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的政治第二春?!?!?!

ケビン| 2018-02-11| 檢舉

今年政治人物寫春聯,馬英九和蔡英文的歡迎度出現逆轉,顯現民意氛圍的改變。陸媒也注意到馬英九的高人氣,紛紛報導他的春聯一印再印,也探討了高人氣背後的原因及其可能的政治效應。

發起公投反擊綠營

包括《人民日報》海外版在內的多家大陸媒體都轉述台灣學者的分析,指出民進黨上臺一年多來施政無方,鬧得民怨四起,終於讓民眾重新感受到了馬英九的好,所謂「思念總在分手後」,「還馬英九公道的,一定是蔡英文」。許多過去對馬英九施政有所不滿的藍營支持者,現在嘗到苦果,因為民進黨對付國民黨及深藍的手段更激烈。因此馬英九在藍營群眾心中的形象開始快速回升。不僅如此,馬英九的春聯效應也給重振乏力的國民黨一種政治訊號,如果2018年國民黨能好好表現,各縣市推出優秀合適的戰將,或許會有鐘擺效應出現,而馬英九也可以由黑翻紅,可成為年底選戰中國民黨的超級助選員。

多維新聞網的一篇評論則注意到另一個層面,在雙英比較之下,台灣民眾開始重新審視馬英九執政時期帶來的「安穩」價值,並開始反思甚至懷念他的個人操守,這讓他的人氣開始從量變轉向質變,出現了快速提升。在此基礎上,馬英九一改往日作法,加入陳長文發起的「反妨害司法公投聯盟」,成為《公投法》通過之後第一起由主要政治人物發起的公投,也是首度由卸任總統發動的公投。因為馬英九認為陳師孟的作法毫無政治道德可言,嚴重衝擊了他的個人底線,因此要作出反擊。

多維的文章進一步指出,馬英九發起這次公投的本質並不是針對陳師孟,而是針對民進黨目前的作為,這將產生全面性的政黨決鬥,勢必給平淡已久的國民黨帶來一股難得的選舉動力,從這個角度來說,馬英九已經具備了再次成為藍營共主的可能,主客觀上都需要他為國民黨的選舉做出自己的貢獻。文章指出,這次馬英九開始明確表達自己的態度並訴諸行動,無論公投結果如何,但從這次作為來看,馬英九都將迎來自己的政治第二春。

群眾熱情尚在醞釀

針對馬英九在今年選舉中扮演的角色,大陸媒體也都表達關注,中國台灣網就報導了馬英九春聯所帶來的民眾熱情,讓國民黨似乎漸漸浮出團結的希望。不過,馬英九到底能否帶來國民黨的質變,仍然是未知數。中評社就發表評論指出,分裂、怯戰是國民黨的罩門,文章就列舉出,基隆市長初選民調搞烏龍、澎湖縣長提名鬧分裂,嘉義市議長蕭淑麗宣布脫黨參選,再加上蔣萬安棄選臺北、吳志揚桃園初選不登記等等,而且國民黨中央始終還拿不出止血的辦法。

這也意味,馬英九帶來的群眾熱情暫時還處在醞釀階段,還沒有真正影響國民黨的選舉步調,至於要徹底翻轉國民黨的頹勢則就更在未定之數。中評社就社評的形式給國民黨提出建議,指出務實應是國民黨現在最該做的,第一,自己要先站穩腳步,像個在野黨的樣子,一個趴在地上的政黨是不可能被重視的。第二,確立一中反獨路線不能打折扣,不可能又要國共平臺,又同時想走親綠、本土化路線。第三,務實推動兩岸交流,建立國共平臺服務台商、台灣民眾的新模式。從這個角度看,國民黨要做的還遠遠不夠,而馬英九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其實也相當有限。

來源:www.chinatimes.com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83511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