主席胡貝特·林哈德說:中國在可預見的將來仍會是德國企業的頭號銷售市場。中國的發展對我們而言是機遇不是威脅。

但並非每個人都相信,這兩項交易中的安全隱患是決定性的。以愛思強為例,它的最大競爭對手是維易科等美國公司。所以說,美國人是希望阻撓收購以保護本國企業免遭一家德中企業的競爭嗎?在愛思強公司股東阿戈諾特資本公司總裁巴里·諾里斯看來,這很容易理解。他批評說,經濟部長加布里爾的否決有可能使他淪為「美國商業利益的跟班」。

中國家電大廠美的集團宣布,將以不超過40億歐元現金收購德國工業機器人大廠庫卡集團(KUKA AG)股份,使持股從目前的13.5%增至30%以上。

美的集團表示,這項併購將不會影路響庫卡作為德國上市公司的經營獨立性,並將致力於「不斷加大投入」庫卡的員工、品牌、智慧財產權和設備等方面。

在這項合約中,美的是以每股115歐元的價格購買庫卡的股份。至於資金來源則是銀行團貸款及美的自有資金。

美的在德國發表的併購聲明中說,經由這項交易案美的將藉由庫卡在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化生產領域的經驗和產品線,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並推動美的製造升級,拓展產業空間。

美的還表示,雙方將聯合開拓「廣闊的中國機器人市場」。並通過優勢互補與協同效應,有效提升美的業務多樣性、全球業務布局及獲利能力。

10月30日報道 德國《法蘭克福彙報》網站10月28日發表了題為《「中國發展對我們而言是機遇不是威脅」》的報道稱,

先是庫卡,現在又是愛思強:目前如果有中國企業(打算)收購德國企業,總是會波及政界。討論的焦點包括此類擔心——關鍵的專業技術是否會從德國流向遠東從而造成國內技術流失。

目前德國經濟界正發出警告,不要在德國提高針對中國人進行企業收購的門檻。德國經濟亞太委員會主席胡貝特·林哈德說:「我們不想改變或者強化外貿法,到目前為止,只有在可能會威脅到公共安全或者公共秩序時它才允許政府對外國投資進行審查。」

他警告說,「僅僅因為其他人也這麼做」就考慮限制德國對外國投資者的開放程度,「我認為是錯誤的道路」。德國和歐洲的投資自由必須保持不變。

林哈德是在德國經濟部長西格馬·加布里爾將於31日啟程訪華前講這番話的。加布里爾一再批評中國採取不公平貿易方式,並指責中企在國家支持下有針對性地收購德國科技企業。

在林哈德之前,德國工商總會主席埃里克·施魏策爾已經對新出現的針對外國投資者的阻礙發出警告。

德國一直從中國的高速增長中獲益。但是當市場變得艱難時,競爭壓力增大,中國市場的准入問題就更明顯地暴露出來。林哈德呼籲通過建設性會談解決這一分歧。

林哈德說:「中國在可預見的將來仍會是德國企業的頭號銷售市場。中國的發展對我們而言是機遇不是威脅。」

(責任編輯:黃晉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22/node132318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