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子陳伯謙性侵殺害高女又將其分屍,昨遭起訴並具體求處死刑。回顧台灣近年重大分屍命案,判死定讞的案件其實不多,還有人因抄佛經、孝順而獲免死。律師葉書佑指出,檢方具體求刑應是希望警惕社會,但未來法院是否會判死,「關鍵在於陳的犯後態度,否則近年只殺一人,似乎很難被判死」。
律師:犯後須有悔意
近年多起矚目分屍案包括中國籍蛇蠍女黃靖雯,2014年將藍姓男友剁頸奪命,並分屍7塊後焚屍,法官考量黃女抄經書、寫懺悔信,並非無教化可能,判她無期定讞;新北男子陳佳富犯下殺妹分屍醃頭案,被捕後始終不認罪,法官認定他謀財害命、手段兇殘,但考量痛失愛女的陳母感受,且陳母稱兒子孝順,最後陳男獲判免死定讞。
律師葉書佑分析,這些判免死的個案,通常只殺害一名被害人,且動機常是因感情或財務糾紛而衝動行兇,皆非隨機殺人的情況,因此被判死刑的機率很低;律師吳怡德也認為,依《兩公約》規定,若陳伯謙起初犯意僅是想性侵,之後才臨時起意殺人再分屍,「只要再搭配犯後展現悔意,依《兩公約》規定,他獲免死無期的機率很高」。
記者顏凡裴
查看原始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93731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