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們~2019年(108)報稅省很大!財政部送出個人所得稅減稅大紅包,尤其是年薪40.8萬小資族及有小孩的家庭很有感~
財政部日前在FB臉書上發布影片分享:2019年報稅這3種人可以不用繳稅!更多109年所得稅免稅額、報稅級距、年收入、扶養親屬該注意的事、常用八大報稅錯誤、什麼是基本生活費?..莊董整理如下:

所得資料下載:108/4/26 上午8點起
綜合所得稅申報時間:108/5/1~5/31
財政部 綜所稅線上試算工具http://bit.ly/2U5UGvf
綜合所得稅 軟體下載與報稅https://tax.nat.gov.tw/alltax.html?id=1
PC蘋果樣樣行報稅雙平台服務不打烊,Web線上版(Mac、Linux及平板用戶)申報方式與windows離線版相同,均可使用自然人憑證、已註冊之健保卡、電子憑證(如:金融憑證)及查詢碼等方式登入


一、年收入在40.8萬元以下、月薪3.4萬元以下的小資族免稅。最新2019年個人所得額免稅額為8.8萬、標準扣除額12萬加薪資扣除額20萬。
小資族
報稅舊制》2019報稅新制
免稅額:8.8萬(不變)
標準扣除額:9萬》12萬
薪資扣除額:12.8萬》20萬
舊制(年收入30.6萬,月薪2.5萬)免繳稅
2019報稅新制(年薪40.8萬,月薪3.4萬)免繳稅
二、雙薪沒有子女的夫妻,年所得低於 81.6萬元,也可免繳稅。夫妻2人免稅額為 17.6萬元、加上2人的標準扣除額 24萬元與薪資扣除額 40萬元。
雙薪家庭(頂客族)
2019免稅額:17.6萬(8.8萬x2)
標準扣除額:24萬(12萬x2)
薪資扣除額:40萬(20萬x2)
2019報稅新制(年薪81.6萬)免繳稅
三、四口之家,父母為雙薪,有2個5歲以下小孩,年收入在123.2萬元,也可以不必繳稅。夫妻加2小孩4人免稅額共 35.2萬、2人標準扣除額 24萬、2人薪資扣除額40萬加2個幼兒扣除額24萬。
小家庭減稅(夫妻和2個5歲以下小孩)
2019免稅額:35.2萬(8.8萬x4)
標準扣除額:24萬(12萬x2)
薪資扣除額:40萬(20萬x2)
幼兒扣除額:24萬(12萬x2)
2019報稅新制「低於123.2萬元」免繳稅
減稅紅包人人有份!2019年(108)五月申報個人所得稅即可適用。財政部稅改一次調高了「標準扣除額」、「薪資」、「身心障礙」與「幼兒學前」等四大扣除額:
一、個人綜合所得稅標準扣除額從 9萬元提高至 12萬元,夫妻扣除額則為 24萬元。~全民有感,約517萬戶受惠,以最低5%稅率計算,一人省了$1,500(12萬-9萬x5%)。
二、薪資所得扣除額,從原本的每人 12.8萬元提高為 20 萬元。~省下的稅金猶如加薪,以最低5%稅率計算,一人就省了$3,600(20萬-12.8萬x5%)。
三、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也從原本的每人 12.8萬元提高為 20 萬元。~減輕62萬戶弱勢家庭的負擔,以最低5%稅率計算,一人就省了$3,600(20萬-12.8萬x5%)。

(減稅紅包:2019年(108)個人所得稅(報稅)一次調整四大扣除額,圖片來源:中華民國財政部FB)
四、5歲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調整最高,從目前的 2.5萬元提高到 12萬元。~減輕育兒的負擔,以最低5%稅率計算,一個小孩就省了$4,750(12萬-2.5萬x5%)。
不用吃土了財政部大方放送"減稅紅包" 2019年薪低於"40.8萬"免繳稅(三立新聞台)
2019年5月報稅看這一張圖秒懂107年個人綜合所得稅課稅級距

(圖片來源:中華民國財政部FB)
2019個人所得稅「課稅級距」如何計算?
累進稅率就像五層樓,你站在哪個樓層呢?
先算出全家的「綜合所得總額」減除「免稅額」及「扣除額」後就是「綜合所得淨額」,假設你們家的綜合所得淨額為125萬,計算如下:
算法一:累進稅率一層一稅率(上圖左),層層爬樓梯計算再加總。
54萬*5%+(121萬-54萬)*12%+(125萬-121萬)*20%=11.54萬。
算法二:搭乘速算公式(上圖右)的電梯直達你所在樓層。
125萬*20%-13.46萬=11.54萬。
「健保卡報稅」超方便!健保卡報稅、註冊步驟..[2019個人所得稅秘笈]

2019好市多Costco必買推薦+4/5月優惠商品㊕莊董的口袋名單..聯名卡Q&A

【展覽活動2019懶人包】4/5月全台-台北台中高雄..十大熱門展覽活動推薦

報稅 扶養親屬(父母、叔、伯、甥、舅、姪、嫂、孫..),應該注意的事:
一、扶養直系親屬除享有免稅額及2.4萬列舉扣除額外,今年起(2019)可再列舉扣除健保費
財政部表示,以往民眾健保若依附在配偶名下,但由兒女申報扶養時,兒女報稅時無法列舉其健保費扣除額,今年起不但可列舉扣除且不受金額限制。另依所得稅法規定,納稅人、配偶或受扶養直系親屬的人身保險、勞工保險、國民年金保險及軍、公、教保險等保險費,每人每年可享二點四萬元的列舉扣除額。
二、未滿 60 歲之父母是否能讓子、女列報受扶養親屬?
只要父母親無謀生能力,確係受納稅義務人扶養者,即可申報為扶養親屬。所稱無謀生能力,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領有身心障礙手冊。
(2)身 體傷殘、精神障礙、智能不足、重大疾病就醫療養或尚未康復無法工作或須長 期治療,並取具醫院證明。
(3)當年度所得額未超過免稅額(8.8萬元。年滿70歲為13.2萬元)
三、申報扶養本人和配偶的直系親屬、子女和兄弟姊妹,不必與納稅人在同一戶籍,也不須同居在一起,只要有扶養的事實即可。
四、子女已滿 20 歲,但仍在校就學(具有正式學籍),可申報為扶養親屬嗎?
可以,扶養子女如滿 20 歲以上,而因在校 就學、或因身心障礙或因無謀生能力受納稅義務人扶養者。申報時應檢附在校 就學的證明(例如:當年度的繳費收據、或學生證影本、或畢業證書影本、或 是在學證明書等)以備審核。
五、申報扶養其他親屬或家屬,應符合哪些要件?需檢附何種證明文件
扶養之其他親屬或家屬,須未滿 20 歲或年滿 20 歲以上因在校就學、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與納稅人具家長家屬關係,應檢附下列有關之證明文件:
》同一戶籍者:戶口名簿影本或身分證影本或其他適當證明文件。
》非同一戶籍者:受扶養者或其監護人註明確受納稅義務人扶養之切結書或其他適當證明文件。
》如果受扶養者年滿20歲以上因在校就學、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須另檢附在學證明、醫師證明或其他適當證明文件。(1.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或身心障礙證明者。
2.因身體傷殘、精神障礙、智能不足、重大疾病就醫療養或尚未康復無法工作或須長期治療者等,並取具醫院證明者。)
*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扶養就讀大專以上院校之「子女」者,每人 25,000 元。
*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扶養 5 歲以下之「子女」,每人25,000 元。
但有下列情 形之一者,不得扣除:
1.經減除本特別扣除額後,全年綜合所得稅適用稅率在20%以上,或本人或配偶之薪資所得分開計算稅額適用稅率在20%以上,或本人或配偶之各類所得分開計算稅額適用稅率在20%以上。
2.納稅人依所得基本稅額條例規定計算之基本所得額超過同條例規定之扣除金額670萬。
5月報稅季 留意這八大常見的錯誤
常見的個人所得稅報稅錯誤類型,主要可分成免稅額、扣除額與財產交易所得三大類、八種態樣..

來源:經濟日報(2018/4月)
2019報稅省很大~什麼是「基本生活費」?不課稅如何計算?
財政部於107/12/22日公告調高了107年度每人基本生活費為17.1萬元。為維護人民基本生存權利,明定納稅者及受扶養親屬因維持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 ,不得加以課稅。而根據之前《經濟日報》的報導,安永會計師楊建華表示,只要「基本生活費總額」大於「免稅額+扣除額」時,差額部分,就能在綜合所得總額中予以扣除。
也就是基本生活費總額-(免稅額+扣除額【不包括財產交易損失及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差額,如差額為正,就適用基本生活費不課稅,可再多扣一個「基本生活費差額」,而所要繳的所得稅為(綜合所的總額-差額)x 稅率,如為負數,即不適用。可參考下圖為例:

以一家6口之雙薪家庭為例(假設成員包括本人、配偶、1名未滿5歲子女 、1名10歲子女及2名未滿70歲直系尊親屬,採標準扣除額,且該戶有利息所得合計2萬元),其107年度維持基本生活費所需費用總額為102.6萬(17.1萬元×6人),高於該戶之免稅額及扣除額(不包括財產交易損失及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合計數90.8萬元(免稅額8.8萬×6人+有配偶者標準扣除額24萬元+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12萬元+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2萬元),則可自綜合所得總額中減除基本生活費差額11.8萬元(102.6萬-90.8萬元)
一張圖讓你搞懂自己適用多少扣除額!
一張圖秒解開你心中的報稅困惑個人所得稅自己的扣除額自己算!跟著路線走啊走,把路過金額加總你適用的扣除額度,如果年所得低於合計的扣除額度就是三個字:2019今年免繳稅^0^

我的母親節蛋糕2019預購~4大超商35家全台知名蛋糕店收錄

壽星優惠你最大~2019十大當月壽星生日優惠整理-台北,台中,高雄..

報完個人所得稅,你也許會有興趣..
[信用卡推薦]銀行不會主動告訴你的9件事:最低應繳金額,循環利息..
不藏私~高雄美食家才知道的【20家高雄眷村美食】高雄觀光局「2019眷村美食推薦賽」
斷捨離不難,難的是:以為自己什麼都需要..
家,是人生的縮影!有點亂,難道不是家最自然的樣子嗎?
搞定這4種主管,向上管理你可以這樣做..
瘦不了、睡不好、常沮喪,這可能是腎上腺疲勞..
(資料來源:財政部 / 彙整: 莊董的生活情報讚)

如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給我個讚:
個人所得稅2019年(108)報稅懶人包:3種人免繳稅!級距,年收入,扶養親屬..4/27
個人所得稅
個人綜合所得稅
報稅 2019
報稅 108
報稅 級距
報怳 年收入
報稅 扶養
2019 免稅額
107 所得稅新制
107 所得稅
2018 所得稅
2018 所得稅新制
所得稅
扶養親屬
所得稅級距
綜所稅
基本生活費
綜合所得稅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