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魚,神仙也釣不上——如何判斷窩子裡有沒有魚?
釣魚時浮漂半天沒有動靜,於是慌了,又是調漂換漂,又是換竿換線,又是重新開餌,且慢,客官,您確定您的窩子裡有魚嗎?
其實我們很多人窩子裡有沒有魚真的不太確定,只是感覺或者是聽別人說,如果窩子裡本身就沒有魚,不管是大師來還是神仙來,都不能釣起魚的,所以,小編認為,在下竿之前一定要先確認窩子裡有沒有魚!
一般有以下幾個方法:
看水色
戶外垂釣,到了一個釣點,特別是未曾釣過的水域,不要先盲目下竿,垂釣前先調查好水情分析情況,對釣獲必有助益。古人有云:水至清則無魚。此話一定程度說出了魚兒必要的生存條件。
也就是說:但凡有魚的水體,必定是清中帶濁,在這麼的水域可根據水的顏色判別其間日子有哪種魚。這即是所謂「看水色」。
看水紋
二是看水面展現的波紋,波紋可分為微小波紋和震動波紋,微小波紋說明魚兒遊動在離水面較深地方,震動波紋說明魚兒遊動在離水面較近地方,這就是所謂「看水紋」。
如果看起來就是一潭死水,則慎重下竿為妙!
看水草
平時,我們在有水草的河塘里,觀察岸邊生長的水草有沒有殘缺不齊的葉片,有沒有被魚兒吞食過的痕跡,有沒有魚兒排泄的糞便(漂於水面),如有這些情況,則草魚多,這就是所謂「看水草」。
嗅魚味
魚兒本身帶有一種特別的腥味,垂釣者站在河塘下風口(頂風),聞一聞有沒有魚腥味,有腥味必有魚,魚腥味重說明魚量多,這就是所謂「嗅魚味」。
這也是一種較為易行有效的方法!
勤
一要「勤」問,向路人問問我們所釣的水域是否在近期乾枯過,特別是應該向當地的居民打聽,而且最好的選中老年人打聽,只要你態度和藹、中老年人一般無誑語;
二是「勤」找,因為是新水域,我們一不知道塘的深淺、二不知道塘底的機構、三不知道魚的分布情況等等……所以,我們就應該「勤」找。「勤」找的方法就是多選釣點,廣誘精釣,這樣就有可能慢慢摸清這個水域的深淺、塘底的結構和魚的分布情況等相關情況,發現最佳釣點,為下次野釣打下良好基礎。
確定有魚後,下竿吧,再從釣技釣法上進行突破吧!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