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金融城市長贊中國遠見 無懼脫歐

軍情諜報| 2016-09-29| 檢舉

"我在中國出訪時,無人表示對脫歐的擔心,亦無人提及辛克利角核電站(當時該核電站還未獲得唐寧街通過)對兩國關係的擔憂。中國人看到的都是機會。"倫敦金融城市長(Lord Mayor)茅傑飛勛爵(Lord Mountevans)對我說。他的此番觀察,來自於十天前的中國之行,當時他會晤了北京市市長王安順及上海市市長楊雄。

茅傑飛是倫敦金融城第688任市長。金融城市長設置如同英國女王,雖無實權,但其象徵意義及社會地位極高。2015年第687任市長曾在金融城設宴招待習近平主席。

"脫歐以後,因為英鎊下跌,來英國的中國遊客增加了;中國投資者對英國的熱情不但不減,反而抬高。中國人的生意頭腦了不得。"

在英國人普遍對脫歐抱以擔憂時,中國的反應如此積極正面,的確讓茅傑飛勛爵吃驚。此前我採訪過的英中貿易協會(CBBC)主席沙遜勛爵(Lord Sassoon),亦曾發出同等驚訝之聲。

或許這就是中文『危機』的哲學之道,即是危險,亦是機會。英國社會普遍希望脫歐是重建機會,可那只是嘴皮功夫,底氣不足;中式解讀如陽光般燦爛——脫歐即機會。

其他國家對脫歐的反應如何?是否亦如中國?茅傑飛今年已出訪過30個國家,他說:"韓國和中國類似。不過日本就很擔心,因為此前日本在英國已有重大投資,脫歐造成的不確定性對其投資影響很大。"

茅傑飛希望中國仍會將金融城做為在西方的首要合作夥伴。不久前李克強總理宣布要在紐約建立人民幣清算行,這是中國政府對脫歐不確定性的擔憂信號嗎?

我問茅傑飛是否擔心?

他說:"這是中國國際化的一部分吧。以時區看,中國與紐約開展關係,並不奇怪。當然,這是一種競爭。"

那是否擔心中國政府移情別戀,選擇紐約做為首要合作對象?

"我希望那不會發生。我亦不認為那會發生。我們(倫敦金融城)相當國際化,關於國際化的理解與機構設置是(其他地方)無可匹敵的。以我們所在之處為圓點,300米為半徑畫一個圈,在這個圈裡,你能找到所有國際金融領域裡需要的專業與人才:外幣兌換、銀行、國際法、保險、管理、養老金等等。這種優勢是全球獨一無二的。紐約金融業很棒,但因為美國太大,本身有龐大的經濟體量,所以很大程度上(其金融業)是面向美國本身。他們的特色是專註於內,而非外(國際化)。"

德國法蘭克福會否取代倫敦的金融中心地位?

茅傑飛迅速回答道:"他們沒有我們這麽悠久的金融歷史。" 緊接著他補充說:"我們英國人有頑強的毅力。如350年前倫敦當年那場大火,當時80%的倫敦被燒毀,可幾年後我們就重建了,而且從那時起我們開始了保險業務。我們英國人有創造力、反應快、適應力強。"這聽起來很像是危機即機會的英國版本案例。

最後,茅傑飛透露:"我們正與政府緊密聯繫,討論未來金融城與歐盟合作的政策。我們希望政府能保證三個重點:一是確保歐洲單一市場,二是歐盟內技術人才的自由出入,三是企業互通權(passporting rights,即英國的金融企業可自由進入歐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22/node128109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