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人民幣將正式加入SDR貨幣籃子,這標誌著人民幣又向著國際化方向邁出了重要一步。
那麼,SDR是什麼,山東人(ShanDongRen)?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又意味著什麼?
站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上,我們再來複習一下,關於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這件大事,我們都應該知道些什麼。
SDR是什麼
SDR是幹什麼的?
SDR,即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又叫紙黃金,是由IMF創建、分配和運作的補充性國際儲備資產,也是IMF的記帳單位,代表著IMF會員國的一種使用資金的權利。
通俗一點來說,SDR就相當於去年紅極一時的38元一隻的青島大蝦。燒烤店老闆尊貴的青島大蝦火了之後,就有房地產商用「幾蝦」來給房子計價,網友的工資也用「幾蝦」來計。就這樣,青島大蝦成了一種計價單位。在這之前,「潘仁美」之首潘石屹,也曾發明過潘幣。一潘幣相當於一千元一平方米,用來給房子計價。
圖片:21世紀經濟報道
SDR就是這樣一個記帳單位。以前,SDR的價值由包括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在內的一籃子可自由使用貨幣決定,今後,SDR究竟值多少,就由五種貨幣決定了。而這一籃子貨幣當中,人民幣的份額占據10.92%,位列第三,處於美元和歐元之後,日元和英鎊之前。
所以,SDR並不是真正的貨幣,不能直接用於國際貿易結算,而且可動用SDR份額的主體被嚴格限定為IMF成員國之間,也就是說,個人是無法支配SDR份額的。
SDR的出現倚賴於特定的歷史背景。二戰後美國經濟一家獨大,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美元與黃金掛鉤並成為全球貿易結算貨幣的制度。但由於全球經濟的蓬勃發展,以及馬歇爾計劃等因素的影響,用於全球貿易結算的美元和黃金都漸漸不夠用了,所以,IMF在其框架下創設了SDR制度。
SDR總額在各國間的分配
SDR什麼時候用呢?如果有國家或地區發生貿易結算貨幣不夠用的時候,可以憑藉IMF分給自己的SDR份額,換取世界主要貿易結算貨幣,用以平衡國際收支。
在中國加入SDR貨幣籃子之前,SDR中存在四種貨幣,分別為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
人民幣加入SDR的必要性
除了換取外匯償付逆差、平衡國際收支以外,IMF各成員國還可以用其SDR份額,換回對方持有的本國貨幣,歸還IMF貸款,並作為儲備的一部分而持有。
截止2015年9月,IMF分配給成員國的SDR總額為2040億份,約合2800億美元,即每份SDR可換人民幣8.51元,SDR總額僅占全球外匯儲備的2.4%。
中國目前持有的SDR頭寸約合105億美元,不到中國所有外匯儲備的0.3%。所以,有些學者認為SDR象徵意義更大也有一定的道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