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別人都能買得筍盤?
新樓佣金不要貪
在香港買新樓不需要支付佣金,但有些買家卻喜歡要求代理作出佣金回贈,因為認為地產代理在買新樓的過程中沒有付出努力,所以減少收佣金也是理所當然。其實這想法大錯特錯,因為在售樓當天,售樓廠人頭湧湧,資訊十分混亂,作為一個小買家,你很難知道現時場內正在售賣那一層那一個單位,一定要靠地產代理不斷向發展商的櫃台「問貨」、「爭貨」才可以買到心水單位。加上,同一間地產代理公司大有可能有幾台客要同一個單位,行內的分配方法是,誰不用回贈便先分配給誰。為了少少回贈便排隊尾,錯失買樓機會,實在不智。
睇樓要預約
有些買家經常怪地產代理沒有樓盤看,又或者明明在鋪頭講清楚了要求,最後代理帶他們看的盤竟然完全不同,想看三房變了睇兩房。其實,代理要安排一次睇樓行程,就如旅行社的導遊一樣,要事先為買家約盤、做PREVIEW、睇單位相片、問業主底價等工作,往往需要兩三個小時準備。所以,有心買樓時,應先打電話去地產鋪預約,講明你的要求。若貿然WALK IN睇樓,如果你遇到的代理是老手的話,應該沒有大問題,但遇到新入職的代理,好可能會浪費時間了。
買樓要帶支票
如果你已在財務上及心理上有買樓的準備,我建議你在睇樓時帶一張支票傍身。在適當的時候,可以向代理講:「我今次已準備了支票付細訂。」相信代理聽到後,必定會盡心盡力為你搵盤壓價。因為每天只睇不買的客人多的是,若你認真睇樓時,他們亦會認真招待。在旺市時,有些地產代理只會招呼「有票」的買家,而很多炒家的身上亦會袋有支票,隨時準備入票。
買樓越少代理幫手越好
有些買家喜歡把自己買樓的要求通知該區所有的代理行,以為人多好辦事,但其實這樣做只會令自己更難買樓。因為每一間代理行都為了你給業主打一次電話,業主便以為同一時間有好多買家傾價,以後便好難減價了。一些大手投資者在入手時,只會委託一間代理行,在指定時間,例如在若干小時內同時向數位業主落訂,務求要在大手掃貨的消息傳出前簽訂所有臨約,以免有業主反價。
睇田土廳成交誤事
一般在田土廳網站上看到的成交紀錄,其實是在簽訂好正式買賣合約後才會登記上去,即是距離簽臨約的日子多達三十天。如果你處於一個樓價急升的市況,卻只是看田土廳成交做買賣參考的話,必定會覺得代理誇大業主的叫價,但其實只是因為你對著嚴重滯後的數據而已!很多地產代理行門口也會貼著相關屋苑最新成交的數據。如果你想知道即日的市況,多點聯絡你相熟的代理,有成交時自然會通知你。
別以為放盤真的多
常常看報紙,見到某某代理行說某屋苑放盤量達百多個,於是放假去睇樓,最後代理只帶你睇幾個單位便說無盤,究竟是甚麼回事?主要原因是,很多業主只是把單位放出來,試試市價,但根本沒有心賣,亦不爭於去賣。地產代理每天的工作就是打幾十個電話,去找出「真的願意賣」的業主,可是,這些幕後的工作,行外人很少會知道。所以,代理帶你看的,就是當時屋苑放盤的「精華」單位。代理賺的是佣金,而促成交易才可以賺取佣金,所以,當知道某些業主就算收到訂金支票都不會賣,或者見票即會反價時,就不會安排你看那些單位,以免浪費大家時間和機會。
當然,某些代理會把叫價過份進取的單位,或連租約盤(要付50%首期)也算入放盤量,令大家以為還有許多盤選擇的錯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22/node132013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