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人趙少康今天在蘋果日報撰文,開首便道,特朗普訪問東亞日本、韓國、中國,目前為止都相當成功,雖然不見得能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團結日、韓,進一步孤立朝鮮,尊重中國大陸的布局,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在這種國際情勢下,台灣的定位在哪裡?
上周蔡英文出訪太平洋3「友邦」,因過境夏威夷及關島,就高興得不得了,立刻放話宣稱:台灣跟美國的關係是歷史上最好!真的嗎?只要回想1960年艾森豪總統訪問臺北的盛況,以及越戰最激烈時,駐台美軍近2萬人的時候,台美關係到底算是好還是不好?
說穿了,台美關係的核心問題是美國需不需要台灣,替老美包圍中國大陸,執行火中取栗的高危險代工!萬一潮流趨勢變了,台灣自然又淪為棄子,立刻打入冷宮,無人聞問!因此,台灣做為「小國」,不可主動惹事,全力在中美即將成型的G2架構下靈活機動,才可能有長遠生存發展的空間!
因此,我們需要定位中國大陸,是可為台灣所用的棋子,必要時用來平衡美日,才可能在強國旁邊生存下去!笨拙的全面依靠其中一國,也就是一面倒的策略,恐怕撐不了5年、10年,就會被再度進階的中國大陸逼入死角,到時候,美國武力幹預台海危機的能力,恐怕會更弱而不是更強!而我們花大錢買的武器,到時候可能連用的機會都沒有,就結束了!
文章續道,再想想1972年2月我們認為對我們最好的朋友共和黨的尼克森總統訪問中國大陸,終結敵視25年的對立,在這之前的1971年10月25日我們已被排出聯合國,儘管我們當時還是常任理事國。
不要忘了,尼克森原是艾森豪的副總統,艾森豪選擇他做副總統主要就是他強烈反對社會主義,這樣一個反共主義者竟成了第一個訪問中國大陸的美國總統,之後美國出現一個新俚語「尼克森在中國」,表示政客的不可預料、隨時變臉。尼克森為何要基辛格偷偷去安排訪問?主要原因就是越戰已經打了16年,美國希望中國減少對越南的支持,削弱中共和蘇聯對北越的共同支助。
對比今天的美國、朝鮮,和當年的美國、北越,有沒有一點歷史的相似與荒謬?而今天的美國、中國、台灣,和45前的美國、中國、台灣,在形勢及國力上又有多大的差別?一個30年來經常往來兩岸的大陸朋友曾掩不住得意的跟我說:「今非昔比啊!」聽的我難過了好幾天。
新加坡、瑞士也是小國,也有強大鄰國的問題,但你要先承認你的小,然後規劃出小而強的治國方向,台灣是小而不承認自己小,非要搞出一堆大而無當河漢斯言的空泛願望,不但勞民傷財做不到,而且把時間都蹉跎掉了,回想過去的4、50年,再看看未來的4、50年,你能不為台灣擔心嗎?
來源:hk.crntt.com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