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AJ」Tinker Hatfield的故事
也許你知道籃球之神Michael Jordan,也因為他的影響和精神去轉而購買Air Jordan的正代系列球鞋,但是你可能並不熟悉Tinker Hatfield,雖然這位不朽傳奇的締造者沒有設計每一代的Air Jordan,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在Nike工作的30年間,將Air Jordan這個系列從即將「夭折」到做「活」再到如今的「神物」一般,他以一個專業建築設計師的角度將球鞋優異的性能、自己的哲學和球員的審美結合到一起打造出了一件件不朽的作品。
Tinker Hatfield在Oregon的Halsey 長大,因為自己的老爸TinkerHatfield Sr.是一位田徑教練的原因,Tinker 同樣繼承了他老爸的運動基因,不過他除了田徑之外,還在籃球,美式足球上有所突破,1970年他還成為了Oregon年度高中Johnny Carpenter Prep Athlete的獲獎人選。隨後步入Universityof Oregon的他師從傳奇田徑教練以及後來Nike公司創始人之一的Bill Bowerman。主專業為建築設計的他在畢業之後先是從事了建築設計師的的工作,初期Nike在美國的一些建築、Showroom以及部分Nike Store的設計他均有參與。但是擁有建築執照的他並沒有繼續在這個領域工作下去,1981年,他跟隨自己大學的恩師Bill Bowerman來到了Nike的正式員工。1985年來到了Nike產品設計部門工作,這一工作一干便是30多年。
Tinker Hatfield早期在Nike產品設計部門的工作是從事一些可見式氣墊的設計,後來我們熟知的Air Jordan 3,Air Max初代系列都是他在這方面的傑作。雖然並不是Air Jordan系列的設計的祖師爺,但是Tinker的加入成功的留下了當時不滿前兩代設計要出走其它品牌的Michael Jordan,隨後與MJ的合作更是奠定了Jordan Brand在球鞋歷史上傳奇的地位,或許也是因為這些事,在1998年《財富》雜誌評選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100位設計師中會出現Tinker的名字。
Nike的救世主
研發Air Jordan 3時,當時的設計師Peter Moore突然宣布辭職,他和另一位離職的Nike高管決定成立新的運動品牌去繼續為MJ推出球鞋,當時Nike面臨了極大的挑戰,如果Air Jordan 3得不到Michael Jordan的認可,那麼不排除MJ與Nike一拍兩散的可能性。臨危受命的Tinker開始了這一極有挑戰的工作,他邀請了MH參與球鞋開發,讓MH作為一個設計師的角度去構思這款球鞋,兩人在設計研發過程對於一種紡大象皮的材質很感興趣,這個名為「爆裂紋」的設計被使用到了Air Jordan 3身上,成為了Nike在圖案設計上的經典之作。最後當這雙鞋呈現在MJ的手上時,MJ笑了,他從來沒想到過一個設計新人能夠為自己打造一雙自己夢想中的球鞋。隨後夢想繼續延續。後來有一家媒體採訪Tinker的時候說到他第二雙最喜歡的球鞋是Air Jordan 3。因為那是他設計的第一雙Air Jordan鞋。同時對於他和MJ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的過程,也時因為這一次的合作而成為了朋友。
其實後來Tinker在問到MJ,是不是Air Jordan 3將他留在了Nike,MJ說球鞋的設計時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當時MJ父親的意見,那一次看3代的樣品,其實MJ本人已經不在乎了,因為他認定自己幾乎要離開Nike了,而且那次去會談還出現了遲到的現象。但是會談後MJ的父親將他叫到一邊因為遲到而責備他,並告訴他說「如果你和Nike繼續合作就能得到穩定的收入,但是如果另起爐灶的華,會有很大的風險性。」或許父親的忠告才是MJ選擇留在Nike的基本原因,但其實在Nike總裁Phil Knight的眼裡,Tinker Hatfield才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他的設計拯救了Nike。
Air Jordan設計的巔峰
父親的忠告影響了MJ一生,1993年,MJ的父親在不幸被人謀殺,痛苦萬分的MJ決定退出NBA去打棒球,因為之前的三連冠對他而言在NBA已經沒有任挑戰。而那一年Tinker為他設計的Air Jordan 9很遺憾的沒有被MJ在NBA上穿著。就當很多人包括Nike的高管認為MJ的Air Jordan系列就此終結時,Tinker希望能夠延續這個系列的設計,或許是他早已料到了MJ在一年之後就會重回NBA,所以Air Jordan 10的設計繼續進行。事實如Tinker所料,MJ身披45號球衣和那雙Air Jordan 10 「Double Nickel」在麥迪遜廣場花園球場狂攬55分,宣告其正式回歸。但是Air Jordan 10在Tinker早期完成時拿給MJ看的時候,其實在鞋頭處還是有一處設計的,但最終的版本中並沒有看到這樣的設計,不是因為這一處設計成本太高,也不是因為在這的設計透氣性不好,據Tinker說,這一處設計是MJ根本不喜歡,所以才拿掉的,但是因為當時MJ沒有參與到這雙鞋的設計,所以在看到當時要發售的實物之後,MJ根本不買帳,而當時其實工廠已經開始做了,為了讓MJ滿意,Tinker做了一次「緊急」修改,在當時已經生產了一半的情況下改變了設計,所以最後大家看到的Air Jordan 10在鞋頭處是沒有那樣的設計。
第一次復出之後,MJ重新帶領公牛奪回了NBA總冠軍,而且又是一個三連冠,這三連冠的難度相對第一個要難了很多。這期間Tinker與MJ的合作也是愈發的默契,Air Jordan 11,Air Jordan 12,Air Jordan 13以及Air Jordan 14這四雙鞋就算沒有了MJ在比賽中穿著他上演的高光時刻,但憑藉其設計以及性能也足夠讓人記住了。
尤其是Air Jordan 11,一雙以割草機為靈感設計的球鞋,高級漆皮的應用也開創了籃球鞋的另一個高光時刻,MJ自己第一次看到這雙鞋的時候,就對Tinker說道,「這雙鞋太棒了,這才是我想要的東西。」而後MJ提前上腳,消費者並沒有因為暫時買不到而失去了購買慾望,那一年正式發售這雙鞋的時候,商場門口圍著一大堆人整夜等著它。這一現象其實一直持續到了每年年底重磅發售的Air Jordan 11各種配色上。
朋友之間的饋贈
在2013年,美國著名球鞋雜誌《SOLE Collector》迎來10周年的時候,Tinker還自己手繪了一雙Air Jordan 11 Bred送給了《SOLE Collector》的創始人Steve Mullholand,這個來自Tinker Hatfield的禮物,讓當時到場參加活動的每個人都將呆了,手繪的圖案包含了一些和Steve有關的設計還有Jordan的Logo,最令Steve震驚的便是這雙鞋上還繪由一艘帆船,它不是一艘古老的帆船,也不是全新的帆船,而是Steve早年擁有的一艘帆船。甚至這雙鞋上還有自己的人像。
Tinker對於自己的朋友總是那麼的好,最近幾年在球鞋圈火熱的Air Jordan Oregon Ducks系列其實除了作為競賽獎品獎勵給Universityof Oregon,其中有一雙鞋還寄託著Tinker對自己已故的摯友的懷念。
Doug McClain和Tinker從小就是要好的朋友,他們從小就在一起旅行,從來沒有錯過任何Oregon Ducks的橄欖球比賽,Doug的「不辭而別」對於Tinke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Tinker一直想為他做點什麼,不僅僅是為了紀念,而是要用一種屬於他們最特別的方式來緬懷這個終身的摯友,所以他通過一雙Air Jordan IV,在鞋舌後面繡上了「為了俄勒岡州立大學設計,為了緬懷Doug McClain。」
與MJ的合影趣聞
手裡拿著Air Jordan XX3 「Titanium」的Tinker Hatfield和MJ一同成為了《SOLE Collector》雜誌22期的封面,這張封面其實並不是MJ和Tinker一起拍攝的,因為兩人的時間檔期都不一樣,所以最後只能用品牌拍攝MJ的官方圖片的基礎上,將Tinker「拍」入到這幅圖中。
當MJ一身西裝革履,尊貴的氣質的照片給到Tinker手中的時候,這和Tinker起初想的不太一樣,因為他以為穿件T恤就好,他覺得他不用在服飾上和MJ爭光多彩。但是當Tinker的夫人知道要拍攝封面的時候,她明確的說到Tinker衣櫃里的衣服都是難等大雅之堂的,所以她毫不猶豫地給了Tinker一張西裝店地消費卡,這樣他可以去挑一些更有韻味地服飾。後來拍攝的時候連攝影師都不敢相信這是他所熟知的Tinker。不過後來拍攝的還算順利,後期製作的時候也是非常順利,最後呈現出來的照片也是非常融洽。對於Tinker來說,這是他第二次登上雜誌的封面,很早之前,他出現在一本建築藝術雜誌的封面。後來這張封面被裱好送給了Tinker,直到現在都還擺放在他的辦公桌上。
其它經典之作
Tinker除了為Nike設計了足夠多的Air Jordan球鞋以及跑鞋之外,NikeAir Trainer 1這一運動鞋歷史上的經典之作也由他完成,而這雙鞋得益於早年Tinker在波特蘭的Metro Y中心鍛鍊,因為每一次鍛鍊的時候Tinker都會帶三到四雙鞋去,因為他不知道在健身中心的這段時間會做去做點什麼,有時會打會籃球,有時還會跑步。但是籃球鞋又不能保證在所有的運動上都穿的舒服,所以他認為如果能夠設計一款球鞋滿足在健身中心不同運動的需求,但是如果要滿足很多種運動的需求,就有必要推出一款訓練鞋能滿足所有運動,這就是Nike Air Trainer 1 的初衷。但是當時這個念頭誕生的時候,Nike里很多人認為這個計劃是足夠愚蠢的,他們擔心的是這樣的鞋是否存在,但Tinker做到了,他將籃球鞋和跑步鞋的功能性做了一個中和。
知名潮流網站Complex前幾年曾經做了一個專題,內容是最被人期待在現實生活中出現的電影道具,其中有鋼鐵俠的盔甲、哈利波特的隱形斗篷等一些大名鼎鼎的物件,但是,這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一雙球鞋,那雙鞋叫Air Mag。早在1989年,那部著名的《回到未來2》中,Michael J. Fox 扮演的Marty McFly腳下的那雙能自動鎖緊鞋帶的鞋子便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2011年的時候,電影中那雙Air Mag的仿製品,也就是我們看到的這雙Air Mag以慈善拍賣的方式限量發售,所得善款用於帕金斯病的治療研究。這雙最初誕生於80年代的鞋子,在今天看來仍頗具未來感,當一雙鞋子的設計能貫穿20年的光陰仍歷久彌新,那麼這樣超越未來的設計或許只有一個人能夠做到——Tinker Hatfield。
Tinker Hatfield的設計生涯中還有很多作品值得悉數,比如說為網球名將阿加西打造的Air Tech Challenge,開啟可視氣墊的Air Max 1,這兩年在國內流行的Air Huarache,以東非裂谷為靈感設計的Air Rift,戶外籃球鞋的Air Raid,還有今年初代之初的Air Max 0。甚至LeBron James的首雙簽名鞋Zoom Generation,他也有參與。
即將到來的NBA Global Games,Tinker Hatfield將會和MJ一同來到中國,對於MJ和Nike來說,他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他所設計的這麼多產品,為整個籃球鞋世界樹立了一座後人難以逾越的豐碑,而他也如同這座豐碑,站在最高處,俯瞰著整個世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92176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