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聽不懂黃家駒的歌?你們知道這些歌都有什麼故事嗎?
應猶在 2017-12-1
放眼整個樂壇,恐怕再也找不出一個像Beyond的樂隊,他們憑藉著不死的音樂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他們的歌,唱家國情懷,唱和平與愛,唱奮鬥與理想,唱精神與信仰···無數人聽著他們的歌長大,唱著他們的歌面對人生的起起落落。
他們的歌中有著各種各樣的故事,需要我們用心的去了解,只有了解了這些歌背後的創作故事,才能讀懂黃家駒,讀懂Beyond。
《大地》
這首歌是Beyond的成名之作,歌詞含蓄地表達了像大地一樣渾厚的父愛,同時也反映了兩岸的關係,抒發了Beyond的愛國主義情懷。《大地》原本打算叫《長江》,就像流水從青藏高原貫穿整個神州大地流到大海,是中國人的命脈。這首歌以父愛寫大愛,意境得以升華。
《長城》
這首歌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和歷史滄桑的唏噓。黃家駒曾說,寫此歌是要「描寫中國人一貫的民族意識」。長城,它是強權暴政下的產物,是犧牲了無數血肉之軀築成的,然而後人大多只會以它為榮,無視值得反思之處。歌詞是借物描寫這種民族思想和境況,並借古諷今,並非只是寫長城和遠古的中國。
《昔日舞曲》
Beyond樂隊成立之初,黃家駒生活得很拮据,有一天他拿著吉他路過天橋時,有個乞丐拉住了他的吉他,黃家駒表示自己沒錢。那個乞丐說自己並不是要錢,他向黃家駒訴說了昔日的理想,過去從事的事業、奮鬥的歷程以及歷經的輝煌。乞丐的話讓黃家駒感慨頗深,並激勵了年輕的他。1987年,黃家駒寫下了這首《昔日舞曲》,以紀念那個乞丐與他的談話,表達對音樂理想的不懈追求。
《光輝歲月》
1990年,Beyond遠赴肯亞,親眼目睹了非洲人民因為戰爭和災荒而遭受的苦難生活。回到香港以後,黃家駒讀到了黑人第一領袖曼德拉被困獄中的故事,被深深感動了。為了表達對曼德拉的敬意,黃家駒創作了這首歌曲,並呼籲世界和平,消滅種族歧視。
《AMANI》
1991年,海灣戰爭結束後不久,黃家駒從各類文章影像資料中目睹了戰爭的殘酷,於是創作了這首歌,意在提醒人們和平要靠自己來爭取,呼籲人們資助非洲難民兒童。「AMANI」意為和平。這首歌影響非常深遠,每次樂隊在現場演繹時,都是全場大合唱。
《不再猶豫》
這首歌出自專輯《猶豫》,是一首勵志歌曲,激勵青少年奮發向上,不畏艱難達成夢想,也表現了對音樂理想的堅持。Beyond從非洲探訪難民回到香港後,黃家駒根據當地人的苦難經歷創作了專輯《猶豫》,正好東方電影出品有限公司邀請Beyond拍攝自傳式電影《莫欺少年窮》,專輯中的單曲《不再猶豫》就順理成章地被選為了主題曲,恰好又很符合影片的主題。
《海闊天空》
1992年,Beyond將事業發展重心移至日本,但是由於日本對於音樂製作上的嚴格要求,加上語言不通,Beyond的發展之路走得非常艱辛。1993年5月底,Beyond從日本返回到了香港,這一年也正值Beyond成立十周年,於是黃家駒寫下了這首《海闊天空》,記錄了Beyond十年沉浮,有意氣風發,有疲憊艱辛,有無可奈何,但都奮戰不懈。同時也表達了黃家駒內心深處對香港樂壇的掙扎和失望。
《情人》
雖然歌名是《情人》,但寫的卻不是男女之情。還有很多人以為是黃家駒寫給歌迷的,其實也不是。《情人》的填詞人劉卓輝曾在《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一書中說過,《情人》是通過寫分隔異地的感情來談家國之情。它將內地和香港比作一對情人,歌詞中的「牆」隱喻地域和文化差異,好似一堵阻隔之牆,營造出一種若即若離的無奈。
《真的愛你》
如果不看歌詞只看歌名,會誤以為是寫愛情,其實這是一首獻給母親的歌。Beyond剛成立時期,黃家駒生活得很艱難,他沒錢舉辦演唱會,家人也不希望他朝音樂的方向發展。當時只有他的母親在默默地支持著他,甚至偷偷存了一筆錢給他開演唱會用。黃家駒心存感激,在母親節來臨之際創作了這首歌,以感恩母親對他的恩情。
《喜歡你》
Beyond的歌很少講愛情,這首《喜歡你》卻是黃家駒寫給前女友的。最初做音樂時,由於某些原因黃家駒不得不放棄深愛著的女友,把時間和精力放到音樂之中,這令他十分愧疚。於是便寫了這首歌,表達失去愛情的苦楚。為了音樂放棄愛情,體現了黃家駒肯為音樂捨去一切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
為什麼很多歌紅極一時後,很快就沒有人再想起,而一些經典老歌卻一次又一次的被人傳唱,時間越久反而越顯得珍貴。或許也就在於這些經典歌曲在歌聲背後給人講述的故事和精神,讓人感動之餘難以忘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2/node173607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