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減稅救觀光!網友喊沒用:只有「九二共識」才能救
2017-10-20
台「交通部」宣布將針對旅館、遊樂業減免地價稅和房屋稅。(圖片來源:台灣《聯合報》)
中國台灣網10月20日訊這兩年島內觀光產業景況大不如前,民進黨當局上台後兩岸關係急凍,大陸遊客赴台數量銳減,花東與日月潭、阿里山等旅遊區生意掉了一半以上,不少當地飯店被迫拋售。加上「一例一休」、年金改革以及各縣市政府陸續調漲地價稅、房屋稅等政策,讓觀光業受傷慘重。
據台灣「東森新聞雲」報導,台北市議員王鴻薇19日召開記者會指出,台北市今年上半年大陸遊客住房數大減41萬人。此外,台北市觀光熱點如101大樓、台北故宮博物院、蔣介石紀念堂、孫中山紀念館等,上半年遊客比去年同期大減270萬人次。反觀台當局積極攏絡的東南亞旅客僅增加11萬人,宛如杯水車薪。
面對觀光產業低迷現狀,據《聯合報》報導,台「交通部」昨天(19日)宣布減免遊樂業及旅館業房屋稅、地價稅,法定減免期限為五年,五年後「行政院」將可決定是否延長一次,等同最多可享十年減免;實施「觀光遊樂業與觀光旅館業及旅館業配合觀光政策提升服務品質核定標準」,但仍需由各縣市政府評估是否減免及減幅,修訂自治條例後,當地旅館、觀光業才能申請減稅。「觀光局」強調,這次減稅「不是為了鼓勵擴增家數」,而是盼以星級飯店為目標,提升競爭力及質量。
陸客大減衝擊觀光業,近來傳出有八十八家旅館求售。(圖片來源:台灣《聯合報》)
「這是地方稅,台當局憑什麼幫我們決定?」高雄市財政局長簡振澄無奈地說。聽到台當局這一減稅政策,各縣市政府無不哀叫,希望台當局減了業者多少稅就應相對給地方多少補助,否則地方稅收銳減,施政無以為繼。
雲林:財政困難要從長計議
雲林縣稅務局長張永靖表示,雲林財政困難,減稅只要減到地方稅都會造成財政雪上加霜,因事涉財政、主計單位,有困難還要從長計議。
台中:已先降稅沒再調空間
台中市稅務局主任秘書簡淑芬說,台中是「六都」裡房屋稅和地價稅最低的,而且為了幫助飯店業者,最近才把房屋裡的中央空調、樓梯間的房地稅取消,並把房屋殘值率降低,動作已走在台當局前。另外,台中的飯店住房率比起其他飯店來得好,台中的房屋稅與地價稅已沒有再調低的空間。
花蓮:台當局應增觀光客來源
花蓮縣地方稅務局表示,花蓮今年稅收預算是39億元(新台幣,下同),其中房屋稅及地價稅共11.7億元,佔3成。若調降幅度過大,地方稅相對減少,對地方的衝擊很大。台當局應該想辦法增加觀光客來源,而不是以減稅來讓縣市政府吸收。
新北:台當局該在財源上挹注
新北市稅捐稽徵處代處長黃育民苦笑說,如果都由縣市政府吸收,等於是自己砍自己,台當局減稅卻要地方負擔不是很合理。地方很願意協助發展觀光,但台當局在財源上應該挹注,這樣地方推動減稅才不會為難或空轉。
南投:台當局開票地方買單欠公平
南投縣政府表示,如今台當局開支票卻要縣市政府兌現,有欠公平。如果台當局提供業者減稅,希望也要提撥相對補助給縣市政府,彌平稅收減少的缺口。
大陸遊客遊覽忠烈祠。(圖片來源:台灣「東森新聞雲」)
台當局喊減稅,縣市政府卻哀叫,旅遊業者聞聲叫好的同時也擔心縣市政府不買單,最後只成看得到卻吃不到的「畫餅政策」。
《聯合報》報導指出,台灣星級旅館協會秘書長黃書平、新北市旅館公會理事長曾美絹均表示,觀光業正值寒冬,台當局提出減稅業者當然樂見其成,但希望地方加緊腳步配合,而且要大方一點「做全套」,別變成有的業者有減稅優惠、有的沒有或淪為畫餅充飢的假政策。
台灣特色飯店聯盟總召集人胡智鈞指出,減稅當然好,但如何開拓客源讓大陸客回頭,也是台當局要思考的方向。日月潭飯店業者也表示歡迎減稅降低成本,但根本作法還是落實到如何吸引觀光客入住,否則遊客不上門,減稅優惠只是杯水車薪。
國民黨酸觀光業變"關光業"。(圖片來源:台灣「東森新聞雲」)
嘉義市旅館公會理事長李素珍說,大陸遊客團大減後,市區老舊飯店旅館住房率只剩兩成。近兩年新蓋的飯店、旅館住房率只有3至4成,大家辛苦經營、苦撐待變,但房屋稅及地價稅一直漲,增加成本,若能減免會有很大幫助,但關鍵是縣市政府是否點頭。
台東娜路彎大酒店表示,去年平均住房率大約六6到7成,今年以來,在大陸遊客及其他團客減少下,平均僅有五成左右,整體業績掉了1到2成,「交通部」要減稅,對業者「不無小補」。
島內學者直言,減稅政策與今年初台當局推動3億補助島內旅遊、旅遊卡8千元用於旅行新制如出一轍,只能暫時解決眼前困境。若無法提出長期觀光策略,只能且戰且走、頭痛醫頭,「恐怕免稅也救不了觀光」。
台灣世新大學觀光系教授陳墀吉說,台灣沒有整體觀光策略,缺了陸客就喊出南向政策,「西邊沒了就往南邊走」,讓台灣觀光業一直都在十字路口。
世新大學觀光學系副教授陳家瑜認為,減稅只能算是「紓困方案」,紓困只是一時,如何拿出長遠的計劃更重要。如何重新塑造形象、傳遞出旅遊產品,台灣需要重新檢視。
據《中時電子報》報導,有網友認為台當局減稅舉措並不公平,「其他行業不景氣,也要一起減稅」「大陸遊客不來,台當局減稅搶救沒用!只有'九二共識'才能挽救觀光事業!」
昔日人頭攢動的台中逢甲夜市。(台灣《中時電子報》)
蔡當局執政以來,為拓展國際關係及彌補兩岸關係不佳而導致的陸客大減,力推「新南向政策」,試圖借東南亞旅客填補大陸遊客市場。然而,客源沒補上,反淪為某行業直送台灣的不設防通道。
據台灣《中國時報》報導,台當局去年起開始對包括泰國等地實行一連串的「免簽大放送」, 根據台當局「移民署」統計,2015年各治安單位查獲外籍女子從事性交易者總數159人、泰國女子僅1人;2016年開放「免簽」後查獲301人、泰女15人;今年1至7月止,查獲406人中,竟有122名是泰國女子。
除了色,還有詐騙,「免簽」措施也讓詐騙集團赴台取經更為方便。警方日前查獲台灣詐騙集團利用泰國「免簽」通過人力中介募集泰籍人士赴台,共組跨境詐騙集團。更誇張的是,以前台灣是到境外輸出詐騙,現在乾脆在島內設「短期研習班」標榜「一周就能上手」,吸引大批東盟騙徒赴台研習。
蔡當局「新南向」致國際詐騙賣淫團伙聚集台灣。(圖片來源:台灣《中時電子報》)
另據泰國《星暹日報》日前報導,三名台灣男子將104克「K粉」(氯胺酮)吞下肚子準備帶回台灣售賣,但因嘔吐難耐把毒品吐出,被泰國清萊府警察撞見並抓捕。對此,台灣網友諷刺,「跑去泰國吸毒販毒買毒,是配合蔡當局的'新南向政策'嗎?」「泰國人到台灣賣淫,台灣人到泰國販毒,這種「有來有往」,能給台灣民眾帶來什麼好處?」「說實在的,我蠻佩服蔡英文的,蔡的'新南向'真是收穫頗豐啊!」
蔡當局雖力推「新南向」政策,但包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家對台投資卻是不增反減。據台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藍委」林麗蟬指出馬來西亞去年投資額比前年大減7764萬美元,印度尼西亞對台投資額也少約143萬美元。
蔡英文。(圖片來源:台灣《中時電子報》)
台灣政大經濟系教授林祖嘉分析,東南亞到自由貿易協議國家投資可享免稅優惠,自然對台投資意願降低。台當局外事部門宣布自11月起,對菲律賓實施赴台14天「免簽」試辦,但菲國僅給予台灣地區民眾落地簽待遇,結果「免簽」大開放,「南向」卻破功。
台灣政治評論家唐湘龍表示,只要了解台灣地區和東南亞各國的關係,以及彼此間20年的發展消長,「新南向」本來就不值得期待。更糟的是,台當局動作沒有、成績沒有,「新南向」純粹是兩岸關係惡化的安眠藥,讓無知百姓誤以為有一個規模相當、機會相當,而且隨插隨用的替代市場。「新南向」根本不是經貿訴求,從頭到尾就是個政治口號;新南向不只「難」向,根本沒有方向。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68210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