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昨抵花蓮勘災時,針對傅的說法澄清稱,花蓮地震災難並非台灣的第一次,南台灣大地震、「九二一大地震」,當局都有一套制度因應重大事故,都有同一套標準,不會「獨厚」台南。
賴清德稱,南台灣當年地震造成土壤液化,台南市一千多棟房子倒塌、傾斜,後續重建都是用善款,並沒有所謂當局給台南200億元的事情。
台當局「花蓮震災救助及重建專案小組」召集人、「政委」陳美伶也聲稱,已撥近十億元經費,供花蓮縣政府運用。
針對蔡當局的回應,傅崐萁11日下午再度召開記者會表示,十億有六億是特別統籌分配稅款,統籌分配款全台都有,不是災區的特別經費,目前災後直接得到的補助款,將近四億元左右。他重申,希望能得到當局的支援。
此前報導:
台灣花蓮餘震趨緩 未來2周仍不排除有5級以上餘震再發生
台灣花蓮6日深夜發生6.5級強震,造成重大災情。而且在此之後已經發生了170多次餘震;雖然從昨天開始餘震趨緩,但台灣氣象部門表示,未來1至2周內,仍不排除有5級以上的餘震。來看臺灣媒體的報導。
花蓮地震過後,連續幾天都有大大小小的餘震,截至10號上午8點,餘震多達175個,其中顯著有感地震36個。雖然餘震已經趨緩,但台氣象部門表示,未來1至2周內,仍可能發生規模5級以上的餘震,請民眾注意防震安全。
由於在這次花蓮地震中受損的建築大多沿「米侖斷層線」分布,有地質學者推測,地震是由「米侖斷層」自身的活動引發。但台灣地質調查所勘察現場時發現,較大的破裂面與「米倫斷層線」不完全相符,推測米倫斷層受到外部地震影響,發生被動性地錯動,而非斷層本身的活動。
根據台灣地質調查資料,目前全台共有33條活動斷層,米倫斷層就是其中較為活躍的斷層之一。有學者指出,米侖斷層的週期為30年動一次,距離上一次米侖斷層發生地震還不到30年,推測和這次地震沒有太大關聯。不過確切原因仍需等到12號勘察結束後才能定論。
來源:www.google.com.tw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