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影片) 風勢爆表!麗娜輪斷纜連撞2軍艦 船首撞出大洞 萬噸民船撞軍艦 海軍:事前發現麗娜輪防颱措施薄弱

國防部的數艘濟陽級軍艦,因為尼莎颱風來襲,29日於基隆實施港防颱靠泊,不過其中兩艘淮陽號和蘭陽號卻也還是因颱風受損,原來同樣靠港躲颱風的麗娜輪,因不敵陣風吹襲纜繩斷裂,還和旁邊的淮陽號和蘭陽號發生碰撞,麗娜輪不只自己船殼破洞,也分別造成淮陽號的艦艉門凹陷變形及蘭陽號的艦體裂痕進水!

直擊麗娜輪船殼破了好大一個洞,下方本該呈直角狀的船腳兩處都出現反折,旁邊的軍艦則有藍色擦撞痕跡,原來這一切都是尼莎颱風惹的禍。

據了解這起意外發生在29日晚間11點多,原本該綁著麗娜輪的纜繩不敵颱風吹拂,應聲斷裂,才導致麗娜輪和兩艘軍艦相互碰撞。

軍方表示11點41分沒被固定好的麗娜輪,先撞擊接近港口的蘭陽號,接著再撞靠海的淮陽號。9級陣風在加上重量約一萬噸的麗娜輪,被撞的兩艘軍艦傷痕累累,淮陽號艦艉門垂直壁凹陷變形,主甲板左舷後段欄杆有5根折斷,蘭陽號較嚴重,艦艉左舷艦體裂痕進水,不過所幸發現的早,蘭陽號30分鐘內完成排水防堵措施。

兩艘軍艦怎麼賠,又該賠多少,保險單位已經上船估價,預計8/1會再跟麗娜輪開協調會討論賠償事宜。因為就現況來看沒有固定好的麗娜輪責任較大,國防部或許也沒料到躲在港口避風的軍艦,最後還是成了颱風的受災戶

風勢爆表!麗娜輪斷纜連撞2軍艦 船首撞出大洞

尼莎颱風昨(29)日侵襲台灣,基隆出現9級陣風,停靠在基隆港內的麗娜輪昨晚纜繩突然斷裂,撞上兩艘軍艦,麗娜輪船體破了一個大洞,軍艦也因為碰撞造成船體裂痕進水等損壞,艦隊長表示,曾警告麗娜輪防颱措施薄弱,未來將向對方索賠。

麗娜輪

2艘受損軍艦

排水量上萬噸的麗娜輪船首破了一個大洞,鐵皮船體遭到重創,彷彿一道撕裂傷,麗娜輪昨夜斷纜撞上兩艘三千噸濟陽級軍艦,蘭陽號以及淮陽號,艦身也是傷痕累累,造成漏水、損壞。蘭陽艦艉左舷艦體,被撞出裂痕而進水,淮陽軍艦艉門垂直壁凹陷變形,主甲板的左舷後段欄杆有5根折斷,軍方指出將再2週內修復軍艦。

 

面對颱風來襲,海軍官兵已做好防颱措施,預置兵力抵達各預置點。

雙颱來襲,海軍官兵保持高度警戒,加強各部位巡查,並掌握纜繩受力狀況,確保艦艇安全。

艦隊長指出,曾警告麗娜輪的防颱措施做得比較薄弱,沒想到麗娜輪的纜繩仍意外斷裂,傷到了兩艘專業的反潛艦,會要求麗娜輪賠償維修費用,麗娜輪損傷情形正由保險公司處理,而肇事責任和維修費用,雙方仍在釐清中。

停泊基隆港東三碼頭的麗娜輪不敵颱風纜繩斷裂,碰撞比鄰的兩艘海軍濟陽級巡防艦。海軍131艦隊長郭治國今(30)日說,蘭陽艦尾破損進水,預計兩週內修復,將評估維修費用提求償。

郭治國說,濟陽級巡防艦隸屬海軍168艦隊,駐地在蘇澳,只要海上警報發布,都會到基隆防颱。這次有4艘濟陽級軍艦停泊基隆港東四碼頭,遭到麗娜輪撞擊的分別是FFG-935蘭陽艦、FFG-937淮陽艦。

圖/中央社

駐紮基隆的131艦隊則是以錦江級巡邏艦和飛彈快艇為主。郭治國受訪指出,蘭陽艦是艦艉左舷、水線以下的地方遭撞造成裂痕,有進水情形,艦上官兵及時發現處置,用堵漏板防漏,一方面也進行抽水;淮陽艦則是艦尾凹陷變形、主甲板左舷後段欄杆5根折斷。

郭治國說,今天下午2時左右,仲裁單位交通部航港局人員到現場勘驗,勘驗結束後,會從船身外將裂縫封住,待海棠颱風過後,再返回蘇澳船廠維修,海軍也粗估維修項目與費用,向對方提出求償。

郭治國表示,船體有些微破損,但對整體戰力沒有太大的影響,「損害相對是還好,沒有傷到主要的部分」,海軍評估兩週內能修復完成。

圖/中央社

根據海軍資料,濟陽級軍艦是美國1960年代間建造的諾克斯級巡防艦,台灣從1990年代初期以租借方式取得8艘,以反潛、防空任務為主,目前已有兩艘退役。

相較於軍艦,以鋁合金為材質建造的麗娜輪船身破洞明顯。交通部航港局北部航務中心專門委員何文智受訪指出,麗娜輪是往返台北港-福建平潭和蘇澳-花蓮的高速客貨輪,船籍註冊在基隆,平時休息時停靠蘇澳港或台北港,昨天是回到基隆港防颱。

何文智說,今天到現場勘查結果,雙方達成初步協議,麗娜輪投保的保險公司願意理賠,初步認為這歸於天災險範圍,因為麗娜輪並非沒有綁纜繩,甚至比平時多一倍的纜繩,但還是被颱風吹斷,算是不可抗力因素。

行駛宜蘭到花蓮的麗娜輪,昨天到基隆港躲避颱風,卻因風勢太強,纜繩斷裂船碰撞隔壁軍艦,自己也撞破個洞。(記者俞肇福攝)

 

麗娜輪斷纜撞及2軍艦 海軍:估2週內完成修復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尼莎颱風強襲全台,在基隆港內停泊的麗娜輪卻因為風勢過強纜繩斷裂,昨天深夜撞及2艘諾克斯級軍艦,造成軍艦嚴重受損,海軍上午表示,艦上人員並無損傷,但軍艦受損的部分,經評估2週內可完成修復。

停泊在基隆港東五碼頭的軍艦,也被斷纜的麗娜輪碰撞受損。(記者俞肇福攝)

停泊在基隆港東五碼頭的軍艦,也被斷纜的麗娜輪碰撞受損。(記者俞肇福攝)

海軍司令部上午表示,海軍蘭陽軍艦及淮陽軍艦日前因應尼莎颱風來襲,於基隆港實施防颱靠泊,在7月29日夜間港內瞬間最大陣風8至9級,停泊於東3碼頭的「麗娜輪」纜繩斷裂,該船於晚間11時41分第1次碰撞蘭陽軍艦艦艉,因麗娜輪受風面大,11時42分接續碰撞停泊外檔淮陽軍艦。

海軍說,2艘軍艦值更人員發現後通知緊急應變班,立即攜帶碰墊實施相關應變作為,並通知港務分公司協請港內拖船協助。

在軍艦受損部分,海軍指出,「麗娜輪」碰撞造成蘭陽軍艦艦艉左舷艦體裂痕進水;淮陽軍艦艦艉門垂直壁凹陷變形,及主甲板左舷後段欄杆5根折斷。

海軍說,防颱期間2艦均保持24小時警戒,在事情發生第一時間,立即完成備戰部署,損害管制小組並至艦艉採取堵漏措施。尤其,蘭陽軍艦在遭麗娜輪碰撞導致艦艉艦體進水,艦上官兵發揮平日災害搶救專業訓練,在30分鐘內即完成堵漏、進水排除及艙間安全檢查等損害管製作為,人員裝備均無損傷,經評估預劃2週內可完成修復。

此外,鑑於美艦「費茲傑羅號」發生不幸碰撞事件,國防部長及參謀總長均要求加強損害管制及應變處置能力,艦隊官兵在發布甲級防颱(陸上颱風警報) ,除完成各項縝密防颱措施,並採24小時輪班警戒,掌握各項突發狀況,才能使本次事件在發生時迅速有效反應,對於艦上每位官 兵在風強雨驟的惡劣天候環境下,仍能克盡職責,充分發揮平日訓練成果,有效損害管制應變措施將傷害降至最低,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戰力。

萬噸民船撞軍艦 海軍:事前發現麗娜輪防颱措施薄弱

泊靠在基隆港斷䌫肇禍的麗娜輪(右)已重新繋好,其前方就是被撞受損的海軍淮陽艦與蘭陽艦。圖/陳國銘提供

facebook

尼莎颱風來襲,海軍蘭陽軍艦、淮陽軍艦昨晚在基隆港實施防颱靠泊時,遭後側斷纜的「麗娜輪」撞及,發生損害。海軍司令部昨日表示,「麗娜輪」碰撞造成蘭陽軍艦艦艉左舷艦體裂痕進水;淮陽軍艦艦艉門垂直壁凹陷變形及主甲板左舷後段欄杆5根折斷,評估預劃2週內可完成修復。海軍同時指出,在「尼莎」來襲前,海軍就發現緊臨軍艦後側的麗娜輪「防颱措施作得比較薄弱」,曾加以提醒,不料仍發生意外。針對意外責任歸屬,海軍認為「應無爭議,責任在他們(麗娜輪)比較多」、「基本上應該是麗娜輪要賠」,現交由第三方公正單位裁定。

 

海軍司令部表示,海軍蘭陽軍艦及淮陽軍艦日前因應尼莎颱風來襲,在基隆港實施防颱靠泊,7月29日夜間港內瞬間最大陣風8至9級,停泊於東3碼頭「麗娜輪」纜繩斷裂,該船於23時41分第1次碰撞蘭陽軍艦艦艉。

海軍司令部進一步說,因麗娜輪受風面大,當日23時42分接續碰撞停泊外檔淮陽軍艦,兩艘軍艦值更人員發現後通知緊急應變班立即攜帶碰墊實施相關應變作為,並通知港務分公司協請港內拖船協助。

高達萬噸的「麗娜輪」碰撞後,海軍蘭陽軍艦艦艉左舷艦體裂痕進水;淮陽軍艦艦艉門垂直壁凹陷變形及主甲板左舷後段欄杆5根折斷。

海軍表示,防颱期間兩艦均保持24小時警戒,在事情發生第一時間,立即完成備戰部署,損害管制小組並至艦艉採取堵漏措施。蘭陽軍艦在遭麗娜輪碰撞導致艦艉艦體進水,艦上官兵30分鐘內即完成堵漏、進水排除及艙間安全檢查等損害管製作為,人員裝備均無損傷。經評估預劃2週內可完成修復。

海軍表示,兩艦受損經評估不需要大修,但因受損部位在船艇吃水線附近,必須安排進塢整修,海軍會完成整體處置作為。

海軍指出,麗娜輪日前泊進基隆港避風後,海軍有通知港務分公司,協助管制商船,海軍前日就發現「麗娜輪的防颱措施作得比較薄弱」,不但請港務分公司通知,另外也去船上通知麗娜輪,海軍「這些防範動作都有先作,都有先提醒」,但前日基隆地區瞬間陣風太大,因此發生意外。

對撞船意外責任歸屬,海軍表示,「基本上應該是麗娜輪要賠」,但現在要由第三公正單位來判斷,軍方也無法講太多。海軍昨日已邀集航港局負責海事業務的官員、船公司代表、船長與保險公司代理人,將軍艦艦艉攝影機畫面回放給他們看,「應無爭議,責任在他們(麗娜輪)比較多」。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30/node158554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