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為慶富案立法院國防委員會、財政委員會分別成立「專案小組」,召開「秘密會議」之外,立法院上週還有「創舉」,由立法院秘書處發函給財委會,要求從本週一起,財委會不能讓記者進入立法院群賢樓的九樓大禮堂會場,而是在樓上再「另闢」媒體區來隔離記者與會場,讓記者只能從這塊媒體區來「遙望」會場,該公文是由立法院秘書處發文,除了發給財委會之外,全台灣的平面、電子媒體洋洋灑灑快50家,都是「正本」受文者,引起一片嘩然。
這份公文是在24日週五,以「最速件」的方式火速由立法院秘書處行文下去,不只藍營立委不以為然,連部分綠營立委都覺得「沒必要」。本週二、週五的立法院院會,議場對媒體進行隔離合乎情理,但各委員會的立委、答詢官員人數才多少,還要作這種隔離,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據悉,作出該決策的立法院高層,是基於「有媒體在場,特別是攝影記者在場」的話,將使得立委之間討論重大爭議案件時,舉凡丟水球或其他肢體衝突等動作,會「越演越烈」,因此才特意的隔離媒體,不讓媒體在現場,以免激化彼此的衝突。
但這個決定,外界看來形同「開民主倒車」。以往在各委員會開會時,碰到重要議案討論時,媒體記者的現場觀察、採訪,會將官員和立委之間交鋒的過程,作完整忠實的記錄,由於現在科技發達,現場直播更是新潮流,誰是誰非,民眾可直接看到、一目瞭然,而在現場,立委走下質詢台之後,媒體和立委直接在會場交換意見,更是司空見慣的場景,然而,隨著立法院秘書處的一紙公文,未來媒體要採訪立法院委員會議的新聞,只能「縮居 」在偏遠的媒體區,想要採訪,由於不能進入會場,因此請守在門口,或等散會之後另洽立委辦公室解決。
由於發文太倉促,昨日立委聽到這個消息時,有些第一時間反應是「不會吧?」有些則是早有聽到風聲,但沒想到還真的這麼作。
立法院在五院體系裡非常重要,更是全國首屈一指的民意機關,負責監督行政院乃至於各部會的施政,而媒體身為政府的監督者,亦有為民喉舌的重責,就近觀察立院監督政院施政,理所當然,但如今被「隔離」,這可說是立法院各個委員會進行官員與立委詢答以來前所未見。
再以財政委員會所處的「九樓大禮堂」會場來看,該會場是所有委員會裡,最為「寬廣」的會場,即使是備詢官員、媒體群聚最多的一次,全場也沒有坐滿,立法院其中一個藉口說:「怕坐不下」,對照現場的場景,這種說法正確性也是「不攻自破」。
立法院秘書處的這道發文,引人爭議的除了「開民主倒車」之外,另一處爭議在於「本末倒置」。立委之間爆發衝突、互丟水球、打架,應該由各政黨約束其黨籍立委、要求各自展現溝通風度才對,怎麼反過來以「媒體不得入場」為制約手段?這就好比碰到強暴事件時,有些人非但不同情受害女子,不指責歹徒,反而說該受害人「衣服應多穿一點」,是一樣的道理。把立委該自我提升的責任,加諸在媒體身上,實在是媒體不能承受之重。
來源:www.chinatimes.com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加入好友,分享好文給親朋好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