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時炸彈將被引爆?李嘉誠也攤上麻煩

曾洵真| 2016-06-20| 檢舉

過去12個月里,全球股市投資者損失慘重,數萬億美元在股市「蒸發」。自去年6月算起,全球8個最大的經濟體中有6個經濟體的股市出現崩潰。 這意味著金融危機或已開始。如果說樓市崩盤時間點還是一個未知數,那麼這場全球市場危機或將隨時被引爆。

據外媒總結,在過去12個月里,全球金融市場出現了3次主要的恐慌。

去年8月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一次金融市場動盪,不過接下來今年1月和2月,金融市場波動更厲害。而第三次金融恐慌就是始於6月。雖然並不是每次金融動盪都會影響到全球各個角落,但毫無疑問,新一輪金融危機是全球性的。

中國股市領跌全球?

滬指下跌了近40% 有一個數據可以佐證: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股市下跌有多嚴重?自去年6月股災起,虧掉了2015年GDP總量的36%,相當於廣東省GDP總量的3.4倍。 由於中國市場恐慌情緒蔓延,中國投資者開始瘋狂拋售美國的債券和股票。

彭博曾報道,中國大量拋售美債和美股,令投資者感到擔憂,中國股市的一舉一動也影響全球股市的走向。

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去年7月底到今年3月,中國持有的美股市值從3270億減少至2010億美元,縮水38%。這一比例遠遠超出國際投資者平均持股降幅(平均僅減少9%)。自2014年以來,中國累計減持美國國債已達2500億美元(還是對美元信心不足)。

日本央行按兵不動,股市跌跌更健康?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在過去一年中,日本股市從高位下跌了26%。日本央行6月16日決定按兵不動後,繼續維持利率不變,日經225指數當日收跌3.05%,創下4月以來的低點。

19%德國股市,出乎意料地下跌了!

作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大家都覺得德國經濟應該沒有問題吧,其實不是你想得那樣的,德國股市在過去一年也下跌了19%。德國最為關注的問題是其大銀行的處境,尤其是德銀。德銀股價已經創下歷史新低。

英國股市,全球火藥桶的威力要爆發了!

再看看最近的話題引爆點英國的經濟情況吧。自去年6月,第五大經濟體英國股價下滑了約13%。下周(6月23日),英國將舉行退歐公投。如果公投結果是退歐,那麼對英國和歐盟的經濟和金融市場都會造成創傷。無數雙眼睛正盯著看。

法國股市,別想在這場危機中獨善其身

過去一年,第六大經濟體法國股市從高位下跌約20%。法國經濟增長數年來一直處於低迷態勢,近期的罷工潮更是令經濟雪上加霜。再加上歐洲近期又被恐怖襲擊的陰影籠罩,股市前景難料。

印度股市,暫時安全了?

第七大經濟體印度面臨諸多經濟問題,不過印度的股市表現尚可,雖然股市也有所下滑,但還看不出金融市場存在重大危機。

義大利股市,也是全球股市下跌的領頭羊

而第八大經濟體義大利可就沒這麼好的運氣了,過去一年義大利股市從高峰下跌了32%。這個以奢侈品著名的國度,為什麼能把流行時尚文化做得響噹噹的,卻管理不好股市呢?

美國股市:好似不死鳥,崩潰之後又復甦

最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的股市在去年8月曾現大跌,但隨後開始反彈,在今年年初時又陷入一輪崩潰,不過很快又上漲。但是美國5月就業數據不理想,可能為美國的經濟復甦蒙上陰影。

定時炸彈將被引爆!英國佬脫歐撕扯全球市場

如今,全球市場危機四起,全球股市動盪不安、避險風暴恐愈演愈烈。美聯儲發布不加息聲明後,「英國脫歐公投」成了牽動市場神經的關鍵因素。

6月23號,英國就要公投了,決定英國是不是退出歐盟,這對於歐洲以及全球都是個大事情。

歐盟是一個整體聯盟,而英鎊是一個獨立的幣種,這說明它跟以德國法國為核心的歐洲本土有一定距離。 英國與歐盟的關係長期以來都很緊張。英國一直認為歐盟過於愛管閒事。一些所謂的懷疑論甚至聲稱,歐盟把手伸得太長,侵犯英國的主權。

然而就在英國退歐公投前夕,爆發了一系列「神反轉」事件,這讓原本就緊張不已的市場更是神經緊繃,稍有風吹草動就驚慌失措,導致資產價格上躥下跳。這顆定時炸彈將隨時被引爆!

如果說美聯儲選擇按兵不動,日本央行和英國央行也沒敢輕舉妄動都還算是意料之中,那麼英國親歐盟議員遇襲身亡的悲傷消息把市場攪翻了天。市場猶如坐上了巨大的過山車。 遇刺消息傳出後,英鎊兌美元自十周低位急劇反彈,上演深V走勢,並刷新日高。

全球主要市場已經開啟避險模式。

從亞洲到歐美地區,股市紛紛遭遇拋售,日元、黃金及國債等資產獲得投資者追捧。 持有現金的投資者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存在一個艱難的選擇:

1、銀行極低的利率意味著將錢存在銀行根本賺不到多少的利息。考慮進通脹的因素,銀行的存款實際是在縮水的。

2、很多人擔心將錢投資股票會帶來損失,根本不敢輕易入市。

3、政府債券通常被看到避險天堂,但是當前政府債券的收益率極低。選擇政府債券也無法帶來可觀的收入。

德國國債收益率本周跌至負區間,為歷史上首次。美國國債收益率創下4年來最低的1.61%。 投資者們希望多事之夏的6月趕快過去,全球市場風聲鶴唳,何談經濟復甦。

現在的市場行情,只會讓投資者左右為難。

除了普通投資者,李嘉誠也被捲入其中,英國脫歐公投是否會影響李氏家族的產業,也是一個大大的疑問。

這次,李嘉誠麻煩大了?

現在看來,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也是很多人始料不及的,對於中國的一些企業,包括李嘉誠在內的這些香港企業家,包括王健林在內的中國內地的很多企業家在歐洲的投資,也受到一定影響。

李嘉誠曾因將很多資產從中國內地退出,把大量資產配置投到英國而被聚焦。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李氏商業帝國在英國的總資產高達3900億港元,包括3個港口、3家連鎖店、1家移動運營商、1家鐵路集團、1家區域電網公司、2家區域煤氣公司、1家水務公司。其中,在倫敦市區還有一個3500套住宅的樓盤開發項目。

據報道,李嘉誠在英國的主要投資: 2000年,和黃開始投資英國,斥資36億英鎊為英國Three電信商購買電信運營牌照; 2010年,長江基建牽頭財團億90.3億美元收購英國電網; 2011年,長江基建牽頭財團以38.7億美元收購英國水務業務。同年,李嘉誠24億英鎊買下Northumbrian自來水公司; 2012年7月,長江基建牽頭財團以30.32億美元收購英國管道燃氣業務,7月31日,和記黃埔收購英國曼徹斯特機場集團; 2014年4月,原和記黃埔投資15.12億美元在倫敦商業區金絲雀碼頭重建Convoys Wharf,開展商住項目,這令長實集團成為英國最大的單一海外投資者; 2015年1月,長江實業及其子公司長江基建以合資企業的名義,以10.27億英鎊收購英國Eversholt鐵路集團;同月,和記黃埔斥資約102.5億英鎊收購英國第二大移動電信運營商O2 UK,該交易或成為李嘉誠最大手筆的海外收購。 這一筆筆投資,歷時15年之久,而又以近5年最為集中,總投資累計已經超過了3900億港元。有網友戲稱,李嘉誠「買下半個英國」。

可惜,英國經濟沒有如李嘉誠設想的那麼美,英國市場也沒有他想像的那麼友好。此前,他要斥資約956億元人民幣想收購英國第二大移動電信營運商O2 UK,就被英國官方要求封殺。現在,他估計要慶幸這次封殺了,否則,英國一脫歐,他面臨的驚濤駭浪就更大了。

微信公眾號財經內參(mofzpy)對此評論道: 現在看,李嘉誠真是失算了!不是李嘉誠抄底了英國,英國讓李嘉誠接盤,還接在了高價! 其實,李嘉誠更失算的,是對中國經濟的誤判!他之所以這麼急吼吼往英國跑,根源還在於以為中國經濟不行了,何曾想,中國經濟風雨之後彩虹將來,而美好的英國卻沉疴難愈!

內參君多次說過,看一個企業、一個行業乃至一個國家的發展,都不能看一時、看短期,而要看「勢」、看氣運!比如,內參君就堅信,中國崛起的道路會有坎坷,但這些坎坷都是為磨礪中國而生的,中國正走在上升的勢頭上,不可阻擋!

別的不說,就拿英國脫歐來講吧,短時間,它對中國經濟或有衝擊,但從中長期看,反倒是一件好事! 為什麼這麼說?

一個時期,世界資本就這麼多。現在,英國衰了、歐洲敗了、其他地區更是一堆亂象,那麼資本能往何處去?不是美國,就是中國了!

而一旦英國真的退歐,不僅英鎊、歐元將受到短期重大打擊,美元在今年年內,可能都無法加息。英國脫歐,在弱勢的美元之下,資本更多會向中國跑,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貶值壓力將得到化解,對股市、樓市構成整體性利好,中國央行也就有了進一步操作的空間。

內參君一直認為:戰略目光,對一個企業家,是最最最重要的。同時,在戰略之上,還有更高的因素:一個人的福報大小!正如《了凡四訓》說的:「命自我立,福自己求」,行善則積福,作惡則招禍。對此,要心存敬畏! 一個人,對自己的國家、對自己的故土、對自己的同胞,應當懷有感恩之心、回報之行。這樣,你才會有更大的福報,來支撐你未來!反之,對自己的國家採取機會主義態度,當它處在順境時就一頭扎進去牟利,當它面臨難關時就棄之不暇,那麼,即使你算盤打得再精,一旦福報盡了,早晚逃不脫衰敗的命運。

此言雖小,可以喻大!君不見,自從李嘉誠宣布從中國大陸撤資以來,長和公司的股票已經下跌了約30%;最近,李嘉誠的資產凈值,已經縮水到四年來的最低水平。

作者:頭條號 / 和訊財經端

連結:http://toutiao.com/a6297926236849635585/

來源:頭條號(今日頭條旗下創作平台)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22/node113701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