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學會看長遠......但我們還是得認清投資必定帶有風險,投資務必謹慎,儘量看得更長遠一些。

Tay Ken ...| 2016-08-09| 檢舉

剛過去的星期四,在淡馬錫控股的2016財年年度報告發布會出現了一個新名詞——「跨世代投資」(Generational Investing)。

這是淡馬錫年報的主題,說明淡馬錫的投資策略和方向:淡馬錫是跨世代投資者,要為子孫後代成就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致力於創造長期可持續的回報。

這個主題與淡馬錫這家政府投資機構一向的作風是吻合的,但在這個時候選用這個主題,卻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淡馬錫可能是想轉移眾人的視線,不要著重於眼前的虧損數字,而要放眼於長遠的回報率。

與2015財年相比,淡馬錫這次的成績確實不理想。在截至今年3月底的財年,投資組合價值減少了240億元,股東總回報率為負9%,與前一年的19.2%超高回報率形成強烈對比,也遠遠不如2014財年的1.5%。

這也是淡馬錫投資組合價值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後首次下滑,而且一掉就是直逼雙位數。

投資虧損網上引非議

無論是淡馬錫或政府投資公司(GIC),它們的投資結果是虧是賺,向來都受國人密切關注,甚至可說是不時會引起非議。

一如所料,當淡馬錫投資組合價值虧損9%的消息在周四下午發出後,網際網路上立即出現不少批評淡馬錫的留言。有網民斷定這就是政府最近調高公共停車場收費的真正原因。更有人猜測,政府不久後將會調高消費稅,或再提高公積金存款的提取年齡,以便彌補淡馬錫的虧損。

當然,這些都是毫無根據的網上揣測,理智的國人不會輕易被誤導,但淡馬錫這次的虧損卻是不爭的事實。

對此,淡馬錫管理層作何解釋呢

根據淡馬錫的說法,投資組合價值下跌,是由於過去一年全球股市下跌,它所投資的掛牌公司股票價值下跌導致。若與區域股票指數相比的話,淡馬錫的表現其實略勝一籌,因為截至今年3月,MSCI新加坡和MSCI亞太(不包括日本)指數這一年都下跌13%。

過去一年,全球股市經歷大風大浪,尤其是中國股市,去年6月至8月間股市大跌超過30%,蒸發市值一度達約3萬億新元,是23年來最嚴重的股災。今年一開市,中國股市又引發「熔斷」,波及全球股市淪陷。

中國是淡馬錫的重要市場,在中國的投資在投資組合中達25%,僅次於新加坡資產的29%占比。在這個情況下,淡馬錫資產價值受挫,幾乎是無可避免的事。

跟著「大哥」投資

不一定就萬無一失

再來,淡馬錫也一再解釋,作為長期投資者它注重的不是短期套現,在乎的是取得長期的投資回報。若以過去10年和20年的表現來看,股東總回報率均為6%;若是看淡馬錫自1974年成立以來表現,股東總回報率高達15%。

那對於小投資者來說,淡馬錫這次的虧損又能帶來什麼領悟呢?

可能有些人最直接的反應是:還好不僅是我虧錢啊!

確實,如淡馬錫這樣的大型機構投資者,有專門研究團隊做出精闢深入的分析後才決定要進行哪些投資,連它都無法躲過短期市場波動,散戶在如「瘋狂過山車」股市中燙傷手,就顯得情有可原了。

因此,在看到自己「滿堂紅」的投資組合時,不妨也阿Q地想:「還好有淡馬錫與我同在!」

再正面一點看,淡馬錫的虧損也可以是一記提醒——不是跟著「大哥」投資就一定穩賺。

市場十分看重淡馬錫的投資眼光,經常密切注視淡馬錫的一舉一動,它的投資選擇往往對一些投資者起著引導作用,淡馬錫買了什麼,他們也跟風買什麼。過去7年,這個策略或許管用,但事實證明它並非萬無一失。

在區域方面,淡馬錫接下來將更注重美國市場,不僅成立美洲諮詢團,還計劃9月在舊金山開設第2個美國辦事處。在投資領域方面,淡馬錫看好金融、生命科學和數碼空間,正在配合長期趨勢,積極地重組投資組合。

淡馬錫已經確定了投資方向,你還想跟風嗎?

言歸正傳,雖然我們一般人無法像淡馬錫那樣當個「跨世代投資者」,但我們還是得認清投資必定帶有風險,投資務必謹慎,儘量看得更長遠一些。

市場十分看重淡馬錫的投資眼光,經常密切注視淡馬錫的一舉一動,它的投資選擇往往對一些投資者起著引導作用,淡馬錫買了什麼,他們也跟風買什麼。過去7年,這個策略或許管用,但事實證明它並非萬無一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22/node121023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