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竟想加入亞投行:前首相鳩山由紀夫曝出內情!

國際頭條| 2016-10-24| 檢舉

日媒日前報道,中國主導的亞投行的成員將增至80個國家以上,超過擁有67個成員、由美日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

對此,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表示,表面上,東京把中國倡議建立的亞投行公開視為讓亞洲的權力平衡朝不利於日本方向發展的手段,但安倍政府私下又想在該行的諮詢委員會占有一席之地。

鳩山由紀夫的話有幾分可信?在日本有沒有代表性?日本未來真的會加入亞投行嗎?中國對日本的加入又應該持什麼態度?這的確是個值得商榷一下的問題。

在筆者看來,鳩山的這句話有四層內涵:

一、這是他的政治態度。

鳩山由紀夫的表達,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的政治態度。當年,鳩山當選首相之時,力主重返亞洲,要和中國構建「新關係」一起主導亞洲。然而,過於理想化的鳩山不可能擺好中日的位置,更不可能改變日本內部的親美力量,美國也不允許鳩山這麼干。所以,鳩山勢單力孤,很快下台。

但是,鳩山是個有一定政治理想的人,他並未放棄他的政治態度,故一直力主日本加入亞投行。鳩山甚至說「對日本來說最壞的情況是成為加入亞投行的最後一個國家」。所以,某種程度上說,他說的話實際上更加代表他自己的態度而不是安倍政府。

二、他希望給日本在亞洲留個氣眼,以便將來日本回頭。

客觀地說,安倍和鳩山都是有一定政治理想的人,只是安倍的政治理想是新軍國主義,鳩山的政治理想是和中國共治亞洲。但相比安倍的好高騖遠不切實際,鳩山深知日本挑戰中國的後果。

只是,他在日本已經失勢,沒什麼話語權了,但作為一個有政治理想和抱負的前首相,他還是不希望日本在新軍國主義路線上走得太遠。他的這番話,相當於給日本留下一個氣眼,將來如果日本需要回頭的時候,他就可以藉此眼「出氣」。

三、他希望自己的政治派別能夠延續。

鳩山由紀夫在日本基本處於失勢狀態,他的言論很難獲得日本主流的響應,大多情況下是自說自話,他自己時不時還會受到右翼的攻擊和威脅。

直白說,他原來的政治派別的力量都已將其拋棄,他哪怕不是孤家寡人也已差不太多。但是,作為一個有一定政治理想的日本前首相,他依然希望他的政治生命、政治理想、政治派別能夠延續,還是政治家的一種本能。

四、日本內部也的確存在著一部分想加入亞投行的力量。

日本人都反對加入亞投行嗎?在筆者看來一定不是這樣,因為亞投行的利益太大了,以日本的經濟實力,如果加入進來那是利益滾滾來。這種誘惑下,那些不想走新軍國主義路線的企業家、政治家一定希望加入亞投行。

但是,安倍在日本的政治影響力太大了,其它派別根本無法挑戰他,日本又是一個政治上相對較為威權的國家,這種力量在安倍勢頭正盛之時根本顯現不出來。所以,不能說鳩山的話都錯,但很顯然他的話絕不代表安倍政府。

對安倍政府來說,當然亞投行的利益很大,但一想到修改和平憲法,這個經濟利益對安倍政府來說就是小兒科了,一個試圖跨過中國跟班美國走向世界的日本首相,怎麼可能只是為了經濟利益而放棄了這樣的巨大政治利益?

因此,在筆者看來,現階段的安倍政府根本不可能會考慮加入亞投行。那麼,現在日本不考慮加入亞投行,將來呢?

日本現階段第一目標一定是修憲,但未來在兩種條件下日本會考慮加入亞投行:

一、安倍政府修憲完成,經濟上壓力巨大有迫切改善需求。

如果安倍的修憲目標完成了,此時又恰好經濟上壓力大,那麼為了緩和經濟壓力,安倍政府完全有可能在重新平衡與美國的關係後,考慮加入亞投行。

因為,真到那時,亞投行已經風生水起,白花花的利益一定會刺激日本國內的企業力量敦促日本政府加入亞投行。想想看,安倍因為丟了澳大利亞的潛艇訂單,就差點被三菱集團在背後搞掉,可想而知日本企業在日本政壇的份量。

二、安倍政府修憲受挫,修憲派倒台,新的派別上台執政。

如果安倍政府修憲遭受到國內過大的反對壓力,最終受挫失敗,修憲派倒台,那麼新的派別上台執政,這事也會提上日程,這也就是鳩山為什麼現在要拋出這一論調的原因所在。

當然,在筆者看來,這種事發生在日本身上的可能性現階段看來連10%都沒有,所以不能對此抱有什麼期望,真發生再說。

那麼,假如真的日本未來要求加入亞投行,中國應該持什麼態度呢?

在筆者看來,上述兩種情況一定應該採取不同的對待方式。第二種,中國應大力歡迎,因為此時的日本修憲失敗,正需要一條新路指引,中國此時積極回應有助於將日本拉回到一個正常軌道,這對中國拆解美國遏制中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有重大意義。當然,這種可能性出現的幾率非常低。

對於第一種情況,筆者的看法有兩點:

一、態度上要歡迎。之所以如此,一方面通過談判可以對日本的某些決策產生政治影響,這對中國有一定好處,有助於對沖美國遏制中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如果日本耍賴讓談判沒有進展就是。

另一方面,政治上中國只有表現出如此寬容的態度,才能體現中國包容一切、歡迎一切的態度,才會有更多國家加入亞投行,對中國的國際地位提升就有很大的好處。

二、細節上要死摳。很顯然,如果日本修憲後要加入亞投行,那政治環境、經濟環境已經大不同,此時設置一定的門檻和要求,在談判細節上摳一摳也很正常。

這麼一摳,很多時間就摳過去了,那麼日本到底什麼目的,到底這其中的利害關係我們也清楚了,那麼讓不讓加、怎麼加、何時加這些問題也就清楚了。

日本是個很特殊的國家,是我們的近鄰,也是我們的惡臨,對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站在熱愛和平的視角,只要日本像德國一樣道歉,我們可以將今天的日本和軍國主義時期的日本分別看待,像德國被西方國家諒解那樣接受他。

然而,現在日本粉飾歷史,美化侵略,哪裡有一絲一毫真誠道歉的意思?這又讓中國人感情上如何接受和諒解?因此,在筆者看來,對日本,除非他真心悔過,否則中國只能保持12分警惕,對其一切所謂的「善意」都要有所掂量和分辨,避免上其當,受其害!

當然,客觀地說,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算一個比較清醒、理智和值得交往的日本政客,中國依然應該和這些願意和中國友好的日本人保持良好關係,中日畢竟這麼近,我們依然需要溝通。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22/node131522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