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長朱立倫。
對縣市選舉有經驗的人,應該還記得1997年的縣市長選舉,臺北市長陳水扁以「寶島希望助選團」的個人名義,全台助選,造成旋風,讓民進黨獲得空前的勝利。這顯示地方選舉「領頭羊」很重要,議員要市長領頭,市長要明星領頭,一個政黨更必須有眾多「明星市長」加持。
今天,國民黨如果挑一個「領頭羊」,吳敦義主席是人選之一,但黨主席的主責是運籌帷幄、布局協調,就這一點來說,吳主席當然重要。但考量到2018畢竟是縣市長選舉,六都藍營唯一執政的只有新北市,朱立倫在新北8年的政績,就變成了國民黨選舉中最可以直接和綠營對比的「對照組」。
就此,怎樣確保新北政績不被汙名化,真實呈現朱立倫的「新北經驗」,將是2018年選戰藍營要贏的關鍵。就像過去的陳水扁、馬英九一樣,一個政黨的「明星市長」,可以塑造良好的品牌效果。
而可喜的是,朱立倫在新北市的政績,並沒有讓支持者失望,招商連續3年奪冠,可支配所得的成長六都第一,捷運在兩任任期內,從無到有,建設的速度是有史以來之冠,這樣一份成績單,足以讓國民黨抬頭挺胸,引以為傲。
對於新北的政績,其實國民黨只要稍微用點心,以客觀的資料佐證,就能凸顯朱立倫和綠營其他執政縣市的強烈對比。例如,筆者即曾舉出去年1至9月的違建拆除數,新北拆了19000件,在件數與比率上都是全國第一,而鄭文燦卻只有400多戶,在六都吊車尾,是違建王。平常我批評鄭文燦,鄭文燦都會跳出來反駁,唯獨在「違建王」一事,卻沉默無回應,可見打到事實、打到痛處,就不敢說話了。
也因為朱立倫的政績,才讓新北市民發現,原來當初的周錫瑋縣長把新北市的底子打得很好,雖然在任期內還看不出效果,民調落後,但是把時間拉長,就發現到了。朱立倫的亮麗政績才是周錫瑋公道得還的最大保證與最佳背書。
所以,當我看到有藍營的人說新北市「停滯8年」,我是很不認同的,不只因為這與事實不符,就算退萬步言,就算從「選舉言」,這樣的說法不只是否定侯友宜,否定朱立倫,否定了國民黨,也否定了周錫瑋對新北的奠基之功。
最瞭解,也最畏懼朱立倫「新北經驗」的是民進黨。「縣市招商評比」舉辦3年,新北市連續3年奪冠,到了2017年,民進黨就把這項評比停辦了,不想給朱立倫添光環。為了削弱朱立倫政績,民進黨把已經定案的鶯歌原博館遷走,前瞻計畫的軌道建設,新北完全沒有新增項目,凡此都是想要讓新北受到「巧婦無米」的牽制。
而在市政以外,朱立倫在2016大選的政見也成了對比項。以能源政策為例,朱立倫雖然主張非核家園,但他與蔡英文的「廢核四不缺電、不漲電價、沒有空汙」不同,朱立倫強調,若要追求非核,就必須接受非核家園也有其「必要之惡」。
朱立倫誠實說明在廢核之後,必須要「以電價來制衡用電量」、「核廢料送到國外為選項之一」。以我個人雖傾向支持「穩健減核」,但對蔡英文的「非核家園」最無法接受的是蔡英文和綠營那種「非核不缺電」、「非核不必漲電價」的謊言政治,綠營過度美化非核,讓人民被蒙蔽在錯誤的資訊中,這才是今天讓人民感到憤怒的怒火源頭。朱立倫至少誠實地說出了非核家園的利與弊。
2018大選,對國民黨來說,新北不能輸,藍營最強的新北都輸了,在「敗選外溢」的效應下,六都必然全軍覆沒;但對全台灣來說,新北更不能輸,新北輸了,就表示民進黨這2年來的倒行逆施、胡作非為都是對的。柯建銘是對的,陳師孟是對的,企圖把手伸入台大是對的,兩岸關係倒退是對的,蔡英文選前的「政見詐欺」,更是對的。
但,新北不能輸,只是低標,更重要的是,如何藉由朱立倫的「新北經驗」產生外溢效果,帶動臺北、桃園、台中等縣市,讓北部成功光復,讓南部也打出漂亮的一仗。朱立倫應擔起2018「領頭羊」的擔子,用施政成果擦亮國民黨的招牌。
來源:opinion.chinatimes.com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