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淩晨多名勞團代表及青年代表到行政機構、蔡英文辦公室等官署門口潑漆抗議(圖/翻攝網路)
在看正文前,先來看我最喜歡的「歷史照妖鏡」怎麼説?
2017年11月23日(也就是昨天),勞工團體抗議一例一休轉彎,到蔡英文官邸潑漆。警方強硬表示:「依法嚴辦,絕不寬貸。」蔡英文的發言人聲斥抗議團體到總統府潑漆等行為是「淪於激化對立的鼓吹,可能讓公共政策討論失焦,無益於好的社會溝通。」
但歷史就是這麼有「幽默感」,就在9年前的同一天(2008年11月23日),蔡英文在探視也是街頭抗議起家的野草莓成員,蔡英文用非常感性、體貼又文青的口吻,溫柔地説:「走上街頭的人,情緒一定強烈,肢體衝撞在所難免,但不能把肢體衝撞直接解釋成暴力。」
2008年參與野草莓學運的蔡英文(圖/翻攝網路)
面對街頭運動,蔡英文何前恭而後倨?何昨是而今非?
蔡英文可能以為大家忘了,曾有一段時間,暴力小英的名字,一直在她的頭上盤旋不去,不是指蔡英文自己是個暴力的人,而是她對暴力陳抗的鼓勵與縱容態度,讓暴力陳抗受到激勵、得到了極大的鼓舞,而漸漸成為台灣街頭抗議的常態。
(圖/翻攝網路)
尤有甚著,當前總統馬英九被嗆馬團體以丟書擲鞋的攻撃方式羞辱、威脅時,蔡英文不譴責暴力就算了,不公開表達不贊成也算了,躲起來沉默不發言也就算了。各位看倌知道,蔡英文做了什麼嗎?
2012年蔡英文還特別去凱達格蘭大道探視嗆馬的綠營團體,把矛頭指向被丟書擲鞋的馬英九,她説:「馬英九在要求別人包容時,自己應更懂得包容,畢竟他是國家領導人。」這不啻是變相鼓勵對總統施以暴力,有一時間,蔡英文得走到哪裡都得面對「天下鞋攻」,被攻到受不了,最後要嘛乾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躲起來當個神隱總統;或者一出門就重兵重甲,以圍城規格阻絕陳抗,請問蔡英文,這不是妳自種的惡因,自得的惡報嗎?
延伸閱讀:蔡英文還記得自己當年是怎麼痛罵馬英九的嗎?
延伸閱讀:蔡英文還記得自己當年是怎麼痛罵馬英九的嗎?
還沒提2008年陳雲林訪台,在蔡英文發起下,衍生成的大規模失控的暴力流血陳抗,這是蔡英文之所以被稱為「暴力小英」的肇始。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第1頁 第2頁
來源:yesmedia.com.tw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加入好友,分享好文給親朋好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