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青年看大陸:原來我對這座城市充滿了認同和嚮往

ShaDoW| 2017-09-09| 檢舉

這個夏天,「銀鷹計劃」暑期實習活動招募了415名台灣大學生分別到北京、福建、廣東、江蘇等11個城市的銀行展開為期三週的實習生活。

在大學時代就可以提前進入銀行實習,這樣的機會在常人看來分外珍貴,然而郭淑茹在接到學校通知的時候卻有些失落,因為宿遷這個城市對於她這個台灣青年而言太過陌生,陌生到連這個名字中的簡體字「遷」字都不認識。「我很認真地上網去搜索了,越搜索越失望。當我發現這裡沒有高鐵、火車、飛機場的時候,心裡打起了退堂鼓」。

第一次來到大陸的黃心磊也是通過書本進行的「預習」。「從小到大的教育裡,不論是地理、歷史亦或是生活中的日常教育,都和大陸息息相關」,黃心磊對大陸的認識,也僅僅限於書本上粗淺的知識,或是電視上片面經過修飾、過濾的內容。「這次的上海之旅,我本是多多少少帶些成見來的」。

來到上海實習的第一天,黃心磊便愛上了這美麗的城市。透過虹橋機場開往酒店客車的車窗看到:鱗次櫛比的高樓、漸次變化的街道美景,還有鼎鼎大名、美輪美奐的「東方明珠」。這一切都讓他對這座城市充滿了認同和嚮往。

同樣抱著懷疑的態度來到宿遷的郭淑茹,通過3週的實習生活,讓她非常慶幸當初沒有因為交通的關係放棄來到宿遷,「在這裡我不會聽到大城市頻繁的喇叭聲,也不會感受到大城市快速的生活步調。」從認識宿遷、了解宿遷到喜歡宿遷甚至漸漸地捨不得離開宿遷,郭淑茹說「因為我在這裡留下了屬於我大學生涯中最難忘的回憶」。

和黃心磊、郭淑茹略有不同的是在福建海峽銀行實習的四位小夥伴:黃恩琳、陳盈如、林意芸、張毓凌,她們偏愛的則是大陸的美食。來到大陸第一次嘗試使用外賣APP和在線支付,「我們吃了榜上第一名的麻辣小龍蝦,那滋味有別於在台灣吃的麻辣,這裡的麻辣帶點'騷勁',讓人一口接一口,吮指也回味無窮」。不少同學透過實習,都恍然大悟:原來大陸是這樣的,並且有意來大陸求學或者就業。「在台灣,好的工作機會少」。一位來自台灣政治大學金融系的同學表示,報名「銀鷹計劃」的同時,也向多家銀行投簡歷爭取實習機會,但都沒有收到回復。在宿遷實習的彭心瑜也有同感,「我看到過一個高鐵項目的評估報告,那是非常非常大的一個案子,在台灣我想不到有機會能經手這樣的大案子」。

隨著對大陸的認識越來越深,這裡的便利生活也吸引著台灣青年。在大陸,人手一張銀行卡,開通微信、支付寶已經是標配。「出門在外不用鈔票的時代在廈門已經有很好的發展,電子支付模式,是這裡一個很大的特色」,林煒哲說,台灣只有悠遊卡,Apple Pay等零星支付方式,而且「在生活上或是金融方面仍有諸多限制,沒有一致的規定和足夠大的市場,所以效果不佳」。實習期間,林煒哲會從廈門銀行鳳凰花卡充值到微信支付,「買早餐、便利店超市購物、看電影、搭出租車,甚至連騎共享單車都可以用到,移動支付真的超方便,兩週時間我竟然都沒有用到現金,太神奇了!」

另外,薪資也是吸引同學們的關鍵因素。在杭州實習的實習生們到某知名企業總部參觀時,了解到那裡應屆本科生的起薪為人民幣8500元,「在台灣大學生畢業工資有限,2萬到3萬新台幣(約合人民幣4500元到6600元)就很不錯了。與物價增長相比,薪資水平其實近18年來都是倒退的」,浙商銀行實習生藍雍淵這樣解釋。

三週的實習不長不短,這21天的點點滴滴在這些台灣青年的心裡泛起了陣陣漣漪:陳盈甄想要到台灣的工商銀行網點工作,郭淑茹考慮來大陸讀研究生,彭心瑜在這個9月要到上海交大交流一學期,蕭慶書決定要到大陸發展……他們與大陸的故事未完待續。

參考來源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63030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