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1%懂表人士知道的複雜功能

早已超脫讀時意義的腕錶,為製表師提供了突破自我、挑戰極限的舞台,每攻破一重障礙所帶來的成就感或許常人無法想像。而作為表迷而言,脫口而出的陀飛輪、三問、萬年曆,已不再是什麼驚人之舉,讀懂更多的複雜功能,亦是對自身的一種挑戰與突破,這是僅僅會「讀時」所無法體味的感覺。

時間等式↓

在普通時間顯示基礎上(平太陽時),同時增加真太陽時顯示的鐘錶,在通常情況下便稱為「時間等式」手錶。

真太陽時↓

天文表中常用的複雜功能之一。我們日常用的計時是平太陽時,平太陽時的理論依據為假設地球繞太陽的旋轉軌跡是標準的圓形,且一年中每天的時間都是均勻的。而事實上地球繞日運行的軌道是橢圓的,且每天並不都是24小時,以該理論為依據設定時間的鐘錶便被稱為「真太陽時」。真太陽時等於平太陽時與真平太陽時差之和。

代表錶款:寶珀Villere Equation du Temps Marchante手錶

該表具備萬年曆功能,飛返月相顯示,還有兩個指示時間等式的功能(差值指針和實際太陽時指針)。6點處的窗口,顯示了腎形凸輪-現在看來更像是對宇宙現象的一種描述,經過精確計算得來的形狀,形像地表示出地球自轉和公轉軌道之間的關係,倒是讓我感覺到製表師的浪漫用心。↑

卡羅素↓

最初為丹麥籍製表師Bahne Bonniksen於1892年在英國倫敦設計的、為消除位差對手錶走時精度所造成的影響的機構。其出發點與陀飛輪如出一轍,但在運轉時並不注重旋轉週期的時間,故而其結構雖不比陀飛輪簡單,但精準度卻遠低於陀飛輪。2008年寶珀將這一古老的技術加以改進完善,並推出創新的一分鐘同軸卡羅素技術,使其在精準度大大提升之餘,更兼具了極大的觀賞性,成為與陀飛輪並駕齊驅的傑作。

代表錶款:寶珀卡羅素月相表

和陀飛輪一樣,卡羅素的發明也旨在減少重力作用對機芯運行的影響,只是兩者的構造有所不同。陀飛輪通過一條傳動輪係與主發條盒鏈接,而卡羅素則有兩條傳動輪系:一條為擒縱機構提供動力,另一條則用於控制框架載台的轉速。月相顯示是另一項曾被埋沒的複雜功能,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被寶珀重新演繹後方獲新生,在當時的「石英風暴」下,寶珀此舉將世人的目光重新拉回了機械製表領域,從而引領機械製表的複興。而寶珀亦把這份對於鍾表行業的深遠意義,內化為自身創作的動力,發展出目前世界頂級製表業內最完整龐大的月相家族。↑

日出日落時間顯示↓

天文表中常用的複雜功能之一。由於每一個時區的經度和緯度不盡相同,因而其日出和日落的也有所區別。擁有日出日落時間顯示功能的手錶,通常將每個小錶盤的指針,都以特別定製的獨立凸輪控制,因而能夠顯示指定地區日出日落的時間。擁有日出日落時間顯示的手錶,每一隻都需要根據使用者所在地區的經、緯度來進行設定與製造。

代表錶款:愛彼皇家橡樹日出日落時間等式天文月相萬年曆腕錶

日出與日落的時間取決於日期和當地的經緯度。日出時間顯示盤設於9點鐘位置,日落時間顯示盤則設於3點鐘位置。這兩個顯示盤的指針由兩個每年旋轉一圈的凸輪來控制,凸輪的形狀需根據佩戴者所選地點的經緯度來決定,凸輪接觸傳動齒輪的位置則取決於該地的經度。製作這些凸輪需要精確無比的加工技術,毫髮之差就會導致8分鐘左右的誤差!愛彼錶廠備有專為全球250個大城市精密設計的時間等式凸輪,也可應顧客要求專為其它某一地點特製,但該地的緯度必須介於北緯55°和南緯55°之間。在更接近南北極的地區,在技術上不可能做出具有足夠直徑的凸輪。↑

黃道十二宮↓

天文表中常用的複雜功能之一。如果將宇宙視作一個天球,那麼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無限擴大而與天球相交的大圓,就是黃道。太陽在黃道上每天由西向東運動。人們從黃道上的春分點開始,將黃道等分為12個段,每段都長30°,稱為一個宮,意思是太陽每個月在一個宮里活動和停留。一年12個月,太陽依次經過這12個宮,共360°。這12個「太陽宮」以黃道12星座的名字命名,被成為黃道十二宮。擁有黃道十二宮功能的手錶,所顯示的便是太陽於每年12個月中,在每一宮中停留與活動的情況。

代表錶款:積家超卓傳統大師系列複雜功能腕錶

該表在天文方面還別出心裁,陀飛輪不僅用來點綴星空歷,還用來計算所謂的恆星日,而不是一般計時。恆星日比太陽日約少4分鐘。錶盤上有黃道星座圖,圖的外層有一個旋轉的小太陽,星座標記和月份標識環繞著星座圖,用來顯示標準時間,也就是平太陽時。↑

恆星時↓

天文表中常用的複雜功能之一。由於借用了時間的計量單位,所以常被誤解為是一種時間單位。恆星時是根據地球自轉來計算的,它的基礎是恆星日。由於地球環繞太陽的公轉運動,恆星日比平太陽日(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日)短約1/365(相應約四分鐘或一度),因此一個恆星日等於23小時56分4秒。而擁有恆星時功能的手錶,其顯示的便是以恆星日為基準的時間。

代表錶款:IWC萬國表葡萄牙Sidérale Scafusia腕錶

葡萄牙Sidérale Scafusia腕錶不僅有著引人注目的錶盤,其刻有夜空和萬年曆的底部亦同樣吸引人。萬年曆以圓形圖案展示,從第1天(1月1日)連續地數至第365天(12月31日);在閏年時則顯示字母「LY」及數字「366」。萬年曆亦與表背邊緣相接,顯示該天的當前時間、恆星時及日出日落時間的顯示,並附有以24小時運行的箭頭標示。最後,中心位置的夜空設計帶有黃色鐫刻地平線,展示佩戴者自行選擇的夜空位置。IWC萬國表的工程師運用個別位置的坐標計算出地平線的角度,再以機械方式控制操作日出日落顯示的凸輪。佩戴者擁有的不僅是一枚非凡腕錶,更可自行選擇星宿,展示出特定地理位置的夜空。而夜空構成的背景更備有偏振濾光鏡,在日夜時間分別以灰色和藍色顯示。↑

潮汐顯示↓

潮汐現象的根源在於太陽、月亮、地球三者之間的引力作用。就是根據這種原理,在印尼海嘯發生前曾有一位印度科學家利用這種原理推斷當木星、金星、月球、地球和太陽排成一條直線時,在這個時間點上就會發生強潮汐(即海嘯)。但這種理論並未引起今天這些以儀器為依據的科學界的足夠重視。不過充分尊重地心引力的機械手錶將這種理論賦予天文表上,人們可在手錶上看到潮汐變化並作出預測。

代表錶款:雅典Moonstruck天文表

對於這款表你不需要任何操作,只要每天將他帶在身邊,可以清晰看到天體的位置就知道何時潮汐,何時強潮汐了。天文表不稀罕,可17年將一個完整的天體運動系統置於一款手錶之上,絕對稀罕。據資料稱這款手錶科學地通過機械運轉與精密的軌道計算,在手錶方寸間呈現月相盈虧,月球和太陽、地球之間的萬有引力所引起的潮汐變化。能顯示任何特定海岸線或海洋上目前潮汐狀態和變化趨勢。對於純機械表來說,萬有引力的精密運用是他不可小覷的科技王牌。如果你有這表只需戴著它即得到預測結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92568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