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怪這個男人,才能用服裝「襯托」出章子怡、林志玲、周迅的絕色!

都怪這個男人,才能用服裝「襯托」出章子怡、林志玲、周迅的絕色!

 

 

常有人說,世界上極美的女人,都帶著男兒般的英氣;世界上極美的男人,也有著女子般的媚態。

所以,林青霞扮男人時,英俊的不像話。

《刀馬旦》1986

 

公認的帥哥木村拓哉,穿起女裝,也有股獨特的韻味在。

 

說起來啊,最近愛扮女裝的男星也真不少,最近的兩個就有盛一倫和陳曉。

盛一倫在新劇《將軍在上》裡,演一個大宋第一花樣美男,塗眼影、擦口紅、蘭花指。

 

總而言之,就是真的有點刺眼。

服化道的水準比《太子妃升職記》有所提升,但光看頭飾,還是有些劣質出戲。

 

而陳曉在《那年花開月正圓》裡的女裝,就更是刺眼了。

因為和女主打賭輸了,他不得不做女子打扮遊街,造型堪比媒婆,「嫵媚」得很。

 

但是話說回來,除了陳曉這次的造型,這部劇中其他的服化道水準還是高超的,實在讓人挑不出毛病。

孫儷的一套戲服,就在公益拍賣的時候拍出了五位數!

每身衣服都算得上是高定,怪不得這部劇的服裝化妝能做到零負評。

每一個劇中人物,都穿著和他們身份性格相當的服飾。

從江湖賣藝女到大戶人家吳家的大少奶奶,周瑩的衣服件件精美絕倫。

 

看這上面密密繡著的繁花,顏色清新雅致,既凸顯了吳家多有錢,又反映出周瑩活潑的性格:即使是大戶人家少奶奶,她依然留著骨子裡的活潑和少女。

 

上了些年紀後,周瑩服裝的華麗程度有所下降,因為她的性格更加沉穩,作為一家之主的大氣,也無需用堆砌華麗來實現,自有一份氣定神閑。

 

除了大女主周瑩,劇中其他女性的服裝也很契合本身形象。

比如周瑩的婆婆,穿著相對傳統得多,從顏色到刺繡都是古板的大家長做派,但實際上沒什麼主見,不過是隨波逐流。

 

胡家大小姐胡詠梅的造型,基本以花朵為主,色調主要實用紫色或者紫紅。

她外柔內剛,雖然看上去溫柔溫婉,從小沒受過大委屈,但內在沒有那麼簡單,紫色這種帶著神秘感的顏色,跟大家閨秀胡詠梅的形象相當吻合。

 

而最神奇的是,孫儷穿著這條清末裙子,走上電視劇品質盛典的頒獎禮舞台,也美而脫俗!

即使放大了看,這些戲服都精緻到一針一線皆動人的程度。

翩翩蝴蝶仿佛下一秒就要起飛,與此同時,還很大膽地使用了蕾絲裝飾細節,實在是敢於創新。

 

簇簇鮮花的每一片花瓣都用心設計,顏色能看出明顯的漸變效果,而且連盤扣都絕不簡單,做出了像胸針似的裝飾。

 

劇中所有服飾都是採用手工縫製而成,整片布料上幾乎沒有空白,而是用刺繡一針針繡滿,大片手工刺繡營造出飽滿的效果,說這是清末大戶人家的穿戴,太有說服力了。

 

現在的觀眾嘴都變叼了,看一部電視劇好不好,不僅僅關注演技,也同樣關注服裝造型是否精美。

而《那年花開月正圓》在服裝精緻程度上讓人無可指摘,那是因為背後的美術指導是曾經獲得過奧斯卡獎的葉錦添。

 

如今說到電視劇中良心的服裝造型,大家大多會想到《甄嬛傳》,但是早在17年前,葉錦添做服裝的那部《大明宮詞》,其實早早就占下了華語電視劇造型的高峰。

葉錦添實在是很懂得詮釋角色的美,讓當年顏值巔峰的陳紅,美成一副仕女圖。

 

那時候年紀26歲的周迅,出演十幾歲的小太平,靈氣逼人。

 

歸亞蕾的武則天,服飾顏色偏厚重,細節之處卻一絲不苟,實在是:千秋功過無一字,風流誰似武媚娘。

 

就連男性角色趙文瑄,都能被葉錦添修飾出美人的感覺,長髮飄飄,長衫上書寫這詩句,風流倜儻。

 

後來,葉錦添為《橘子紅了》裡的秀禾、大媽、二太太等人設計的服裝,不僅參考了中國傳統服飾,還融合了部分少數民族服裝精華,如此大膽的想像,才使得服裝造型有了生命。

雖然故事背景都是清末時期,但和《那年花開月正圓》不同,《橘子紅了》裡的服裝設計更加保守,甚至把主角的靈魂都層層包裹起來,讓人深絕大戶人家院內的壓抑。

周迅飾演的秀禾形象過於經典,甚至連衣服都有了「秀禾服」這樣的名稱。

 

有人甚至戲稱,將圖片調成黑白,簡直就是清末流傳下來的老照片。

 

葉錦添說,無論是對於角色的理解,還是對於服飾的設計,他都本著以劇為核心的態度,回歸最初對於靈感的想像。

背景年代又是清朝,他為《臥虎藏龍》準備的戲服有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反差感。

曾經被束於閨閣的女主角玉嬌龍,穿金戴銀,嫁衣精緻,服飾不可謂不華麗。

作為九門提督家的千金小姐,氣派程度不是那些大戶人家可以媲美的。

 

在這些錦衣華服的包裹之下,玉嬌龍身上的凜然氣質卻全然沒被掩飾。

和身邊從頭到腳都被封建陳腐觀念浸泡著的母親相比,玉嬌龍的眼神亮如利刃。

 

這樣的反差,也為後面的劇情埋下伏筆。

當玉嬌龍擺脫那些浮華之後,服裝也從工筆劃般精緻的刺繡,還原成水墨畫般寫意的粗布長衫。

矯若驚龍、飄然若仙,在竹林中上下翻飛的章子怡和周潤發,宛若畫中人。

 

一襲粗布衣,一頭淩亂的發,這才當得起「玉嬌龍」這個名字吧。

 

出走後的玉嬌龍,和之前當千金大小姐時的反差非常大,服裝造型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在很多人心中,《臥虎藏龍》是飄逸又頗具歷史厚重感的,在這背後,葉錦添為此盡力不少。

有一次,葉錦添去布置其他場景,回來才發現正在拍攝中搭的牆沒有做舊,當時即使所有人覺得可以準備開機。

但他依然覺得不行,拿著東西就上去刷牆做舊。

 

如此嚴謹認真的結果就是,2001年,做了15年美術指導的葉錦添,拿到了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獎,抱得小金人。

 

在這個時代,好的審美成了稀有品。

看了葉錦添當藝術指導的影視劇,你可能才能明白什麼才算高級的審美。

為了拍好《胭脂扣》,他翻閱大量資料後才敢動手設計,終於營造出兩個時代的愛恨情仇,梅姑的眼波流轉,與紅唇紅花相映襯,至今經典。

《胭脂扣》1988

 

電影《誘僧》發生在唐朝,故事神秘又詭譎,葉錦添大膽使用了明亮妖冶的色塊,使整個故事變得更具奇幻色彩,和原作李碧華「文妖」的風格相呼應,仿佛不是人間事。

《誘僧》1993

 

大家熟悉的《黃飛鴻》系列,呈現出一片紅+黃的色調,十三姨的西式裙子和黃飛鴻的長衫並不違和,整個場面有種恢弘的氣勢,卻又像黃昏時的餘暉,暗示著王朝將落的哀傷。

《黃飛鴻之獅王爭霸》1993

 

《夜宴》裡,章子怡和周迅同場競技,卻絲毫不會搶了對方風頭。

她們一個是妖冶異常的皇后,渾身都是飽滿欲滴的紅。

 

一個是天真無邪的大臣之女,從頭到腳都是白,純潔無暇至極。

《夜宴》2006

 

在《赤壁》之前,林志玲的形象基本是娃娃音的模特兒,帶著一身的豔麗。

但葉錦添卻讓她放下頭髮、一身素衣,使不少人也看到了她身上的嫺靜之美。

《赤壁》2008

 

電影《風聲》拍攝時,經歷一波三折,一共換過三波造型團隊,最後交給葉錦添接手時,時間已經非常緊。

但就算任務再艱巨,他也一絲不苟地為角色縫衣服。

周迅的角色要製造曖昧感和危機感,而李冰冰則是偏於文靜。

最後出來的效果,雙姝果然氣質截然不同。

《風聲》2009

 

若是你以為葉錦添只是電影美學大師,那就太簡單了。

楊麗萍的畢生之作《孔雀》,也是出自他之手。

為了做出最好的效果,他經常一跪就是兩個小時,跪著做裙子,甚至逼得這位奧斯卡得主坦誠說:《孔雀》是我這輩子做的最難的衣服。

 

所有的辛苦付出,當然都沒有白費,《孔雀》最終呈現的舞台效果,堪稱驚豔。

楊麗萍仿佛真的成了山間的孔雀,靈動的肢體和精妙絕倫的服裝,每一秒都是視覺大片。

 

製作出如此多瑰麗無比的服裝,可葉錦添本人,卻幾乎只穿黑色,簡樸到放在人堆都認不出他的程度。

對此他的解釋是,作為用雙手創造色彩的藝術家,自身隱沒在低調的黑色中就足夠。

 

給那麼多的角色都當過「裁縫」,葉錦添最愛的還是黛玉,只因她和他一樣,始終保持著一份帶著熱忱的純真。

 

他說,整個世界是一個黑色的廣場,每個人都好像裝了一個安全燈在黑夜裡行走。

當你看到一個人的時候,你就看到他那個地方有一點點光;當你能看到幾萬人的時候,你的光就變強,你就能看到這個廣場長什麼樣子。

將自己隱沒成無色,葉錦添才更能看清角色身上散發出的光彩。

心無旁騖去追逐夢想的人,也許就像他這樣吧:「只要你足夠瘋,把所有細節都弄對了,就可以找回一個時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1/node171169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