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H 病毒大範圍爆發,全球超過六千萬台電腦宕機。 2000 年 4 月 26 日,CIH 第二次大範圍爆發,全球經濟損失超過十億美元。
儘管感染對象是 Windows95 和 98,由於其傳播範圍和破環能力極強,CIH 仍在很長一段時間令人談之色變。甚至有人認為應該將 4 月 26 日命名為「電腦病毒日」或者「世界電腦病毒日」,提醒後人不忘 CIH 病毒帶來的教訓。 CIH 既是這個病毒的名字,也是一個人的名字。 陳盈豪。 只是不服輸,卻帶來席捲全球的「災難」 提起陳盈豪的名字,你可能感覺陌生,但在 80 代人的心中他就代表了「黑客」。
陳盈豪近照
在母親的回憶里,中學時的陳盈豪就很喜歡玩電腦,上了高中後更是開始專心研究電腦軟體。高一那年,他開始學習 BASIC 和 C 語言,「那時候我一點都不懂,我的電腦啟蒙是從電腦遊戲開始的」。插卡、拔卡、研究遊戲,以為這一輩子要變成遊戲的設計者的他從沒想過要成為病毒的製造 者,報考大學也是為了寫出完美的程序——因為「電腦對於我來說就是一切」。 T 恤、短褲、涼鞋,常常一副還沒睡醒的樣子就來上課,就是大學同學眼中的陳盈豪。不過一提起電腦馬上變得不一樣,甚至一下課就會跑會宿舍打開電腦,練習編程。 Windows 95 的出現讓他轉移了注意力,大二時開始研究 Windows 的 Kernel(內核,作業系統的核心部分)。每天打開系統找 Bug,有時為了怕自己忘記已經進行到哪裡,常常 24 小時不睡覺一直不停的調試。直到他發現 Windows95 只要通過一行 C 語言程序就可以讓系統宕機,這行程序能毀掉中斷向量表——這也是 CIH 病毒體積只有 700 個位元組,卻能毀掉系統的原因之一。 高一第一次接觸電腦病毒時,陳盈豪覺得病毒很恐怖、擔心會被傳染,大學的課程和對專業知識的鑽研造就驅散了這些恐懼。大四時周圍的人都說電腦病毒無 法毀掉 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為計算機提供最底層的、最直接的硬體設置和控制),他卻認為有工具能升級 BIOS,那麼病毒也可以升級它。為了調試程序陳盈豪電腦的 BIOS 當然也燒掉過——螢幕一片漆黑——再燒買來的第二顆新的 BIOS。
在作業系統還未啟動時狂按小鍵盤上的.鍵出現的藍色頁面,就是BIOS
不眠不休的一步步調試,再加上喜歡優化程序一個一個字符的減少病毒體積,CIH 病毒最後只有不到 800 個位元組。作為實驗程序,CIH 被陳盈豪存儲在校內供他個人使用的主機上,並加上了「病毒」的警告。他的本意並不是為了造成破壞,CIH 的流行是因為在他不知情的狀況下,他的同學使用了實驗用電腦而將病毒攜出。 不然誰會用自己的名字,去命名一個病毒? 體積小、能自行改變程序碼分布、又能隱藏在文件未使用的空白區且不改變文件大小,CIH 由於不易察覺而迅速傳播開來。1998 年 4 月 26 日 CIH 第一次爆發就震驚了世界,讓 6000 萬主機宕機的病毒背後,竟然是一個還在讀大學的年輕人。 後來的故事關於 Linux 和 Windows Mobile,以及創業 如果不是會造成破壞,CIH 堪稱電腦病毒中的藝術品。 由於無人上訴,因製造惡意程序 CIH 而被警方逮捕的陳盈豪獲得釋放,並向公眾道歉。出於對 CIH 等破壞公共信息安全事件的考量,2003 年 6 月 25 日台灣立法院通過「刑法第三十六章妨害電腦使用罪」,這項法規的制定還參考了陳盈豪本人的意見。 製造了如此「強勁」的病毒,他一定在做「黑客」或者從事安全方面的工作吧?
陳盈豪的領英頁面,就職已變為他的創業項目 8tory
由於新竹和台北的科技企業離故鄉太遠,陳盈豪畢業後選擇了一家做 Linux 系統的公司工作,因為「騎車只要 10 分鐘」。後來又到集嘉通訊為系統排除疑難雜症,還開發出了一套自己獨有的分析程序(被他稱為「善良病毒」)測試手機系統。 2012 年,休假的陳盈豪選擇徒步環台灣島一周。55 天、1200 公里,每天 10 小時的步行,在路途上思考「為什麼而活」。旅途上積累的回憶卻沒有產品梳理,休息了一年後的 2013 年 7 月,陳盈豪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創業項目 8tory。 8tory 是一款基於照片 GPS 信息的照片分享應用,當你拍完照片就能看到照片的地點、地圖,還可以向他人展示你的經歷。主打「回憶」的這款安卓客戶端應用,希望帶來和 Timehop 不同的體驗。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