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追究酬庸表姊的藏鏡人

愛分享| 2018-12-16| 檢舉
2018年12月15日 20:01

不久前民進黨美麗島世代、前副總統呂秀蓮痛批蔡總統用人不當、政治任命太多,弄得國家亂七八糟。似乎為了證明呂秀蓮所言為真,蔡政府期中選舉大敗後,竟任命總統表姊林美珠為台灣金聯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外界惡評如潮。林美珠接下印信一日不到,只得趕忙請辭,成為蔡政府用人不當一個令人悲哀與憤怒的註腳。

林美珠法律人出身,服務公職都在法律、政務面,原為內政部常任文官,陳水扁時期獲拔擢任內政部政務次長,政黨輪替後任嘉義縣副縣長。蔡政府先後任命為政務委員、勞動部長,陷入「一例一休」政治風暴後,以健康原因請辭。她從未擔任任何與金融界有關的職務,但台灣金聯這家專責國內不良債權處理、泛公股持股超過8成的公營金融企業,是高度專業的領域。

蔡政府去年10月取消公營企業董總初任,不得超過65歲天花板條款,理由是適才適所最重要,年紀相對不重要,當時曾引起非議,認為高層有擴大政治酬庸之意。林美珠年滿65歲,生命軌跡與金融業並無重疊,金融專業與資歷更等於零,蔡政府卻貿然要求董事會通過。坦白說,除了她是總統的表姊之外,授予這個年薪超過500萬元的好康職位,實在找不到任何理由,見不到任何專業考量,甚至有任何正當性可言。從林美珠接任僅僅一天,就因外界的批評而倉皇請辭,就可以看出蔡政府的心虛了。

事實上,這是2年多來蔡政府人事布局的縮影:官員任命少了專業、多了政治;論親貴、不論能力、資歷;派系是人事分贓的主角,赤裸裸把國家名器變成高層安插親信、幫派獎賞「兄弟」之用,所謂專業考量、適才適所、為國舉才全成誑語。

為了創造更多可分配職位,蔡政府不惜修改法令:如《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讓三級機關首長由原來的常任文官改為可政治任命,改《行政院所屬國營事業機構負責人經理人董監事遴聘要點》,不再限制公營事業董總年齡;甚至大張旗鼓把農田水利會改為公務機關,讓原本選舉產生的會長成為官派。

於是,外界看到政務官、國營事業充斥所謂高雄市府幫、新潮流人馬;小英基金會與總統關係密切的支持者或大學同學,先後成為101總經理、台糖董事長等,綠委的女婿、兄弟不是外派外館就是接掌公營金融單位。相較之下,被外界譏為「250萬元實習生」的北農前總經理吳音寧,還算是職位較低的酬庸。

民主國家政黨輪替確實會有若干政治任命的職位,如果所有職位都不動如山,就失去政黨輪替的意義;惟上軌道的民主國家,會嚴格限制政治任命職位的範圍與任命程序,畢竟專業文官體系是政事能否運作順暢、社會是否穩定的基石。何況社會對政治任命職位的人品與能力,會有更高的要求與期待,任免需有基本邏輯可循,能說服社會支持,重要的政治任命甚至需要國會通過。

台灣的體制確實有部分政治任命職位需立法院通過,但一來數量少,主要是司法院、監察院、考試院及所謂的獨立機關;二來在執政黨掌握立法院的完全執政時,執政黨說了就算。正因為全盤掌握人事權,政府拔擢與任命官員,應該更審慎。

遺憾的是,這兩年的人事任用顯然是無所顧忌啟用「自己人」,專業、品性不足以服人的親信、權貴、鬥犬紛紛雞犬升天,外界看到的,除了醒目的「實習生」外,還有把促轉會變成東廠的張天欽、選務不中立又失職的中選會主委陳英鈐、公務行程變成夫妻旅遊,讓納稅人埋單的移民署長楊家駿;農產運銷失調卻毫無作為的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讓空汙惡化的環保署長李應元、還有毫無專業理念堅持的交通部長吳宏謀,至於以服從黨意為己任、配合全力「拔管」的前後3任教育部長就更不在話下了。

雖然林美珠人事案因其請辭而中止,但我們還是要問:到底誰是這個人事案的幕後藏鏡人?特別是大選潰敗後,猶敢提出這種絕無專業、毫無說服力、純為酬庸總統表姊的任命,顯示蔡政府上下內外在敗選後仍缺乏深刻反省,才會膽大妄為到如此行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9796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