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星到WI-FI之母,她用能力告訴我們「女人要活成神話,除了漂亮,還要懂點技術」!

從明星到WI-FI之母,她用能力告訴我們「女人要活成神話,除了漂亮,還要懂點技術」!

 

魔鏡魔鏡告訴我,誰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如果墨鏡說實話,它的答案不是白雪公主,而是海蒂·拉瑪——「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

海蒂·拉瑪(Hedy Lamarr)

 

穿越整個好萊塢的黃金年代,如果說只有一人是群星的模仿對象,那就是海蒂·拉瑪。

「亂世佳人」費雯·麗曾因為自己長得很像而自豪。

費雯·麗 VS 海蒂·拉瑪

 

玉婆伊麗莎白·泰勒更是因為被譽為費雯·麗的接班人,而從時代跨度上傳承了海蒂·拉瑪的絕世美艷。

伊麗莎白·泰勒 VS 海蒂·拉瑪

 

黑白片明星瓊·班尼特更是以模仿海蒂·拉瑪起家,成就要遠高於後者。

瓊·班尼特模仿海蒂·拉瑪

 

如果說被所有的模仿者超越是一種悲哀,那麼模仿者的成功也反過來證明了海蒂·拉瑪的空前絕代、艷冠群芳。

然而,這也是海蒂·拉瑪最大的悲劇。

她在好萊塢令人驚艷了近40年,和包括克拉克·蓋博在內的數名影帝合作過,卻從未獲得過任何獎項。

海蒂先後參演了25部戲,不過,她的作品讓人記住的,除了美貌,還是美貌。驚世容顏卻無一部傳世作品,不免令人扼腕嘆息。

海蒂·拉瑪

 

·  01  ·

一朵桀驁不馴的玫瑰花

海蒂·拉瑪出身於維也納的一個猶太家庭,父親是土豪銀行家,母親是貌美如花的鋼琴家。

作為家中獨女,海蒂獨享了父母全部的愛,從小生活得盡情恣意,這也奠定了她一生特例獨行、任性不羈的性格。

兒時海蒂·拉瑪

 

在自傳裡,她這樣描述自己的家庭:

我的母親是一個非常美的女人,我父親很愛她,所以我的生活不僅寬裕,而且還時刻沐浴在愛中。

那時候我覺得,一個女人長得漂亮,就會有男人愛她,這個世界就是這樣。

在音樂之都維也納,很多孩子從小就學習歌唱、鋼琴和芭蕾,而她則選修了鮮有女性涉足的通信工程。

這一反常之舉對於海蒂·拉瑪的傳奇人生而言再合理不過,這也為她日後出乎意料成為所謂「CDMA之母」奠定了可能。

不等學業結束,自少女時代就迷戀表演的她,輟學來到柏林一家表演學校學習。

青年時期的海蒂·拉瑪

 

為了爭取一個表演機會,最初她僅在拍攝現場擔任場記,不久之後,她那令人過目難忘的美麗很快吸引了導演的注意。

1932年,18歲的海蒂擔當《神魂顛倒》的女主角,成為世界上首位全 裸 出鏡的明星。

在該片中,她絕美的面容和奔跑在樹林中的曼妙胴體,在震驚觀眾之餘也帶來了鋪天蓋地的非議。

海蒂·拉瑪這麼評價自己:「我痛恨所有的傳統,即使是藝術也一樣,全 裸 算什麼。」

《神魂顛倒》海報

 

·  02  ·

「世界最美的女人」,四十年如一日的花瓶

海蒂在米高梅公司創始人之一梅耶的引薦下成功打入好萊塢。

在海蒂的演藝生涯中,她總是被自己的美貌困擾,她抱怨說:電影公司往往在宣傳中突出她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觀眾根本不注意她的演技。

每到一處,男人們都對她的美貌肅然起敬,卻對她本身內在的東西並不感興趣。

 

在好萊塢,海蒂先後參演了25部戲,在錯過了《亂世佳人》、《煤氣燈下》、《北非諜影》的角色後,她的花瓶形象再無翻身機會,整個演藝生涯都是在螢幕上做人肉背景,毫無經典作品。

 

對於自己的容顏,她說:「一直以來,我的臉孔是我的不幸,它吸引了6個失敗的婚姻對象,它吸引了錯誤的對象來到我的閨房中,並且,在50年的歲月裡,不斷地帶給我悲劇和心痛,我的臉是我不能移走的面具,我必須永遠與它在一起,但我咒罵它。」

The Heavenly Body劇照

 

Lady of the Tropics劇照

 

「我16歲時傾國傾城,如今依然風姿卓越」,51歲時的海蒂這樣說,彪悍的人生不需要理由。

 

·  03  ·

反轉的劇情, 讓「最美神話」持續延燒

世界跨入千禧年,海蒂去世,享年86歲。逝世時,她的律師說:「對於我來說,她一直是最完美的電影明星,她走路時總是昂著頭,她非常漂亮,即使年老時也是那麼美。」

然而「世界最美女人」的傳奇並未就此終結。

老年海蒂·拉瑪

 

2014年,海蒂·拉瑪百年誕辰,媒體對她的報導鋪天蓋地,她甚至入選美國發明家名人堂,和愛迪生、瓦特、貝爾、特斯拉等科技巨匠一起被後人敬仰。

更有甚者不惜溢美之詞:「只要你使用過移動電話,你就有必要了解並感謝她。要知道,這位性感女明星為全球無線通訊技術所做出的貢獻至今無人能及。」

羅永浩的「錘子」發布會上也藉用了海蒂形象進行宣傳,並稱:「有些人天生有著令人驚豔的外表,漂亮得根本不像實力派,然而他們最終依靠自身的實力改變了人類的發展進程。」

 

海蒂·拉瑪的傳奇引發一波又一波的追捧,一切還要通過時光機倒流到二戰之初:

1939年,海蒂·拉瑪結識了音樂家喬治·安塞爾,他是當時先鋒派作曲人物之一,這個帥哥同時也研究人體內分泌。

起初海蒂只是把安瑟當作腺體專家,向他請教怎樣才能把胸部變得更大……後來,兩人的話題從腺體轉到武器。

安瑟提出,可以藉鑑自動鋼琴的做法來實現「跳頻」的想法,自動鋼琴很像老式計算機,通過讀入編好碼的打孔紙帶來演奏。

海蒂·拉瑪與音樂家喬治·安塞爾

 

1940年初,海蒂·拉瑪和喬治·安塞爾設計出了一個飛機導航系統。

安瑟構思了一對紙捲,分別安置在飛機和魚雷裡面,來指定變化頻率的順序,憑藉海蒂和安瑟的研究以及其他科學家的幫助,他們的成果逐漸完成。

 

1941年,他們完成了這項研究並為他們的「頻率跳變」裝置設計申請了專利,無線電「跳頻技術」就是現在的「擴頻通訊技術」,但這個專利當時並未得到應用。

 

直到上世紀50年代,一個私人公司獨立開發了CDMA之後,才在專利庫裡發現了十多年前的無線電「跳頻技術」,學術界也承認了海蒂·拉瑪的貢獻。

世界通訊協會給予了她高度評價,稱她是為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人物,波音公司曾進行了一系列的宣傳廣告紀念這位科技女性。

2005年,德語國家舉行了第一屆發明者節,以紀念海蒂·拉瑪的92歲誕辰……

但是面對「CDMA之母」的稱號,有人提出了質疑:跳頻的思想早就出現了,而且最早的提出者幾乎不可考了。

而且,即使沒有海蒂·拉瑪的這個專利,CDMA照樣被獨立發明了。

 

其實在主流通信教材上,很少能看到海蒂·拉瑪的名字,頂多是「擴頻通信」那一章節鐘作為軼聞被提及一下,僅僅因為一個沒有實現的專利就被帶上「CDMA之母」的稱號,顯然是過譽了。

除了專利發明之外,海蒂·拉瑪熱更多滿足了人們對於「顏值與智商」並重的想像,她曾經說過:「電影往往限於某一地區和時代,而技術是永恆的。」

 

然而,究竟是技術還是美貌讓海蒂·拉瑪的神話持續至今?在一個看臉的時代,技術是最貼金的方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1/node171173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