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少康:大家都心知肚明 到大陸上大學只是剛開始 !!

資深媒體人趙少康今天在台灣蘋果日報發表文章說,今年似乎達到了臨界點,申請去大陸念大學的高中畢業生突然呈現好幾倍的成長,尤其建中、北一女、中一中、南一中等名校的學生,也出現「去大陸」的熱潮,雖然「教育部」故做鎮定的說「這只是暫時的現象」,但大家都心知肚明,這必然是一個長期的趨勢,現在只是剛開始而已。 

  文章說,「上大學」是一個人的重要決定,「上什麼大學」、「念什麼科系」可能會影響人的一生,多年來一直有台灣高中畢業生到美國念大學,但那畢竟只有少數家境特別好的學生才能做到,一來美國大學學費貴,1年下來學費要4、5萬美金,再加上生活費2、3萬美金,一共7、8萬美金豈是一般家庭能夠負擔? 

  二來離家很遠,想要見一次面可不容易,機票貴又有時差。現在到大陸念大學,學費及生活費都低,距離近機票便宜,過年過節見面方便,只要大學夠好,能比在台灣能申請到的大學或科系往上好個1、2級,當然具有吸引力。 

  念什麼大學和什麼科系至少要考慮2件事,第一是畢業後好不好找事?找的事好不好?第二是如果要繼續念研究所,機會大不大?在大陸畢業好不好找事不敢講,但至少知道在台灣要找一個薪水好的工作不容易,所以也就不必想太多,因為機會成本不高。至於念研究所,大陸本來就有很多,如果想到歐美深造,頂著大陸好學校的學歷也會比台灣的容易申請,何況光是敢跨海峽到大陸念大學的這件事對申請研究所就是一項加分。 

 

  有勇氣做開路先鋒 

  只要想去大陸念大學的人愈來愈多,大陸的大學篩選台灣學生的標準就會愈來愈高,給台生的名額是有限的,否則大陸的學生也會抗議,所以到頭來能去念大陸頂尖大學的台灣學生還是不會多,台灣也不必過於憂慮,憂慮也沒有用。更不是派幾個調查員坐在校長辦公室或「教育部」官員打幾個電話就能嚇唬得了的。 

 

 

文章續道,人往高處爬,而且往全世界去爬,你就算阻止了他們去大陸,你又阻止得了他們去美國、英國、香港、新加坡?不妨把他們出國念書看成是「國力」的延伸,只要是我們從小栽培的孩子,長大後他們去哪裡發展都很好。  

  「知己知彼」很重要,韓國每年都有10幾名學生去上海讀在英國《金融時報》排名世界第七的「中歐工商管理學院」的MBA,為什麼?還不是看上大陸龐大的市場,這些未來的MBA都會是中韓貿易的尖兵及大將。  

  台灣比較難接受的是原本大陸比台灣落後,現在怎麼連學生都要去大陸念書?反過來看,這些學生敢隻身闖大陸,人生地不熟,脫離舒適圈,比一般同學早很多年有「大陸經驗」,又能建立大陸同學人脈,有勇氣又有遠見做開路先鋒,將來成功的可能性比同儕大,台灣應該把他們看成資產,而不是淨幹些防堵、打壓的笨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90565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