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過年習俗!初一禁忌到初九過年禁忌大公開!絕對要分享給你朋友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FUNMIIO ...| 2016-02-03| 檢舉

除夕民間過年習俗:除夕夜圍爐慶團圓

民俗習慣:祭祖年夜飯守歲

祭祖:華人過節總不會忘記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先人,春節也不例外。

年夜飯: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

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年夜飯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

"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

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

韭菜和長年菜代表「長長久久」

青菜代表「清吉如意」

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

魚丸、蝦丸和肉丸代表「三元及第」

水餃因形狀像元寶而有「招財進寶」的意思

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各式各樣的年夜飯,南北各地不同,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因為形狀像金元寶,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

南方新年有吃餛飩習俗,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四方;新年吃麵,是預祝壽長百年。

壓歲錢:過年給孩子一些壓歲錢是中國的傳統民俗。壓歲錢飽含著長輩對晚輩的祈福求安。

在中國,關於壓歲錢的來由,民間曾有一些流傳甚廣的故事,古時候有一個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出來禍害小孩。

於是人們就點亮燈火通宵不睡,並把銅錢放在孩子枕邊以避邪,這就是"守祟""壓祟",後來也稱為"守歲""壓歲"。

守歲: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大年初五,傳統習俗上初一到初四,垃圾為「財氣」,但到初五隔開日以後,垃圾反為「窮氣」,

因此初五要將過年期間所有的垃圾清倒乾淨,謂之送窮出門,可帶來好運與財運。

忌用白色物品,例如年糕用的糖不用白糖而用紅糖。

忌煎粿,萬一不小心將年粿煎焦掉,焦台語與「赤」同音,不祥由赤貧之意。

大掃除俗語說除舊布新,舊有的一年不管過得開不開心,

透過大掃除將環境與自己的心情大掃除一番,迎接新的一年到來,營造新的氣象,讓新的一年好上加好。

過年期間不打掃,但過年期間則不可掃地,以避免把財神爺趕跑,另外,垃圾也不能丟掉,

必需等到過完年才一次的清掃,掃地時要注意要從外往裡面掃,象徵將金銀財寶掃進來。

貼春福、春聯等等長大後每到過年前,總要幫忙貼春、福與春聯,大家有沒有注意很多人的春與福是倒著貼的,

其寓意春(剩餘台語唸)到(倒)、福到(倒)與好運到。

家家戶戶換上喜氣的大紅春聯後,頓時之間,處處充滿喜氣,而春聯上的字句,也大多是充滿思古幽情的詩句,更添增年節的氣氛。

拜神、拜祖先傳統所流傳下來的習俗,一般的家庭或店家可能在農曆初一、十五(有些人是初二、十六)就會拜拜(拜拜天公、土地公及家神),

而到了過年這段期間,過年前為了感念神明們一年保佑人間的辛勞,會拜拜並送神,恭送神明回到天上述職與休假,

過年後則拜拜以迎神,歡迎神明回到人間繼續保佑萬千子民。

而對於祖先與先人們,除了慎終追遠,過年前人間吃團圓飯,對於自己的祖先當然也要貢奉豐盛祭品,感念一下先祖先人們的辟佑,

讓後代子孫可以愈來愈好,家族興旺、子孫滿堂。

送灶王爺(灶神)和地基主在一年的年尾十二月二十四日一般為民間送灶王爺和地基主回天庭過年的時間,

拜拜時注意,宜使用較矮的矮桌或是矮板凳當貢桌,因為傳說地基主身高身高不高,

祭祀準備的東西可準備:滷蛋、雞腿(最重要,祂的最愛)、白飯、菜湯、橘子等水果。

金紙方面:四方金(大刈金)三支,再一支四方金(大刈金)當作插香的座。 祭拜時間通常在早上十一點到下午一點之間。

為了確保祭拜時可以讓地基主享用,拜拜時宜呼請:『安請某某某地址的地基主神,

弟子(信女)今天準備簡單菜飯請地基主神上座享用,請保佑閤家平安』。

灶神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主管飲食的神,又稱「灶君」、「灶王」或「灶王爺」,民間傳說為張單,

灶神為五祀神之一,與司命、行神、門神、戶神,同為司察小過的家宅神祇,負責監察各家各戶人間罪惡,掌握壽夭禍福。

一般認為,灶神會在舊曆年尾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告人間家家戶戶的善惡,所家家戶戶都會祭拜灶神,祭拜時多會有糖果等甜點,希望灶神吃甜甜、講好話,希望灶神在天上可以為自家美言幾句,為自己招祥避禍。

地基主,是住宅、房舍的守護神靈,是台灣民間信仰,也是臺灣人、臺灣本省人獨特的信仰。

地基主是神明位階中官階最小的,臺灣人常會在春節、清明節、中元節、重陽節祭祖時(或者其他中國傳統節日),

與舊曆每月初二、十六作牙祭拜土地神時,另設香案,以簡單菜餚為祭品,並焚燒紙錢,加以祭拜。

地基主由於是位階很小的神明,所以不設神像或神位,一般是住在家裡的最後面,與灶神在一起。

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忌打破碗、鏡子等玻璃、陶瓷器物品,以防破財破運,若真不小心打破了補救方式就是用紅紙包起來,先放置在神桌上,默念「歲歲平安」吉祥話語,等待破五日再丟棄。

•大年初一早上忌洗澡、洗頭、洗衣物,才不會將財富與財運洗掉。

•大年初一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這樣會讓對方整年都被人催促做事。

•大年初一早上忌吃稀飯、忌吃葷食與忌吃藥,古時後窮人才會吃不起飯而吃稀飯,若於大年初一吃稀飯會導致一整年的貧窮, 另外大年初一忌殺生,所以也不適宜吃葷食,因而台語有句俗諺「初一早吃菜恰贏吃一年齋」,初一也儘量不要吃藥,除非重病外,健康的人不適宜在這一天吃補藥。

•大年初一不煮新飯,要吃除夕留下的過年飯。寓意去年的東 西吃不完,到今年還有剩餘。

•大年初一忌睡午覺,依古訓「禁晝寢」勸人不要懶散,若於大年初一睡午覺會影響事業運。

•大年初一、二忌洗衣,傳說者兩天是水神生日,因此忌洗衣。

大年初二

嫁出的女兒宜初二、三回娘家,不可於大年初一、四、五這幾天回娘家,會導致娘家家運衰敗。

大年初一到初五忌吃魚頭、魚尾,魚為年菜必備菜餚,留下魚頭魚尾不吃象徵「有餘」,來年慶有餘。

大年初一到初五忌被他人自口袋掏取物件。

•大年初二,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

•大年初一、二忌洗衣,傳說者兩天是水神生日,因此忌洗衣。

大年初三

•大年初三老鼠娶親忌點燈。

•大年初三赤狗日忌拜年,赤狗為熛怒之神,遇之不祥,因此不宜外出也不宜拜年

大年初四

•忌出遠門,這一天是民間習俗接神日,迎接眾神明、灶王爺與家神回來守護家人,灶王爺會點名,所以不宜外出。

大年初五

過年習俗與禁忌過年期間,也就是"大年初五以前"忌倒污水、灑水、掃地、倒垃圾或將水往外潑,

傳統認為每戶家中都家中都藏有福氣財運,灑水、掃地與倒垃圾

會將財神爺趕跑與掃走財富與好運,另外,垃圾也不能丟掉,

所以傳統習俗過年前全家會來個大掃除

過年期間必須等到初五隔開日才可進行一次的清掃,掃地時要注意要"從外往裡面掃",象徵將金銀財寶掃進來。

過年期間忌將衣服曝曬於戶外。

忌殺生、忌打罵小孩、忌生氣罵人與人爭執、忌向人討債,新的一年有好的開始才會旺一整年。

儘量不要打針、開刀、看病,以祈求新的一年身體健康。

吃長年菜不可切斷,才可長命百歲。

忌說不吉利的話語,會讓今年一整年不吉利。

忌動刀剪針線,所以過年期間所需烹調的食材宜年三十就切好準備妥當。

大年初七

•大年初七,為七煞日,諸事不宜尤其是出遠門。

大年初九

•大年初九為天公生,為玉皇上帝聖誕,忌曬衣服,也不能挑肥糞。

整裡下來就好長一串,沒想到過年除了喜氣洋洋之外,要注意的地方還真是多呢!希望大家都可以過個好年,這些習俗、禁忌就提供給大家參考啦,「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88021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