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罵裝X、虛偽、大花瓶,43歲少女林一笑而過,時間卻代她溫柔還擊

| 2017-05-09| 檢舉

當憤怒無濟於事, 那便選擇溫柔吧。

溫柔的力量

前段時間,

林志玲在《奇葩說》做客,

好姐姐隨手截幾張圖,

臉沒僵,表情沒崩,

整個人散發出一種含而不露的成熟美,

儀態萬千,優雅隨和,

既不張揚,也不做作。

從微笑、眼神、皮膚、身材,

再到精神狀態,

身上的每一個細胞,

都在不遺餘力地為她抹去歲月痕跡。

這不是大街上那種看過就忘的美,

這是能讓人銘記的靈動之美。

真的很難讓人想起:

哦,這已經是個43歲的姑娘了。

如果說,

20歲以前容貌是父母給的,

那二十歲之後,

外在的一切都將化為浮萍,

只有內在的力量才能支撐起想要的人生。

所以林志玲若是花瓶,

那也是如鐵一般堅硬的實體花瓶。

節目中,

一位女嘉賓訴說情傷,

為了安慰對方,

她很坦然地講出了,

自己被莫名分手的經歷,

撕開傷疤治癒別人。

她一直是這樣,

像山谷溫暖的風,

像拖住落葉的泥土,

像旅人渴求的清幽泉水,

體貼身邊每個人,

讓人如沐春風。

然而,十年以前,

很多人還對她懷有莫名惡意。

認識林志玲,

是從聲音開始,

辨識度很高的娃娃音,

也正是這種聲音,

成了大家攻擊她的理由。

娃娃音、發嗲、做作,

裝優雅、虛偽、忸怩作態,

能對一個女生作出的低劣評價,

幾乎全都用在她身上。

二十一天可以形成一種習慣,

一個人如果堅持娃娃音、

發嗲、裝優雅二十多年,

那習慣必定深入骨髓,

成了她的一部分,

也算一種本事,

更何況,

還不一定有「裝」這一說。

林志玲屬於大器晚成型,

26歲簽約模特,

30歲才有如神助地被大眾知曉,

那波突如其來的知名度,

讓她覺得不可思議。

被冠以「台灣第一美女」的稱號後,

伴隨著成名而來的,

是鋪天蓋地的質疑和詆毀。

在娛樂圈,

女星往往會比男星辛苦,

而她似乎格外辛苦,

連最基本的聲音都被人攻擊。

「花瓶說」也是占比較高的詆毀說辭,

空有臉、胸、大長腿,

卻沒演技,沒「底蘊」,

可不就是被挑剔的好對象?

還好她沒放棄,

還好有時間為她做證明,

林志玲十幾年如一日,

堅持做自己,

用最柔和的方式,

讓多年誤解一點點土崩瓦解。

連時間都對她表白了,

我們為什麼還要拒真相於門外。

看過《花樣姐姐》的人,

大多都被林志玲圈粉,

雖然那檔節目也有不設定台詞的劇本,

但從很多細節,

能看出一個人的真性情。

雜亂和貧窮容易讓人暴躁,

最少,也會讓人產生瞬間的小脾氣,

很多不看好林志玲的觀眾,

都等著看她撕開假面、露出尾巴的那天,

然而沒人等到。

面對高密度的攝影機,

她全程舉止得體,

體貼又克制,

周到又含蓄,

沒有一瞬間的失儀。

而且除了那份優雅,

我們還看見了更多東西。

她從容自信,信手便能把名勝古蹟講解出來;

她也會脆弱,親哥哥到場後激動淚奔;

她渴望愛情,像少女一樣大聲吶喊;

她活潑可愛,玩嗨了便豁出去;

她冷靜理性,處理問題條理清晰;

……

雪姨王琳有一次暈船,

林志玲即刻送上塑料袋、衛生紙,

這些東西是隨時帶著的,

以防萬一。

最讓人感動的,

是雪姨有嘔吐跡象的那刻,

她下意識用手去拖住了塑料袋,

潛意識的東西裝不出來。

李治廷也透露過一個小細節:

我為了介紹這次旅程的景點,

做了很多功課,

有時候難免說錯,

其實林志玲都知道,

因為她在大學裡就修過西方美術史。

但是她不會馬上來糾正我,

特別謙虛,會找到機會跟我說,

「我記得我以前也讀到過……」

這樣,很多知識就都幫我補全了。

當我知道她是多倫多大學畢業的時候,

我已經驚呆了!

她非常深藏不露。

當知道她畢業於世界排名前二十的

多倫多大學畢業,

獲西方美術史和經濟學雙學位時,

神姐也驚呆了,

如果現在做花瓶需要這種學歷,

那我估計連玻璃渣都算不上。

而且林志玲是15歲赴加拿大求學,

為了給家裡省負擔,

減少留學學費 ,

她用三年時間修完了四年的課程。

然而這些武器,

卻從來都沒被她當做炫耀的資本,

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

《花樣姐姐》播出之前,

她像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

節目中的她,

變成了一個真實的人,

會笑會哭, 溫柔又性感,

可愛又調皮, 能開朗也能自持,

不再和世界保持抽象的距離,

是個實實在在的人。

林志玲的高情商,

在圈內是出了名的,

由於身高問題,

每次出席節目,

只要身邊的人比她矮,

她就會下意識地半蹲或者歪頭,

以照顧對方的情緒。

有一次出席浪琴手錶活動,

她前後俯身半蹲80多次與人握手,

從頭至尾都是笑意盈盈。

跑電影宣傳,

和劇組的人同台,

她就直接穿平底鞋,

哪怕與自己的調性不符,

會失了一點優雅。

《赤壁》發布會時,

記者問是否介意和梁朝偉的身高差,

她說,男人的氣度比高度更重要。

電影《赤壁》是林志玲的一次轉折,

優秀的女演員太多,

似乎怎麼輪也不該輪上自己,

外面的質疑聲很大,

但她抓住了這次機會,

十分珍惜。

那時她從馬上墜下才恢復不久,

當時只差一公分的距離就沒有明天,

而且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癱瘓狀態。

很痛,不能動,不能走路。

因為醫生說會好,

所以她沒有叫過一聲難受,

就這麼和痛共存了半年的時間,

最後回到原本的自己。

之後遇到每件事,每次機會,

她都會像珍寶一樣珍惜,

「哪有時間去患得患失,

如果當初沒有那一公分,

一切都會成為零。」

林志玲把這次意外當做上天的考驗,

考驗她是否足夠堅強,

是否有寬廣的胸襟。

而時間說,她有。

現在,幾乎沒有事情能激怒她,

這個少女始終掛著得體的微笑,

用最溫和的辦法解決一切。

蔡康永說:

認識林志玲十幾年,

從來沒聽她說過別人的壞話。

神姐自問做不到,

就算不說,

小小的抱怨也免不了,

可她做到了。

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無需提醒的自覺,

以束縛為前提的自由,

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蔡康永還提到過一件事:有一次凌晨兩三點,林志玲給他發消息說有心裡話想找他傾訴,正好他也有問題想問她,於是兩個人約到一起聊天,天南地北,不知不覺天都亮了。

「而我感到驚訝的是,整整8個小時,她一直都很端正地坐在椅子上,保持著淑女的儀態,而我早就累得倒在了牆角。」

很多人都覺得她虛偽做作,

在鏡頭面前的一切行為都像是被裝訂過,

絲毫不行差踏錯,

可這就是她的習慣呀,

就是她的生活呀!

你有沒有想過,

一個人到底要有多麼強大的自控能力,

才能把自己活成書中的人?

面對質疑,

她是這樣回應的:

「這是我的習慣,

而且我喜歡這樣子。

當我看到別人開心的時候,

我會很開心。

所以我會很在乎大家的感受,

這是我本身性格上一直存在的,

我如果去改變了,也就不是我了。

對我來說,

不去考慮別人的感受,

反而更折騰自己,

會讓我翻過頭再去糾結,

為什麼那個時候沒有好好多想一想。」

十幾年來,

外界對她的攻擊不曾停過,

她也曾反省,

是不是要改變,

比如用假音說話,

強迫自己忘了本身的娃娃音,

可那就不是她了呀,

那是一個接受大眾眼光洗禮,

被雕刻過的林志玲。

其實一個人到底怎樣, 八卦說了不算, 外人說了不算, 身邊的人才看得明白。

不久前的「陳冠希手撕林志玲」事件, 一度把她推上風口浪尖,不明真相的觀眾在網上對她謾罵如潮,結果事實證明,那是欲加之罪,是莫須有。

雪姨王琳坐不住了:會講究,也能將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見過世面的,自然會在人群中散發不一樣的氣質,溫和卻有量,謙卑卻有內涵。這個才是我認識這麼久,一直與人為善的林志玲。

你是怎樣的人,時間說了算,朋友說了算。

那期間她沒有正面回應, 事後卻仍然一臉笑意出現在觀眾視野里, 像什麼都沒發生過。

她有一顆堅強又柔軟的心,

可再堅強也是一顆心,

和你我一樣,

會難受、會疼、會酸澀。

好在這十幾年的謾罵,

都有時間替她溫柔還擊了。

她給自己的披上鎧甲,

卻不用刀戰鬥,

只春風化雨地微笑,

一「裝」二十多年,

打敗了種種質疑。

水,沒有比它更柔和的東西, 但一公斤水可以浮起兩公斤的木塊;水從直徑0.5毫米以下的高壓噴嘴急速射出,即成「水刀」,可攻堅頑石。林志玲就是這樣一個如水的女子。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1/node149926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